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芷妍 繆彬



摘要:鮮切花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與市場消費品質的日益升級,使得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體系的構建尤為迫切。本研究通過實地調研,從鮮切花品種選擇、種植培育、采后處理及包裝、儲存運輸共四個關鍵環節,歸納出鮮切花產品內在質量的28個影響因素,運用DEMATEL方法識別關鍵因素,提出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體系的構建與推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鮮切花產業;內在品質認證;DEMETEL方法
近年來,我國居民生活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鮮切花的消費逐漸受到了市場的青睞,2021年上半年,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場的鮮切花整體交易量31億枝,交易額34億元。與此同時,居民的消費特點也逐步轉向高品質消費,對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驅動了鮮切花產業的質量提升。現行的鮮切花產業質量標準體系已基本建立,能對鮮切花產品的外觀質量進行等級評價,但缺乏對內在品質的相關規定,認證體系構建已經刻不容緩。鮮切花的保存時間短、易腐敗等特性,導致監管部門無法逐一檢測鮮切花產品內在品質的好壞,消費者也難以通過肉眼進行判定。因此鮮切花產品內在品質認證體系的建立就尤為關鍵,對生產、采收及處理操作符合認證規定的企業給予頒發認證證書及標志,利用質量信任等措施保障鮮切花產品的內在品質。
鑒于此,本文擬通過實地調研及問卷調查,運用DEMATEL方法分析鮮切花產品內在品質的關鍵影響因素,確定內在品質認證體系的關鍵流程,構建適用可行的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框架。
一、我國鮮切花認證體系現狀
目前學者及行業專家均認為鮮切花的質量認證體系構建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但仍未提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行業業態的成熟的鮮切花產品內在品質認證體系。王雁等(2007)認為花卉認證將帶動整個花卉產業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有利于提高生產技術水平與效率。陳耀華(2007)提出由于歐美國家針對主要花卉進口國設置了花卉貿易壁壘,有必要加快我國的認證體系普及和有效實施。對于有效構建鮮切花內在品質的認證體系,Milco Rikken(2010)提出花農花企需要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改進其種植生產、銷售等流程的操作,以此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2005年起我國不斷推進鮮切花質量認證工作,不僅與荷蘭政府簽署了《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與MPS(荷蘭觀賞植物生產環保計劃)合作備忘錄》,開展MPS體系培訓和部分花卉企業的認證工作,還實現了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與GLOBALG.A.P.(全球良好農業規范)的互認,并且近年正開展中國森林認證體系框架下花卉認證標準的編制工作。
縱觀MPS花卉認證等鮮切花認證體系在我國的推行,仍然受到了不少的阻礙。一是由于我國相關管理部門與花卉行業協會對鮮切花內在品質的重視度還不夠,標準化的鮮切花生產與認證仍然停留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二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種植農戶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不先進,對產品質量的認證意識不足;同時,小規模經營的農戶和企業難以承擔認證所需的費用,導致認證在我國的推行存在一定的困難。三是由于我國農產品認證及鮮切花產業發展時間都還不長,認證認可體系還未深入人心,因此受到我國消費者傳統消費觀念、需求和價格等的影響,認證產品缺乏市場的廣泛認可。
二、鮮切花內在品質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構建
當前新的市場形勢對鮮切花的內在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體系,需要通過鮮切花全供應鏈的選種育苗、種植生產、采后處理、包裝、儲存及運輸等各流程,分別進行內在品質關鍵影響因素識別,保障內在品質認證的有效性與可靠性。種植農戶及生產企業作為鮮切花產品的提供主體,其對于鮮切花種苗、種球或根莖選擇是生產優質產品的基礎;專業的種植培育環境、基礎培育設施設備及先進的管理水平是生產優質產品的前提保證;科學的采后處理更是延長鮮切花瓶插壽命、保障產品品質的關鍵所在;產品的包裝方式及材料、儲存和運輸的溫度環境等都對鮮切花內在品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本文根據鮮切花種植生產及采后處理各流程的特點,結合對云南等地的大型鮮切花生產基地實地調研的基礎,從品種選擇、種植與培育、采后處理及包裝、儲存和運輸四個流程全面分析,建立了共28個鮮切花內在品質影響因素,具體如表1所示。
三、基于DEMATEL的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體系構建
(一)DEMATEL方法的分析過程
本文運用DEMATEL方法,專家利用經驗和知識分析判斷鮮切花內在品質各影響因素間的邏輯關系和直接影響矩陣,計算得到每個影響因素的原因度和中心度,確定因素間的影響關系和在系統中的重要程度。其步驟如下:
1. 構建各影響因素之間的直接影響矩陣M。
式中,mij表示因素i對因素j的直接影響程度。由于不考慮因素自身的影響,當i=j時,mij=0;mij=0,1,2,3,4,分別代表因素間無影響和影響程度弱、一般、較強、很強。
2. 歸一化原始關系矩陣,得到規范直接影響矩陣N。
3. 計算得綜合影響矩陣T。
式中,I為單位矩陣。
4. 計算各因素的影響度Di、被影響度Ci、中心度Mi與原因度Ri。
式中,Di表示i因素對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Ci表示i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根據Di和Ci可判斷系統中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Mi表示i因素在系統中的位置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中心度越大,該因素的重要程度越高。Ri>0,表明i因素對其他因素影響大,稱原因因素;反之,Ri<0,稱為結果因素。
(二)數據的獲取與處理
