上半年,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二季度頂住下行壓力,實現經濟正增長,穩住了經濟大盤,成績來之不易。
下半年,隨著經濟循環進一步暢通,經濟全面復蘇進入關鍵階段,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守住穩增長鏈條的重要一環。
當前看待消費,仍需辯證來看,透過表象看實質。
從數據這個表象來看,上半年消費表現出意料之中的“差強人意”。2022年消費開局雖然良好,但是3月以來,全國多地疫情反復,特別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消費中心城市出現較大規模疫情,對消費造成嚴重沖擊。
從態勢這個實質來看,上半年消費呈現出預期之外的喜人變化。面臨消費困難形勢,中央連作部署。商務部、工信部等國家部門及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有針對性的促消費舉措。5月份以來國內消費經受住疫情沖擊,企穩回升,特別是全國網絡零售市場復蘇良好。
盡管消費恢復還面臨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場景受限等制約因素,但隨著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穩就業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消費有望持續恢復,我國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優勢也將充分體現且愈加明顯。
——這種優勢來源于穩步擴大的消費規模,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不僅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
——這種優勢來源于持續升級的消費結構,居民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轉變,從以商品消費為主向商品和服務消費并重轉變,從模仿型向個性化、多樣化轉變。
——這種優勢來源于蓬勃發展的新型消費。網絡零售、跨境電商、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傳統商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線上線下消費加快融合,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這種優勢來源于城鄉消費的協調優化。2021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2.1%。同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穩步推進,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促消費進入關鍵時期。更多提振消費的改革舉措還在蓄勢發力,推動國內大市場潛力加速釋放。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提速,供需互促、產銷并進、暢通高效的國內大循環指日可待,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聯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也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