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紅
(沈陽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3)
生活是表演的舞臺,每個人都扮演著自身無法替代的角色。聲樂演唱屬于藝術表演形式之一,則舞臺表演也成為聲樂演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針對聲樂演唱而言,優秀的舞臺表演,可使表現力得以顯著提高,發揮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對舞臺表演技巧的充分掌握與嫻熟運用,可充分表現出演唱者內心情感,有利于同觀眾之間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鳴。所以聲樂演唱中,演唱者務必掌握正確有效的舞臺表演技巧,使聲樂演唱能夠精彩呈現。
眾所周知,聲樂演唱需要同舞臺表演進行充分結合,通過舞臺表演,對聲樂作品作出精彩表達與呈現,因此,演唱與表演也存在明顯的統一性,具體涉及到聲情并茂、形神兼備以及字正腔圓。所以,為確保歌曲演唱能夠提升到較高水準,務必重視對聲樂演唱與舞臺表演進行充分結合。聲樂演唱,屬于二度創作,由于個體所具有的經歷、情感與理解各不相同,且技能水平同樣存在高低之分,所以,在表現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差異。不過,若想對相同音樂,做到獨特精彩的表達呈現,則需借助表演,方可對歌曲作品作出精彩演繹。由此可見,聲樂演唱與舞臺表演之間,存在著彼此促進與彼此滲透的緊密關系。
詞曲作者經過嘔心瀝血的精心創作,使聲樂作品具有了各不相同的情感類型,如喜、怒、哀、樂等眾多情感,需由演唱者利用表情和肢體動作等,促使自身與觀眾能夠快速融入到聲樂歌曲之中。比如,譚維維的《給你一點顏色》,精彩的華陰老腔,演唱開始之初,以為是上年紀的民間藝人,通過揮舞手臂的方式,并喊道“伙計們,抄家伙”。通過振臂一揮的動作,使觀眾感受到豪氣沖天的視覺感受,進而使現代搖滾樂與民族音樂能夠更好地融合。以簡單巧妙的揮手吶喊,猶如一把鑰匙,使舞臺表演的大門得以瞬間開啟。
人物形象塑造,屬于聲樂創作所關注的重點內容。部分聲樂演唱,演唱者通過第一人稱方式完成演唱,因此,外在形象與動作之間的協調搭配與完美契合,也會對舞臺表演是否足夠精彩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比如,以《霍夫曼的故事》為例,其中便存在《木偶之歌》的精彩唱段,所要表現的內容主要為,一個上滿發條的木偶,在表演難度上,明顯過于高難,而女高音吳碧霞則對此做出精彩演繹。吳碧霞登上舞臺的那一刻,便化身成木偶人,表情木訥且四肢僵硬,利用手臂動作,連帶腰部完成機械扭動。尤其是發條逐漸變緊的那一刻,吳碧霞從站立狀態逐漸轉變成彎腰狀態,通過動作動態變化,充分呈現出木偶人所具有的姿態,結合生動形象的精彩表演,也使觀眾產生無比的驚嘆之感,也使舞臺表演效果更加精彩。
聲樂作品,并非憑空而至,是由詞曲作者通過思想情感的結合融入,并結合精湛技法完成的精心創作,使聲樂作品充分具備了時代、風格與地域等鮮明特征。舞臺表演中,通過形體語言的精彩呈現,能夠更好地對作品作出精彩呈現與完美詮釋。比如,維吾爾族民歌,由于該民族能歌善舞,因此,民歌演唱期間,也涉及到相應的舞蹈表演。若演唱者僅僅站立于舞臺之上,并沒有相應的動作搭配,則會使觀眾感到過于生硬與別扭的感覺。反之,若對維吾爾族舞蹈所具有的獨特動作加以合理運用,則能夠使作品在民族風格方面有著更加精彩的呈現。
情感與藝術美的有效融入,促使舞臺表演更具魅力,有關演唱者水平,情感表達也成為重要的衡量標準。因此,演唱者應重視表演水平的進一步強化提高,通過不斷實踐的方式,對自身情感體驗加以不斷挖掘。首先,需對作品做到充分熟悉了解,基于多角度多層面作出充分挖掘,對背景、風格等信息做到了解掌握,如和聲、歌詞與曲式等方面。歌曲內涵方面,需準確把握,音色運用方面,應保證正確合理,如此方可對歌曲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作出準確表達。同時,對人物所處歷史環境以及心理狀態做到深切體會,對作品風格特點做到準確把握,舞臺表演期間,對“度”做出合理把握,明晰主次,對表達重點做到準確掌握。此外,結合自身想象力,對角色采取合理的再創造,使人物表演能夠更加生動鮮活,表現出良好的感染力,為觀眾帶來視聽享受,促使舞臺表演效果更加精彩。
舞臺表演期間,對歌唱技巧技能做到充分掌握的同時,同樣需對自身有效融入到歌唱與表演之中,成為音樂和舞臺的一部分。舞臺表演中,表演者應同角色形成完美融合,直至舞臺表演結束。針對演唱者,若想獲得觀眾認可,在經驗上應不斷積累,在藝術修養上不斷提升,基于音樂風格特點為主,完成精彩表演,并在動作、表情與眼神等方面,尤其是聲音音樂處理上,務必做到精準到位,同作品可以形成完美協調,促使情感表達能夠更加真切。
