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燚
(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湖南 長沙 410000)
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深入推進,對林業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林業生產實踐中,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占據著重要地位,其通過全面收集、分析林區森林的結構、數量、質量與類型等相關信息,并依據收集的數據制訂林業生產規劃與經營策略,以推動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涵蓋內容復雜繁多,具有系統性、綜合性等特點。目前,雖然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已受到充分的重視,但在具體實踐中依然容易出現問題,導致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效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要依據當前林業發展要求,持續完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機制,不斷創新理念和技術,使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由林業調查、林業規劃、林業設計3個方面組成,三者在分工、管理范圍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又存在密切的聯系,共同構成了有機整體。
1.1.1 林業調查。林木的存活與生長受造林地環境條件等因素的直接影響,只有選擇能適應造林地環境的樹種,才能順利實現預期林業生產目標。在林業調查實踐中,工作人員依托現代技術與設備設施采集造林區域的水分、土壤理化性質及光照等各類環境信息,全面了解地區土質類型、氣候條件、溫濕度等環境因素,進而科學地選擇造林樹種,提升林業生產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林業調查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建立和妥善保存調查檔案,以便為林業規劃、林業設計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1.1.2 林業規劃。為順利實現林業發展目標,科學指導林業生產活動,相關人員需綜合考慮林業政策、產業發展現狀、前景目標等一系列因素,依據林業調查結果科學編制林業規劃方案,推動林業多元化發展,發揮林業產業及其他產業的協同效應。一般相關人員要分別制訂林業長期規劃與短期規劃,綜合考慮林業調查信息后合理制訂林業生產工作方案,明確各個階段的工作要點,提升林業生產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制訂林業規劃時,相關人員需擺脫傳統錯誤觀念的束縛,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1.3 林業設計。林業設計是將林業調查獲得的數據信息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科學編制林業生產活動方案,對林業生產實踐進行有效指導。在林業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依據林業設計成果,明確林業生產目標、要求及實施要點等,有序開展各階段的生產活動,促使林業生產的科學性得到提升。通常,林業設計可劃分為總體設計、項目設計及工序設計等多種類型。相關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需緊密結合當地林業生產情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提升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
1.2.1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現階段,雖然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顯著提升,但亂砍濫伐等現象依然存在。與其他植物相比,樹木的生長周期較長,亂砍濫伐會對林業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損毀動植物的棲息家園,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而通過開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可對當地林業資源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了解,依據當前林業發展理念及時改變工作思路,制訂完善的林業資源保護方案。同時,可將其他的一些社會主體引入進來,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合作,通過營造多元主體參與的保護氛圍,更加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切實維護林業生態平衡。
1.2.2 提高林業生產效率。受思想觀念、認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過去人們盲目開展林業生產活動,過度追求經濟效益,生態環保理念沒有得到深入貫徹落實,隨意砍伐寶貴的林木資源,導致林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各類自然災害的發生率顯著提高,影響了林業可持續發展。而通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實施,能夠獲取全面、翔實的林業數據資料,制訂科學的林業生產計劃,向林業生產人員提供作業標準及要求,從而避免出現盲目生產等問題,有助于提升林業生產的有序性和持續性。開發利用林木資源之后,及時落實相應的恢復舉措,不但能滿足社會對林木資源的需求,提升林業的經濟效益,而且能高效維護林業生態系統平衡,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1.2.3 有效協調多方利益。由于部分林地所有權與使用權不夠明確,導致經常出現爭議和糾紛,對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這一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林地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沒有得到深入實施,林地產權難以明確,集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無法得到協調,對林業生產活動的順利實施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要進一步強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綜合運用一系列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手段,全面調查林業資源數據信息,客觀反映林地產權情況,科學界定林地產權,從而有效協調集體利益與個體利益,降低各類爭議糾紛事件的發生率。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涵蓋林業調查、林業規劃與林業設計等多方面。如果某一個環節的實施成效得不到保證,將會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成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林業部門需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實施規范、流程要點等進行明確。但就現階段而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制度并不完善,難以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導致制度的指導、約束作用得不到全面發揮。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對人員的能力、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特別是近年來無人機、3S技術等一系列先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中,需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現階段,一些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較為落后,難以熟練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方法和技巧,影響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開展效果。同時,由于培訓機制不健全,導致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缺乏學習機會,思想認識、知識結構等得不到及時更新,難以適應當前林業發展要求。
