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安康市市政園林處,陜西 安康 725000)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植物養護管理質量不僅影響城市的形象,而且與城市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關。但是,通常園林綠化工程量大且工期長,如果選擇的樹種不合適或者養護管理不到位,不僅會增加后續的重修成本,而且不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因此,各地綠化部門及環保機構要注重培養專門的園林植物養護管理人才,落實好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以促進城市發展。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是指城市綠化施工完成后,對苗木或樹木進行打藥、除草、修剪和灌溉的全過程。尤其對于樹木來講,“三分栽、七分管”,如果養護管理不到位,不僅會增加后期養護成本,而且會影響整個園林景觀的美觀度,甚至在短期內出現樹木死亡等現象。雖然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相對簡單,但是內容十分繁雜,包括防旱、防澇、除草、修剪、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等。另外,不同園林類型,如道路公園或小游園,其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內容和細節存在差異,需要養護人員采取針對性養護管理措施,提高園林養護管理效率。
1.2.1 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在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中,雖然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文化建設日益加強,但是存在相對嚴重的環境污染,尤其是大氣污染問題,空氣質量持續下降。例如,近幾年我國部分城市持續出現霧霾天氣,不僅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不利于城市的發展和進步。而加強園林工程建設,引進大量的綠色植物,并做好植物養護管理工作,確保綠色植物發揮良好的凈化空氣的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
1.2.2 有利于推動城市發展。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除了追求經濟效益之外,也應該注重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積極做好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改善生態環境,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聚集人口、凝聚人氣、吸引人才,進一步推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樹立城市良好的對外形象,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城市經濟發展,增強城市競爭力。
1.2.3 有利于貫徹落實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部分城市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環境日益惡化,不僅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甚至會打破地區之間的生態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加強園林工程建設,并做好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不僅將環境保護擺在了突出的位置,而且貫徹落實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揮著重要作用。
要想促進園林植物快速生長,需要滿足其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因此,養護人員需合理進行施肥作業。需要注意的是,植被種類不同,其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存在差異,加之市面上的肥料種類較多,因此,養護人員應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長情況來確定所需的肥料類型及施肥量,合理制訂施肥方案,滿足植物生長所需。
另外,苗木定植后,為了養根保活,必須澆足水,加速根系與土壤的接合,促進根系生長,保證植株成活。夏季是多數植物生長旺盛期,大量干物質在此時形成,且此時氣溫高、蒸騰量較大,因此,需要大量澆水。同時,養護人員需結合植物具體的生長情況等,選擇滴灌或噴灌等灌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土壤出現積水時,如果排水不及時,對植株生長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應注重利用自然坡度排水或開溝排水。
病蟲害的滋生會對園林植物生長造成影響,輕則造成植物生長發育異常,重則導致植物大量死亡。因此,養護人員必須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一方面確保植物健康生長,另一方面提升整個園林的美觀度。在實踐中,對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控制,使其免遭各種病蟲害影響。一旦園林植物感染病蟲害,養護人員可以采用化學防治方法,但需要合理選擇藥劑,尤其是一些揮發性藥劑,應避免其在空氣中大面積擴散而造成污染環境。養護人員還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將適量的害蟲天敵投放到園林中、使用生物制劑等,不僅防治效果良好,而且有利于保護環境。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現園林病蟲害問題,養護人員必須第一時間了解病因,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
整形修剪是園林植物栽培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養護管理措施,目的是調控園林植物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均衡樹勢,并提升園林綠化效果。園林植物整形修剪可常年進行,但大規模整形修剪以在植物休眠期(一般為早春或冬季)進行為宜,此時植物新陳代謝的速度相對較慢,大量修剪不會影響其正常的生長和更新。不同用途樹木的整形修剪要求不同,需要養護人員在后期修剪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修剪完畢后,落實好清潔工作,防止病枝或枯枝殘留在園區影響健康植物生長。
