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jung C.Park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
金融科技是“金融+科技”的簡稱,同理,保險科技也是“保險+科技”的簡稱。世界經濟在近二十年內高速發展,金融行業和保險行業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金融巨頭陸續在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上市。在畢馬威公布的2019年度百家金融科技公司排名中,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排名第一,東南亞網約車和快遞服務巨頭Grab并列排名第二,京東數科排名第三。與其他主要集中在美國和英國的創新行業有所不同的是,這些金融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亞洲國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發展中國家過去的金融體系雖然并非特別高效,但是擁有更大的提升空間。發達國家雖已擁有較為成熟的金融體系,但相對而言存在的提升空間有限。同時,金融科技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市場。
世界上,一些地區的人口可能無法獲得基本的醫療服務,每年大約有1億人由于醫療費用而陷入極端貧困。特別在新興市場中,40%至50%的醫療保健費用都是由消費者自掏腰包,這通常使得整個家庭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位于歐洲瑞典的BIMA是一家保險服務提供商,其提供的主要產品是人壽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以及遠程醫療服務。它通過與本地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式提供保險服務和移動醫療服務。BIMA作為傳統壽險的顛覆者,通過“電信+保險”的方式,以數字醫療和保險科技開拓了小額保險市場。目前,BIMA已在亞洲、非洲的10個國家開展業務,服務了約3500萬個客戶,其中近75%的客戶是第一次獲得保險服務。此外,BIMA還獲得了3000萬美元融資,并將繼續推動新興市場數字醫療和保險技術解決方案的發展。
Tala金融科技公司的注冊地在美國,是一家融合金融技術、移動技術和數據科學的公司,使命是為全球獲得金融服務較少的人們提供金融接入、選擇和控制服務。自2014年推出以來,Tala已向超過400萬客戶提供了超過10億美元的信貸。這些客戶使用Tala貸款來創辦和擴展小型企業、支付學費和各種賬單,建立了更為穩定的財務生活。Tala已經成為肯尼亞最大的非銀行貸款機構,并設計出當前市場上最出色的數字貸款應用程序。
Tala對客戶的評估過程可以簡化為兩個步驟:第一步,Tala通過自拍和與客戶的數字足跡交叉驗證的身份證照片確定用戶身份。如果確定是本人,Tala可以繼續貸款。第二步,確定貸款規模與還款期限。Tala使用混合到期算法中的數據作為保證,從而沒有人能夠承受違約所帶來的后果。例如,客戶通過Tala的Android應用程序向Tala貸款,必須提供一些自己的手機數據,包括通話記錄、短信等。如果客戶在手機聯系人列表中還填寫了名字和姓氏,這可能意味著提供了更多的細節,因此其還款的可能性更大。在此過程結束后,客戶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就能獲得一筆貸款,而這筆貸款通常被要求在30天之內償還,利率在5%至15%之間。隨著用戶貸款交易業務的不斷累計,Tala還會給個人信用打分,并據此提供不同的貸款額度和利率水平。
可以看到,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已經廣泛融入保險業務中,為投保人帶來了便利,也提高了效率。

金融科技和保險科技具有非常強的跨行業特性。金融也是一種服務,能夠滲透到教育、醫療、地產、農業、零售、出行、旅游、供應鏈等產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險科技也與移動出行、智慧城市建設等緊密相關。金融科技和保險科技在不同領域產生的交集和應用能夠迸發出巨大的價值和能量,這也為金融保險行業今后的科技創新帶來更大的潛力和更多的機會。保險科技的三個關鍵詞是渠道(從線下到線上)、數據處理(風險分類、自動理賠、欺詐偵測)和主動風險管理。
