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關鍵詞:時間管理;高中生;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2)99-0027-03
【活動理念】
對于高一年級的學生,既要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還要面對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的相關問題。經課前了解,部分學生會陷入一種“事情永遠做不完”的焦慮中。究其原因,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時不注重計劃性和持續性,找不到高效管理、利用時間的方法。
本節課通過“撕紙人生”引導學生首先意識到時間的寶貴;通過“討論分享”反思自己在時間管理上的問題;講解運用“四象限法則”管理時間的方法;最后用《農夫砍柴》作為總結,重申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把時間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到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2.行為目標:掌握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學會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3.情感目標:體悟時間的緊迫感,珍惜時間,養成積極的處事觀。
【活動重點】
掌握四象限時間管理法的內涵和使用,學會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活動難點】
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在學習生活中的運用。
【教法學法】
教法:講授法、體驗式教學法
學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活動準備】
課前分成組(根據班級學生情況6~8人一組),為每位同學準備一張長21cm、寬5cm的紙條,PPT、教案。
【活動對象】
高一學生
【活動時長】
40分鐘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撕一撕,我的人生”(6分鐘)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做一個游戲:“撕一撕,我的人生”。這張紙條代表我們的人生。第一步:每位同學在這張紙條上畫出一條直線,分成10等份,在格子里依次寫上10歲、20歲……100歲的標識。每一個格子就代表10年,起點為“出生”,終點為“死亡”。第二步,請把你年齡前的紙條撕掉。如18歲,就撕掉前面紙條的長度。第三步,目前我國人平均壽命為73歲,請把73歲后面的紙條撕掉。第四步,然后把剩下的格子折成三等份,撕掉三分之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我們在睡覺。另外三分之一我們花在吃飯、洗漱、上衛生間,上下學路上、聊天、發呆、玩手機等事情上。此刻,剩下是就是我們寶貴的學習時間。
師:好,游戲做完了,原來這么長的紙條被撕成這么短,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呢?
生1:看到很長的紙條被撕成這么短,感覺很不舍,以后要珍惜在學校的學習時間。
生2:感覺時間很寶貴。
生3:我們要珍惜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撕紙的形式吸引學生,并引出本課的主題,讓學生認識到人生的短暫和時間的寶貴。
二、頭腦風暴(5分鐘)
師:同學們可以觀察一下,平時學習中還有哪些事情占據了我們的學習時間?
生1:有些同學會上課照鏡子。
生2:上課發呆,跑神兒。
生3:看小說。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請同學們聯系一下高中學習生活,想一想,你們有哪些管理時間的困惑,以及覺得什么方法能更好地管理時間?
生1:事情很多,不知道先做哪個。
生2:學習時間緊張,時間不夠用。
生3:制定學習計劃,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
師:通過分享,我們發現小部分同學對管理時間有自己的方法,大部分同學還在迷茫階段,那么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時間管理的方法。
三、新課講授 (25分鐘)
(一)什么是四象限時間管理法(3分鐘)
師:同學們有聽過這個方法嗎?
生1:沒有。
生2:有。
師:四象限時間管理法是由美國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把工作按照重要性和緊急性兩個不同的維度劃分為四個“象限”。第一個象限:緊急且重要;第二個象限:重要不緊急;第三象限,緊急不重要;第四象限:不緊急不重要(見圖1)。
(二)四象限管理方法的特點(17分鐘)
師:根據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列出了8個選項,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根據自己的理解(事情的重要性和緊急性)來選擇填入合適的象限里面。
8個選項如:①這學期末面臨新高考選科;②沉迷于游戲、小說;③還有10分鐘就要截止填報高考志愿;④看電視、追劇;⑤同學邀請馬上連機打游戲;⑥等同學一起吃飯、上廁所的時間;⑦早起化妝;⑧個別待提高成績的科目,如數學或英語。
生1:③⑤屬于第一象限,既重要又緊急。這一象限的事情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師:其他同學同意他們組的觀點嗎?
生2:不同意,⑤不屬于第一象限,應該屬于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生3:①⑧屬于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這一象限的事情雖然很重要但是有準備的時間。
生4:⑤⑥屬于第三象限,緊急不重要。這些事情雖然很著急,但是這些事情很有價值。
生5:②④屬于第四象限,我們可以用這些事情放松身體。
師:同學們總結得特別好,我們的壓力主要來自于第一象限,這一象限80%的事務來自于第二象限沒有被處理好的事情,所以盡可能解決來自第二象限的事情才能使壓力減緩;我們可以制定時間表,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就不會讓第二象限的事情偷溜到第一象限中去;盡量少做第三象限事情,可以放權交給別人去做,或者通過委婉的拒絕以減少此類事務的發生;避開第四象限!當你疲憊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不重要的緊急的事情來調整身體。
師:同學們,老師現在要考考你們,在這四個象限中,你會在哪一象限投入更多的時間?
大多學生:第一象限,因為它既重要又緊急。
少數學生:第二象限,因為這些事情會占據很多時間。
師:其實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來講,第二象限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如對于我們目前來講,是這學期新高考的學科決定、需要提高成績的科目等這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三)四象限管理方法的特點(5分鐘)
師:那如何判斷事情對我們來講很重要?
生1:要看這件事值不值得我們花費精力。
生2:要做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
師:同學們講得太好了,當我們面對多個任務,或是一個任務被其他事情打斷時,可以試著問問自己:這件事值得我花費多少精力?這件事符合我的目標嗎?做這件事我可以獲得什么?
設計意圖:首先,通過列舉學生身邊的8件事讓學生來進行四象限的選填,結合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四象限的劃分。再通過小組討論讓同學們掌握每一象限的特點,接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投入時間在第二象限。最后,判斷時間重要性,通過向自己提問,根據自己的答案做出判斷。
四、總結(3分鐘)
師:接下來,老師要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農夫砍柴。哲人見一位農夫在砍柴,每一斧都只能砍下一小塊樹皮——斧頭太鈍了。于是哲人問農夫:“你為什么不把斧頭磨快了再砍?”農夫回答說:“我沒有時間磨斧頭!”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管理好自己寶貴的時間資產,在有限的時間里,合理安排精力的投放策略。
設計意圖:通過農夫砍柴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做事要注重提高效率。
五、課外延伸(1分鐘)
請大家結合本節課學到的方法,按照輕、重、緩、急列下每天要做的事情,寫在作業本上。
設計意圖:理論聯系實踐,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活動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時間管理這一主題來展開,重點讓學生學會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學會用四象限來分類事情,提高學習效率。本課采用“撕紙人生”的活動,引導學生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氛圍活躍。在新授部分,先通過列舉8項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再小組討論每個象限的特點,最后再引導學生遇到事情首先思考這件事值得我花費多少精力?這件事符合我的目標嗎?做這件事我可以獲得什么?對事情的重要性做出判斷。層層深入,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中有更深一步的感悟和學習。最后通過農夫砍柴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有效的時間管理應該將時間重心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但本課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動環節構思得不夠縝密,無法全部預設課堂中可能會出現的狀況和問題。此外,在評價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激勵學生思維碰撞不足。
編輯/黃偲聰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