通過向鮮切花領域的16名專家發放調查問卷,對鮮切花內在品質影響因素間的直接影響關系進行評分,并按平均法處理專家評判的結果得到直接影響矩陣M,經過式(1)~式(7)的計算得到綜合影響矩陣T、各影響因素的中心度Mi及原因度Ri,如表2所示。
本文將中心度排序前30%的影響因素界定為關鍵影響因素,由表2可知中心度排序前30%的9個關鍵影響因素及其控制要求分別為表3所示。總體來看,內在認證體系首先要求種植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計劃,做好鮮切花產品的種植培育工作;其次,種植者還應根據顧客的質量需求選擇優質種苗、種球或根莖;最后,種植者在采后處理過程中要使用保鮮液保存切花、及時噴灑安定劑等工作,并采用全過程的冷鏈儲存及運輸系統,以全面保障鮮切花產品的內在品質。
對各流程的影響度、中心度和原因度求和得到各流程所對應的總體指標,具體見表4。由此可知,種植培育流程對鮮切花內在品質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分別是采后處理過程和品種選擇過程,產品包裝、儲存及運輸流程的影響程度最小。品種選擇流程的原因度大于零,說明品種是生產優質鮮切花產品的基礎與關鍵,認證應規范種植農戶與企業的種苗選取,杜絕生產者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種植培育、采后處理流程的中心度分別位列一、二,這表明要構建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體系,應重點關注種植培育及采后處理流程相關操作,種植農戶和企業關鍵要制定合理的栽培計劃并做好相關溫濕度、光照等調節控制,保障產品培育環境的科學衛生。
四、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體系推行的對策建議
(一)提升市場對認證產品的認可度
產品認證制度是質量信用和提升的有效手段,政府及行業協會要加大對產品認證的宣傳與推廣力度,培養鮮切花種植農戶和生產企業的認證意識,提高參與產品內在質量認證的積極性。同時,要讓消費者了解產品認證是產品質量信用的保證機制,獲證產品具有更優的內在品質與更高的觀賞價值。一是營造市場的“優質優價”氛圍,擴大認證產品的溢價空間,使更多的鮮切花生產商主動參與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二是可以推出各類優惠政策鼓勵與引導消費者選購獲認證產品,引導更多的花農和花企對標對表生產優質鮮切花產品,提升自身產品的價值與銷量。
(二)扶持鮮切花第三方認證機構的發展
認證體系的推行與實施必須要依靠第三方認證機構,而認證機構在實施認證與監督職責時必定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首先,政府可成立專項的扶持發展基金,對第三方認證機構提供資金及技術上的支持與幫助,建立專業的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人才隊伍,助力鮮切花行業的提質行動,增強鮮切花產品的競爭力。其次,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第三方認證機構開展認證工作的監督及管理,各類檢驗檢測機構要秉承公平、公正、科學的工作準則,建立健全自律的工作機制,提高監管人員的素質,保障對鮮切花的檢驗檢測工作及鮮切花認證的監管工作落實到位。
(三)積極推動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的國際互認
當前,我國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的開展仍處于初期階段,而國外的花卉認證體系已經基本成熟并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在認證體系的制定和推行過程中,要加強與國際通行花卉認證體系的交流合作,吸納國外的先進經驗,同時還要根據我國鮮切花行業業態,及時調整認證的內容以適應市場的需求變化。此外,還可以積極推動與國外認證體系的互認,提升我國鮮切花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四)建立鮮切花內在品質認證生產示范區
在我國云南等地的大型鮮切花生產基地建立內在品質認證生產示范區,充分發揮鮮切花獲認證企業的帶動效應。可以在示范區內定期舉辦高品質產品種植培育、采后處理等流程的參觀學習,開展種植培育技術、內在品質認證體系等培訓課程,還可以通過銷量與收益引導小農戶主動學習,提升小型花農花企的質量意識,帶動全行業的發展。此外,政府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還要定期對示范區內獲證企業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內在品質認證生產示范區的先進性。
參考文獻:
[1]斗南花卉市場2021年上半年鮮切花交易量31億枝[EB/OL].[2021-07-26].https://new.qq.com/rain/a/2021072-
6A02J1T00.
[2]王雁,吳丹.花卉認證對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的影響[J].林業科學研究,2007(06):763-767.
[3]陳耀華.中國花卉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解決途徑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7.
[4]Milco R.The European Market for Fair and Sustainable Flowers and Plants[J]. Trade and Development Agency-Belgium Trade Cooperation(BTC),2010.
[5]張寶鑫 ,張啟翔.多途徑健全、完善花卉產品質量標準體系[J].中國花卉園藝,2004(07):18-19.
[6]張璇,陸文明.中國花卉認證發展現狀及建議[J].世界林業研究,2021,34(02):68-73.
[7]李玲,王小娥.基于DEMATEL方法的農業綠色化轉型影響因素分析——以福建省為例[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02):50-56.
[8]許成磊,王鼎,段萬春.創業團隊簇協同復雜性及關鍵界面識別[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05):148-155.
[9]徐明.我國木質結構材產品認證體系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8.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省院省校合作項目“邊疆欠發達地區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對策研究”(課題編號KKDA202008001);云南省社科聯創新團隊項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云南特色農產品流通模式創新的驅動因素與管理策略研究”(課題編號:KKPT201808019)。
(作者單位: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繆彬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