資金是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順利推進的基礎。只有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才能及時更新落后的設備設施、引入一系列先進技術,進而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水平。但目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導致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任務得不到深入落實,各項設備設施得不到及時更新,不利于發揮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作用。
引入先進技術,可顯著提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效率和水平。近年來,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領域已引入和應用無人機、3S等先進技術,推動了林業整體發展與進步。但從整體來看,新技術的應用深度、廣度還存在不足,需進一步拓展新技術的應用范圍。同時,一些工作人員難以熟練掌握新技術的應用要點、新設備的操作技巧等,因而難以體現新技術、新設備的價值。
通過建立健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管理制度,能對各項工作的開展進行科學指導與規范,使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成果的科學性得到保證。針對現階段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相關部門要依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目標任務及具體要求,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在具體實踐中,要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總體目標與發展要求進行明確,全面、細致地梳理現行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制度運行中暴露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完善,使管理制度的可行性、針對性得到提升,與當前林業工作需求相適應。為保證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需對各部門、崗位的職責進行明確劃分,提升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規范意識,主動將各項制度貫徹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中,圓滿、順利地完成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任務。由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涵蓋較多的專業與內容,因此,要建立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引導各部門對信息數據進行共享,提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水平。此外,要做好最終設計成果的驗收工作,由專家小組對設計成果進行詳細論證,保證其符合林業生產需求及林業發展目標后,方可實施。
只有不斷提高人才隊伍的能力水平,才能保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成效。在具體實踐中,林業部門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結合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任務及要求,合理確定招聘標準,對應聘者的理論知識、專業能力等進行全面考核,將專業化、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引入進來。這樣既可以充實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伍力量,又可以進一步提高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同時,林業部門要構建長效培訓學習機制,對現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持續提升工作人員的能力素養。為保證培訓效果,要優化培訓形式及內容。在培訓形式上,需綜合運用技能比賽、知識競賽、線上學習等諸多形式,滿足工作人員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培訓內容方面,要著重向工作人員傳遞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方面的新理念與新技術,使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的思想觀念得到革新、能力素養得到提高。
為滿足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資金需求,各地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避免因資金不足而影響各項工作的順利落實。在具體實踐中,相關職能部門要提高重視程度,明確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對林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結合地區財政收入及林業調查規劃實際需求,投入充足的資金。為提升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要堅持專款專用,動態監督各筆資金的使用情況,避免出現資金浪費問題。
3S技術、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熟,為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為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價值,一方面要加強教育培訓,提升林業人員的新技術應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結合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發展要求,積極拓展各類技術的應用范圍。以無人機技術為例,可在如下方面進行應用。第一,林業病蟲害調查與防治。在林業管理實踐中,病蟲害防治是一項難點工作。通過將無人機遙感技術應用于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可實時監測林地生態資源各項情況,充分了解病蟲害發生等級與蔓延程度,幫助林業人員制訂科學的防治方案。在病蟲害防治實踐中,還可應用無人機技術與噴霧技術,解決傳統技術存在的問題。第二,森林火災監測與防范。森林火災對生態環境的危害較大,而通過引入無人機技術,可顯著提升森林火災的監測與防范成效。基于無人機技術的支持,能監控林地全部區域,詳細記錄林區情況,順利完成火災監測任務。一旦出現極端惡劣天氣,可在無人機上搭載紅外成像系統,以規避不良天氣的影響。第三,林業執法管理。在日常監測、檢測工作中應用無人機技術,可降低日常巡檢工作的難度。利用無人機既可以快速收集相關信息,又可以高效處理信息,找出異常點,協助林業人員制訂科學的處理方案,更加高效地管理林地資源。
科學開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能對林業生產提供科學的指導,避免盲目、無序進行林業生產。針對現階段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實踐中暴露的問題,相關部門需從制度、人才、資金及技術等多個角度著手,不斷完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管理體系,持續提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