在渠道方面,以美國的Lemonade為例。Lemonade顛覆了傳統保險公司和投保人利益相悖的商業模式,讓保險業務回歸保障。它砍掉了高昂的代理人傭金,降低了保費,放棄了保險行業的死差益,并轉而為客戶增長和投保人創造價值。Lemonade的商業模式可以歸納為三點:剔除保險代理人、固定費率、捐贈。Lemonade沒有任何保險代理人,完全依靠純線上的模式進行獲客、投保、查詢和理賠。用戶下載Lemonade App后,AI機器人可以完成前期所有的環節,省去了保險代理人環節,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通過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同類型保險產品,Lemonade幫助用戶至少省下了68%的保費支出。
在數據處理方面,以美國的Metromile為例。作為美國UBI車險領域的標桿企業,Metromile可以更準確地評估風險,開創了按里程收費的車險模式,為車主提供定制化保單服務。Metromile基于一套AI理賠系統,提高了理賠效率和質量,并通過科技賦能打造出一個小型的車聯網生態系統。Metromile提供的車險保費由基礎保費和按里程變動保費兩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每月保費總額=每月基礎保費+每月行車里程×單位里程保費”。其中,基礎保費和單位里程保費會根據不同車主的情況(駕駛員年齡、信用記錄、車輛類型、駕駛員歷史記錄和先前保險的期限等)有所不同。基礎保費一般在15至40美元之間,之后車主按照每英里行駛里程的固定費率支付變動保費,一般固定費率為2至6美分/每英里。根據Metromile的規定,它們還為車主設置了保費上限,當日里程數超過250英里(美國新澤西州上限是150英里)時,超過的部分將不需要再繳納變動保費。據相關測算結果,每年行駛6000公里的車主可節省保費741美元;對每年行駛里程不到12000公里的車主來說,一年大約可以省下424美元。
除此之外,許多保險公司在主動風險管理方面也各有特色,比如,Zendrive、Hippo、Oscar、Clove等公司在這方面作出了許多創新。Zendrive的核心技術是一套駕駛行為分析軟件,其核心優勢在于利用手機傳感器、GPS等設備分析用戶駕駛行為,且并不需要通過硬件連接汽車讀取數據。同時,這套軟件能夠實現車輛定位、駕駛行為分析(包括加速、轉向、剎車、駕駛時長、路線等數據)和碰撞檢測等功能,還能分析用戶駕駛行為并給出改進意見。Hippo是一家管理代理商(MGA),主要提供特殊險(HO-3)和公寓險(HO-6)保單,不提供租賃保險,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式推出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則負責承保流程和索賠管理。該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方面主要體現在基于遙感衛星和無人機的“圖像識別”功能,將來自Zillow、市政建筑記錄、航拍圖像、智能家居和IoT設備等多維的房屋信息數據匯集起來,并與GIA Map合作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了快速報價和投保。Oscar則誕生于“互聯網+醫療”的背景之下,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大大提高了健康險的用戶透明度、看病效率以及用戶體驗??蛻艨梢栽谄渚W站和App上直觀清楚地了解醫療服務種類與保險報銷范圍,并享受24小時免費電話問診、免費基本診斷、免費非專利藥品等各種服務。這家新興公司正在把保險公司從單純的“理賠者”,變成一個給美國人進行健康管理和尋醫問藥的門戶。
然而,Lemonade、Root和Metromile等公司在上市后,股價曾一度受挫。這可能與公司在上市之后更加需要考慮損失率、費用比率以及綜合比率等各種財務表現有關。目前,保險科技公司普遍還處于一個無法盈利且損失不斷擴大的階段。對于健康險類公司來說,在醫療費用走高的背景下,情況更加如此。保險科技公司推出的數據平臺、智能化軟件代表了其核心的競爭優勢,但這些技術轉化為股市優勢的趨勢尚不明顯。
在韓國保險市場是否有類似的成功企業案例呢?其實答案為“是,也不是”。韓國并沒有一個為全世界所知的巨頭保險公司,但自動保險通道在韓國的滲透率正不斷提升。其中,韓國數字保險公司Carrot最近引入的安全駕駛激勵算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Carrot使用專有的駕駛數據分析監測駕駛性能,并根據關鍵的風險指標為司機提供個性化評分。從Carrot穩定且快速增長的客戶群可以看出,Carrot的產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契合度。