首先,做好補栽工作。通常,園林工程建設完畢后,受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會出現缺株現象。為了提高園林整體的美觀度,需要養護人員及時補栽苗木。其次,科學除草。園林植被周圍可能會出現大量雜草,不僅會擠占樹木等植物的生長空間,而且會侵占養分、水分,因此,要及時做好除草工作,確保園林綠地中無雜草且干凈整潔。最后,要加強檢查。因為樹木生長時可能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出現傾斜問題,所以要求養護人員用木棍等對樹木進行支撐,并定期檢查支撐是否牢固,發現支撐松動時立即進行調整。
當前,部分城市已經認識到除了發展經濟,也應加強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各地會根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美觀度高的苗木進行栽植,但是往往不重視后期的植物養護管理工作,導致部分園林工程建設完畢后長期處于無人監管和養護的狀態。這樣不僅極大地降低了園林工程的利用效率,而且沒有充分發揮園林工程的自我保護和自我凈化能力,甚至出現了植被退化、死亡的情況。后續相關部門需要重新進行綠化、養護,提高了養護管理成本。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是一項復雜程度較高的工作,要求養護人員了解不同類型植物的生長習性,根據其特點制定養護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約束下,養護人員依照當地氣候特點、環境條件等,選擇成本適中、美觀度高、適應性強的植物品種,確保植被充分發揮美化、凈化作用。但是,當前部分城市的環保部門沒有建立完善的植物養護管理制度,選擇的苗木價格高、成活率低,不符合經濟適用原則。同時,賞罰制度不健全,養護人員在工作中玩忽職守,但沒有得到相應的處罰,不利于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的高效、高質量開展。
當前,部分城市的環保部門沒有配備專業的植物養護人員,現有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部分植物養護管理工作無法落實到位。例如,針對一些新引進的植物品種,養護人員無法對其開展針對性的管理養護工作,不僅養護管理效率低下,而且易造成植物死亡,增加后續的養護管理成本。
在園林工程建設中,有關部門應將項目施工和植物養護管理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施工前做好地理位置、環境的考察,選擇合適的苗木及施工技術。在植物養護管理過程中,為了有效觀察樹木等植物的生長情況,當地的環保部門可以成立調查研究小組,建立完善的監控預警體系,對植物的生長態勢進行系統的監督,以便及時發現惡劣天氣和病蟲害等對植物生長的威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另外,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不僅耗費時間,而且會出現人為漏洞,導致最終的養護管理成效不顯著。而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建立相對完善的監控體系,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植物的具體生長狀態,便于開展修剪、施肥和灌溉等工作。同時,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各地區的環保部門要提高重視程度,增加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配備先進的養護管理設施設備,如現代化修剪設備、灌溉設備及除草防護設備等,提高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效率。
為了進一步提升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效率,首先各地的環保部門必須出臺一系列保障制度。例如,制定經濟適用制度,即選擇苗木時以當地生產的苗木為主,確保價格適中,成本在可控范圍內。其次,完善賞罰制度,即針對一些疏于管理的養護團隊和不作為的領導,需要進一步強化監督和監管,對其給予一定的處罰,防止由于人員的玩忽職守造成養護管理不到位。最后,落實科普制度,使城市中每位居民都能認識到加強園林植物養護管理的重要性,為守護共同的生態家園做出貢獻。
首先,提升養護管理隊伍的技能水平。各地的環保部門需要定期組織開展培訓活動,尤其是應鼓勵園林養護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深入基層,積極學習、積累經驗,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掌握相關設備和技術的使用方法,為養護管理工作的高質量落實提供保障。其次,增強養護管理隊伍的責任意識。各地的環保部門可提高福利待遇水平,激勵養護管理人員對工作高度負責,遇到病蟲害等問題或自然災害時能及時上報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后,各地的環保部門可以與當地高校或職業院校開展合作,培養專業對口的、年輕的園林植物養護管理人才,使其能在學習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盡早接觸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以便工作后能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協同其他同事高效開展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工作。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技術的升級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不僅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而且有助于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各地相關部門應注重從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方面加強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同時需要做到項目施工與養護管理并重、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養護管理隊伍建設等,以提高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效率,為城市建設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