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山東藝術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音樂與舞蹈都是能夠抒發情感的藝術,舞者在音樂的伴隨下抒發情感,可以使舞蹈作品更有表現力,同樣在舞蹈編導課堂中,學生可以通過音樂所表達出來的情感進行聯想,創造出自己的情感表達,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創作出與音樂相匹配的舞蹈動作,通過音樂與舞蹈相互配合激發內心情感,營造良好的上課環境。在編導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學生保持充分放松,在充分放松的條件下學生的肢體才會靈活,才會輕松愉快地進行舞蹈動作創作。音樂具有放松身心的功能,輕松愉悅的音樂可以使學生進入上課狀態,盡情愉悅地舞蹈。例如在課堂活動階段,給學生們放一些比較抒情的歌曲,首先我會帶領學生們一起舞蹈,讓學生們模仿我的舞蹈,通過模仿讓學生們既可以活動身體關節,也可以快速進入音樂的環境中,當學生們將身體活動開了之后,開始讓學生們聽著音樂自由發揮舞蹈動作,也就是我們經常會練習的即興舞蹈,也可以借助不同類型的音樂資源,我通常選用的是比較抒情的音樂,學生們聽后很快就可以融入音樂的環境中,開始自由地舞動,可以使學生們的身心都能得到放松,盡情隨意地舞蹈,為后面編創訓練提供幫助。所以,課前給學生們播放這類音樂可以更好地優化上課環境,使課程更好地進行下去。
舞蹈是一種通過肢體來表達的藝術,在音樂的幫助下能夠促使身體更加有質感,提高舞蹈創作的藝術效果,如果舞蹈作品中沒有音樂,只是舞蹈演員自己在舞臺上跳舞,雖然會有一定的觀賞效果,但是遠遠沒有與音樂共同配合創造出來的效果好,因為音樂可以輔助舞蹈,使抒發的情感更加強烈,呈現的效果更好。而且學生們在編創舞蹈的時候,感受音樂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往往會通過合適的音樂激發學生們舞蹈肢體的創作靈感,進而創造出優美的舞姿。另外,在編導教學課堂中,老師們要選擇適合學生們的音樂,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因為學生的專業水平有高有低,旋律節奏比較復雜的音樂適合專業水平較高的同學,但是專業水平較低的同學就會不適合,所以針對不同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音樂,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更好地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盡情地創作。我曾經帶過一個播音表演的班級,他們的舞蹈專業水平很低,為了提高他們對于舞蹈的創作認識與激發創作靈感,我就會針對他們現有的專業水平使用比較簡單的抒情音樂,對于節奏快的舞蹈訓練,要選取速度快的音樂,對于節奏慢的舞蹈訓練,則要選擇速度慢的音樂。總而言之,音樂在我們的編舞課堂中作用是很大的,不僅能鍛煉學生們的肢體動作,而且還能夠提高編創出來的舞蹈的創作效果,激發學生們編創舞蹈的靈感。
音樂和舞蹈藝術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可以抒發情感,音樂是通過聲音傳遞給觀眾情感,舞蹈是通過實體視覺傳遞給觀眾情感,兩種不同的媒介都可以將情感傳遞給欣賞者,并且音樂與舞蹈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互相促進,增強抒情效果。音樂在舞蹈中的作用是更好地服務于舞蹈的主題和中心內容。音樂輔助舞蹈,為具體的可視化的表現方式附加了抽象的聽覺表現方式,形成了視聽結合的表現方式,更好地幫助舞蹈表達中心情感。例如舞蹈《路燈下》利用音樂激發人物的情感,運用《誰說我不在乎》的人物原聲激發了演員與觀眾的情感,使他們體會到即將失去父母的關愛時的難過心情。舞蹈演員通過音樂中流露出來的情感,將自己想象成真實的人物,代入感更強,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悲傷的情緒。
在上文中已經說到了音樂可以優化學生上課的環境,使學生可以放松肢體,調整身體狀態。學生們剛進入舞蹈課堂時,身心還沒進入舞蹈編創的狀態,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快速讓學生身心都得到放松,進入上課狀態,音樂就可以起到讓學生進入上課狀態的作用。在一次舞蹈課堂中,我放了一首音樂《回家》,這首音樂的特點是抒情性強、旋律優美,當我把音樂打開后,學生們立馬提起了興趣,并且告訴我熟悉這首歌,隨后學生們很快融入這首歌的情感中,進入了上課的狀態。選擇節奏舒緩的音樂可以使學生的心情得到放松,肢體可以隨著音樂自由地舞動,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上課的狀態,在這個基礎上選擇一些學生們熟悉和喜歡的音樂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自由地跟隨音樂的旋律進行舞蹈。