保險公司還可以通過市場營銷尋找潛在客戶,對數據進行分析從而進行更準確的風險分類與承保,并制定標準化合同,建立一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生態系統。以自主保險為例,消費者面臨著操作效率低且成本高等問題。自主保險可以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投保方式,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有時人們并沒有意識到投保的必要性,并不完全信任保險公司。因此,保險公司需要制定簡易和標準化的保險合同,并嘗試通過新的渠道尋找新客戶并建立信任。以中國平安為例,中國平安非常善于從各個渠道發掘新客戶,其線上客戶可能比線下客戶更多。多年來,平安人壽始終堅持用產品和服務去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醫療需求,滿足客戶在人生不同階段財富規劃的需求。這也正是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圖1是平安人壽的零售客戶和互聯網客戶的占比圖。其中,橫軸是時間,縱軸是百萬保單數??梢钥吹剑?015年至2020年間,平安人壽來自于互聯網的客戶數不斷增加,而且增速明顯快于傳統的零售客戶。

圖1 平安人壽的零售客戶與互聯網客戶結構(單位:百萬元)
值得思考的是,保險產品比金融產品更加復雜,因此,我們需要提供完整的信息并且簡化保險產品,從而獲取消費者的信任。除了比較不同保險產品的價格,保險公司更應該給出保險產品種類的推薦與指引。
在數據處理方面,許多保險公司面臨著風險分類困難、逆向選擇等問題。在保險市場上,想要為某一特定損失投保的人實際上是最有可能受到損失的人。因此,保險公司的賠償概率將會超過公司根據大數法則統計出來的總體損失發生費率,這就是保險公司的逆向選擇風險。但風險因素會幫助保險公司對不同行為進行分類,以UBI車險為例,駕駛事故率更低的投保人可以繳納更少的保費。然而,這種定價方式有時也會產生歧視等負面影響。
在索賠處理方面,保險公司有時會面臨信任危機、道德風險、詐騙等問題。設計合理的App可以幫助雙方都提升效率,也使得賠付過程更加透明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正在加速重構保險行業產業鏈,成為保險科技未來發展的新機遇之一。以特斯拉的安全評分系統為例,該評分系統包含五個因素:每1000英里的前方碰撞警告(FCW)、硬制動、急轉彎、不安全跟隨和強制自動駕駛儀脫離。有了該系統,特斯拉可以有效激勵車主參與安全駕駛的測試,并了解車主的測試過程。然而有人提出該系統侵犯了車主的隱私權,讓駕駛者產生了被監控的感覺。車主的行駛數據所有權到底應該歸誰,歸車主還是特斯拉?特斯拉該不該向車主提供行駛數據?作為社會關注度極高的公眾事件,特斯拉該不該將相關信息向媒體公開?這些都是數字化時代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也是學術研究的“無人區”,或者說是還沒有達成廣泛共識、仍然存在爭議的領域。
保險科技的數字化轉型為保險雙方都帶來了便利。以亞馬遜醫療為例,亞馬遜宣布在全美范圍內推出名為Amazon Care的遠程醫療服務見圖2。目前該服務已在8個城市運行,并計劃在紐約、舊金山、邁阿密和芝加哥等20個城市推出。亞馬遜表示,疫情的出現讓客戶對于上門護理和遠程醫療的需求越來越強,而Amazon Care將虛擬護理和面對面服務相結合,讓客戶能夠在家中十分舒適地接受更廣泛的護理,填補了醫療保健系統中的空白。

圖2 Amazon Care遠程醫療服務
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生態系統已經無處不在,所以保險公司也應該趨于打造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網絡平臺。以中國平安為例,它打造了一個以投保人為中心的生態系統。與傳統保險相比,新平臺的競爭優勢在于更為便捷高效。同時,保險公司也可以打造管理型總代理(MGA)模式。盡管數字化時代會帶來許多新問題,例如駕駛信息的歸屬權等,但也為投保人提供了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保險的便利與快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早已按下了“加速鍵”,已然成為行業共識,同時也是保險業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