有關聲樂演唱,重視“聲”的同時,還需對情感表現加以重點關注,并對歌曲高潮做到準確掌握。演唱者需具備優美動聽的聲音,同樣能夠對各類聲音、音色做到靈活準確駕馭,這也屬于非常關鍵的基礎能力。作品二度創作方面,有關聲音上,應對此作出研究、設計與想象。比如,抒情柔美的音樂作品,可通過甜美清脆的聲音做出精彩呈現。聲樂演唱期間,藝術形象同樣尤為關鍵,和純音樂存在明顯區別,聲樂藝術同樣蘊含詞、曲,屬于音樂、文字的完美結合,同文學語言存在緊密聯系。通過文學語言加以潤色,聲樂也充分彰顯出思想上的細膩性,以及情感上的確定性,這也成為其他藝術形式無法達到的突出特點。語言存在著傳達、表現思想情感的重要作用,能夠對內心所具有的真情實感作出直接表達傾訴。藝術歌曲表演同其他表演創作存在明顯的類似,屬于想象,演唱者需通過藝術形象,以此更好地融入角色,使舞臺表演得以更加精彩。
部分聲樂表演者面對舞臺表演存在懼怕心理,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對自身的充分認可,對自身專業能力缺乏自信。上臺期間,則會表現出聲音發抖與跑掉等問題,直接對舞臺表演形成不利影響。舞臺表演期間,若想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則需對舞臺表演技巧做到充分了解掌握,而專業能力的強化提高,也成為最為直接的舞臺表演技巧,通過自然舒服的歌唱聲音,并結合眼神、肢體動作等,以此對歌曲內容與思想情感作出準確表達。通過各方面的完美配合,也能夠在視聽效果與美感方面得到有效提升。與此同時,面對聲樂演唱,應當對此產生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愛,如此,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接觸與了解,感受聲樂演唱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開展訓練期間,也能夠以激情飽滿的表現作出更好的演唱。不應對聲樂演唱看作是一項任務,其屬于語言藝術,演唱者對歌曲均存在自身獨到見解,對自身理解表達作出精彩演唱的同時,賦予歌曲內涵與思想,以防局限于技術方法的限制約束,而忽視情感表達。舞臺表演中,演唱技法與情感之間相輔相成,唯有自身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方可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可定,有利于演唱者自信心的培養,使其能夠真正喜歡上聲樂演唱,熱愛舞臺表演。唯有在專業能力水平上不斷提升,方可有效激發舞臺表演欲望,這也成為舞臺表演技巧最為基礎的部分。
舞臺表演能力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需通過后天訓練,對技巧技能做到充分熟練掌握,如表情、體態與手勢等,需對各方面加以仔細深入研究琢磨。比如,表情所表現出的細微變化,也會對觀眾理解品讀歌曲產生影響,演唱者若是在表情方面,同歌曲情緒存在不相符的情況,則有可能引起觀眾反感。因此,演唱者務必對各類情緒表達嫻熟掌握,在喜、怒、哀、樂方面做到靈活轉換。此外,手勢同樣屬于舞臺表演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舞臺表演期間,若僅僅站立于舞臺之上,并沒有相應的動作搭配,即便演唱者擁有悅耳動聽的美麗聲音,觀眾觀看過程中,同樣也會在印象方面有所降低。反之,若演唱者并未在聲音方面十分優美動聽,不過,舞臺表演方面卻擁有良好的表現力,并搭配手勢動作,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聽體驗。針對手勢表演,存在引、定、開、和、托、錯等方面,需搭配特定情境加以靈活運用,不宜隨意使用。而針對體態方面,聲樂演唱的舞臺表演上,如美聲歌曲,并不適合過多的體態動作。僅需簡單實用的基本動作,并能夠達到點睛之筆的效果。看似簡單的基本形體動作,實際運用卻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樣需要不斷的時間與學習,可通過鏡子完成練習,動作、表情采取單獨練習。唯有通過反復不斷地勤加練習,才能夠在舞臺表演中做到表現自如,使舞臺表演效果得以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聲樂演唱中,舞臺表演發揮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和作用。所以,演唱者務必對此加以重點關注,勤加訓練,對舞臺表演技巧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實現舞臺表演技能水平的強化提高,對聲樂作品所具有的藝術內涵與思想情感,作出更加精彩的表達和呈現,使觀眾能夠形成共鳴,以此為觀眾呈現出精彩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