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杏林 策劃|李薇薇
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實驗中學(以下簡稱“恩陽實驗中學”)建校,學校緊扣“教學”這一中心,秉承“為實現孩子美好夢想而奮斗”的核心理念,抓住讓學生秉持陽光心態、實現健康成長兩個關鍵點,探索減負提質的教學方法,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動態,讓學生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操場上的展示欄張貼著一張張五顏六色的“豆腐塊”,它們不是繪畫作品,而是學校師生設計的作業。這些作業類型多樣,有用各色彩筆裝飾的任務清單,有繪著各種圖案的表格,作業內容涵蓋了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學生成長歷程等,不一而足,彰顯了教師對學生、學生對自己的要求與期待。
讓學生共同參與,進行作業創新設計是恩陽實驗中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大舉措。學校每學期都會開展“定題作業展”和“創新作業設計大賽”,前者由學科組限定題目,后者則由參賽者根據自身的優勢、興趣等自主選擇設計主題。大賽鼓勵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根據自身想法進行作業設計。
“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學生展現了個性,表達了需求,”校長屈仕統說,“教師也在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掌握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作業設計的創新性、趣味性與針對性。”屈仕統還提到,一直以來,尤其是“雙減”背景之下,恩陽實驗中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師生角色,推動減負提質的實現。
經過探索與實踐,學校逐漸形成“二三六”教學模式,即課前教師備導學案、學生備預習,課后學生作業自測、教師周測、學校月測,課中堅持導、讀、議、展、評、布六個環節,內外貫通,講評結合,確保課堂高效。同時,學校進行分層教學,做到學生分層、備課分層、作業分層,即根據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將學生進行混編,強化教學、學習、考核的共同體建設,備課與設計作業時兼顧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為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恩陽實驗中學將每天晨讀前的十分鐘作為學生的英語特色朗讀時間,學生們可以自由地學習、分享。有的用英語分享自己關注的話題,有的朗讀自己喜歡的英語短文,有的為經典影視片段配音,有的用英語繞口令鍛煉發音。此外,學校每周開辦各個主題的“知識小講堂”,學生們可以就科技與生活、傳統節日文化等領域的主題進行分享,自由學習,開闊視野。
“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我是女生,愛哭的女生……”在清脆歡快的旋律中,連續九場女生健康教育講座拉開了帷幕。教師們根據前期對女生的調查結果,就早戀、性侵、生理發育、心理健康等問題為女生們答疑解惑。講解案例,分享生活體驗,科普知識,教師們以生動有趣的語言、溫柔貼心的眼神讓學生們懂得了如何認識自己的身體,如何正確處理與異性的關系,如何保護好自己。
2021年10月,恩陽實驗中學成立了女生工作委員會,要求以“了解女生,關心女生”為原則,探索女生成長的規律,幫助女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障女生的身心健康,致力于把每位女生培養成有素質、有能力、有風范的新時代女性。為此,學校多次組織培訓會、講座、才藝展示和素質拓展訓練等活動,幫助女生消解成長的煩惱。“這些活動讓我們難以啟齒的煩惱有處傾訴,還能及時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真好!”初二學生賴陽說。
“青春期女生的成長與心理問題應該引起重視,不能讓孩子們把問題藏在心里,長此以往,會引發更多的心理危機。”屈仕統還補充道,“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之路灑滿陽光。”
學校從強化硬件設施入手,完善了箱庭治療室、心理咨詢室、音樂治療椅等設備,并創新疏導方式,通過團體輔導、健康講座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知識,直面心理問題,學會認知自我、適應社會、合理宣泄情緒。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對存在家庭問題的學生給予特殊關注,以心理測評、針對性心理矯正等方式幫助學生調適心理,并通過與家長對話來改善家庭關系。目前,學校已累計幫助108名未成年人重回和諧家庭。
陽光心態與強健體魄是孿生兄弟,恩陽實驗中學堅持確保睡眠時間充足和體育課程開足“兩足”,夯實晨跑勵志操、課間特色操和定時眼保健操“三操”,強化常態訓練、活動帶練、以賽促練“三練”,練就學生強健體魄。
“不只如此,”屈仕統說,“我們還讓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學校,走向全區,幫助全區60多所學校開展心理工作,我們希望更多的學生擺脫成長的煩惱,在陽光下成長。”
“現在的孩子被家長保護得太好,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不強,”屈仕統說,“我們從學生入學之日起,就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生的獨立能力、規則意識,幫學生找到努力方向。”
新生入校后,學校首先組織適應性訓練,內容包括整理床鋪、打掃衛生、與人溝通等,引導學生迅速進入獨立生活狀態,適應集體生活。“最初幾天,會有學生因為離開父母、很多事情不會做而哭泣,甚至會懷疑讀書有什么用,”負責人李老師介紹,“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與同學們的相處,孩子們越來越開心了。”
為了讓學生從學會獨立走向更好地獨立,學校設置文明監督崗,讓學生們自行就穿衣打扮、清潔衛生、眼保健操、課間操等進行監督,時刻保持整齊的儀容、積極的精神面貌。同時,學校德育處、特教處、心理輔導室、資助中心、體育處等部門形成聯動,從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存在特殊情況的學生合適的幫助。
讓孩子們心存夢想是恩陽實驗中學的努力方向。為此,學校組織演講比賽、英語口語大賽、主持人大賽、才藝表演、歌詠比賽、繪畫比賽等多個大型活動,鼓勵學生展示自己,增強自信,提高能力,不少學生從原本只知學習的“書呆子”變成了樂觀外向的社交達人。
初中是孩子們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恩陽實驗中學要求每個班級在早晨組織“微班會”,晚上進行時政要聞的學習與分享,并組織十分鐘反思會,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問題,分享自己的看法,或就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學校還組織學生到恩陽古鎮、南岳山烈士陵園等地參觀,了解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讓每一次國旗下的演講都洋溢著自信與熱愛。
“讓孩子們心中有夢想、行為有準則、生活有方法是我們的目標,”屈仕統說,“我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了。”
“雙減”推行以來,恩陽實驗中學的教育教學探索愈發有了底氣。學校將課后服務與藝術課程相融合,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高審美能力,增強藝術水平。學校還繼續探索“課堂教學+”的課程融合方式,推動音樂與舞蹈、美術與攝影等的融合,并踐行勞動+文化、勞動+生態、勞動+志愿服務的校外實踐模式,讓孩子們成長為心態健康、發展多元的新時代學子。
建校以來,恩陽實驗中學確立了“一年強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創特色,四年樹品牌,五年成名校”的發展目標,并制定了相應發展規劃。而今,學校走到了“創特色”的關鍵階段,將繼續以學生為中心,探索教學方式變革,實現向“樹品牌”階段的順利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