在舞蹈中,因為音樂可以輔助舞蹈抒發心中的情感,所以以情緒為“軸”將音樂與舞蹈串聯起來,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感受情緒。不同的情緒會用不同的舞蹈動作來表達,并且肢體動作要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在編導課堂中,情緒的把握是很重要的,是編導技法練習的一種方式。一般情況下,讓學生提前知道所要表現的情緒,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舞蹈編創,會有更好的效果。老師通常會使用不同的情緒來鍛煉學生們的編舞技能,例如老師給學生的情緒是“喜”,那么老師在選擇音樂時通常是選擇歡快或者滑稽風格的音樂,不可能是悲傷風格的音樂,通過這種實際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所要表現的情緒,激發肢體動作的創作靈感。所以根據不同情緒選擇音樂是很重要的。
在舞蹈表演中,主題是一部作品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它貫穿整部作品,也是作品的核心。在前文中的敘述可知,音樂可以輔助舞蹈來表達情感,是為舞蹈作品的主題服務的,所以在音樂的選擇上要符合舞蹈主題。我們可以以主題為“軸”選擇音樂,進行舞蹈肢體編創的訓練,例如課堂中老師給學生的主題是“戰疫”,音樂與情緒讓學生自己去找,那學生就需要觀察了解疫情中一些感人的畫面,從中提煉出“戰疫”這一主題,再選擇合適的音樂進行舞蹈編創,在這個選擇音樂的過程中圍繞主題是關鍵。所以通過主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要表達的內容,在主題中找到相適應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們更快地進行舞蹈肢體動作的編創。由此可見,根據舞蹈的主題進行合適的音樂選擇在編創中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有許多著名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都有著較深厚的文化背景與價值,這種傳統音樂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又可以讓學生接觸不同音樂風格,進行舞蹈編創練習,提高創作的技巧。例如北京舞蹈學院創作的舞蹈《黃河》,這部作品是北京舞蹈學院的代表作之一,從1988 年首演到現在久演不衰,這是因為此作品有較強的風格性,編導是通過冼星海1939 年編創的音樂《黃河大合唱》而獲得創作靈感,從而編排了舞蹈《黃河》,成為經典之作。在作品第二樂章《黃河頌》中,展現了黃河和中原大地那種宏偉壯觀的美麗景色,舞蹈中使用雙人舞的表現形式傳遞出作為黃河兒女對母親河的感激之情,以一組組生動細致的雕像為背景,象征了黃河兒女對母親河純潔的感激之情。在這部作品中,音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帶給了編導創作靈感,而且使舞蹈更具風格性。老師經常會給學生選擇這種風格性較強的音樂,使用這類音樂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其創作背景,以及了解我們深厚的中國文化,更好地抒發情感,鍛煉學生們的風格性編創能力。
上文中闡述了根據主題來選擇合適的音樂,而在擬定好主題之后,還要進行情景式創作。在課堂中,可以設置主題,選擇出合適的音樂,創造出合適的故事情節,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通常選擇電影中的影視音樂,因為通過電影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里面的情節,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例如經典的電影作品《白毛女》,首先可以讓學生們對電影音樂進行初步的了解,讓學生們感受音樂;其次可以讓學生們對電影作品《白毛女》里的故事情節進行了解,加強對其情感感知;最后可以借助音樂進行舞蹈肢體動作的編創,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更好地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出來。
本文主要分析了編導教學中音樂對舞蹈的重要性和對于音樂的選擇與運用。在舞蹈編創過程中,音樂的選擇與運用是編創的重要環節,同樣地,在教學過程中,音樂的選擇與運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巧妙地選取與運用音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樂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在舞蹈編創的練習中更好地抒發情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本篇文章是根據本人的課堂實踐經驗與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書寫的,想通過這篇文章更好地闡述音樂在編導課堂中的重要地位,更好地讓學生們掌握選用音樂的能力,在音樂的作用下更好地完成舞蹈肢體動作的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