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曄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廣州 510641)
鋼琴是當前所有樂器中除管風琴外音域最為寬廣的樂器,能夠滿足不同的聲樂作品所需要的音域。聲樂作品中所需要呈現的不論是最高音,還是最低音,都能在鋼琴中找到相應的位置進行演奏,寬廣的音域為鋼琴帶來了其他樂器不可比擬的優勢。
樂器的分類有許多,其中應用較多的管樂器在演奏中幾乎是無法進行和聲演奏的,而弦樂器盡管比管樂器的自由性更大,但在演奏中最多也只能同時演奏出兩個音,在演奏中的靈活性較低。而鋼琴屬于指彈樂器,在演奏的過程中可以同時演奏幾個甚至多達十幾個音,因此,其和聲性是所有樂器中最強的,其最終呈現出的和聲效果也是最好的,更加適合為聲樂作品伴奏。
鋼琴具有十分豐富的多變性,它對演奏中出現的所有音色都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它會隨著演奏中出現的各種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形式,扮演好各種不同的角色。在歌劇類作品中可演奏出與樂隊相媲美的音色及效果,在其他聲樂作品的演奏中也可以根據作品的主體來調整和平衡音樂的強度和音色,達到效果的統一,作為聲樂作品的伴奏當之無愧。
不同于鋼琴獨奏,鋼琴伴奏是為聲樂作品服務,扮演著多重角色的存在。雖然在舞臺上,鋼琴伴奏經常會被觀眾忽視,但鋼琴伴奏是聲樂作品得到完美演繹的重要前提,鋼琴伴奏始終是聲樂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人聲演唱在聲樂作品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聲樂作品本身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等特點。聲樂作品的類型包括但不限于抒情類、進行曲類、歌舞風格類,這些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都有著特有的表現形式。若是想在同類型的聲樂作品中脫穎而出,便需要豐富其表現形式。鋼琴伴奏的加入能夠豐富聲樂作品的表現形式,讓聲樂作品的呈現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具有層次感,從而加深聽眾對作品的印象。
聲樂作品的整體風格受一定的音樂節奏影響,在實際呈現中,伴奏樂器的選擇至關重要。一首聲樂作品可能存在多種節奏類型,需要多個伴奏樂器的協調配合,對于演唱者來說,若是沒有一個主要的伴奏節奏,那么對歌曲的掌握可能也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而鋼琴可以為演唱者對整體音樂節奏的把握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鋼琴本身音色分明,音域寬廣,是除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幾乎適用于一切聲樂作品的音樂節奏。不論是快節奏還是慢節奏,抑或是快慢節奏交融的聲樂作品,鋼琴伴奏都能發揮其良好的適應性,為演唱者演繹聲樂作品提供幫助。
鋼琴伴奏在大部分情況下,即便是獨立使用,也充滿著非常強大的表現力與情緒張力。在聲樂作品中能夠在發揮自身表現力的同時幫助演唱者傳達作品中的情緒,而且還能快速、便捷地渲染出情緒的變化,使聲樂作品的藝術表達更加豐富,并有效烘托出聲樂作品的中心主旨。
鋼琴伴奏在演奏時總是需要根據作品的旋律來進行調整,將自身的旋律結構進行重組,以此達到深化作品意境質感、渲染作品情緒、強調作品性格變化的目的。而且鋼琴伴奏還能配合聲樂作品本身的內涵,通過對背景的渲染,加強作品中情感的沖突,從而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并提升刻畫作品意境的效果。在不少聲樂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鋼琴伴奏有時候作為獨立的和弦,能夠同步表現出作品中的情緒變化,這種形式下,聲樂作品中的意境將得到最大程度地刻畫。
無論是在哪種藝術作品中,其思想表達都是重中之重。而聲樂作品中的思想表達則可以借由鋼琴伴奏傳達出來。通過鋼琴伴奏對作品中心思想的傳達,能夠進一步增強鋼琴伴奏與作品之間的連接性。
在聲樂作品的實際演唱中,鋼琴伴奏能夠幫助演唱者激發自身的演唱水平,發揮自己的嗓音優勢,提升自己的演唱自信。而且鋼琴伴奏本身就與聲樂作品有較高的契合度,能夠為演唱增添色彩,烘托演唱氣氛,通過演唱者與伴奏者的互動,能夠實現聲樂表演的和諧發展。
鋼琴伴奏是角色十分復雜的音樂表現形式,在實際應用中通常都需要表現出鋼琴伴奏的復合型功能,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中始終都是為作品錦上添花的存在,有許多作品本身不具有豐富的情感與層次,這種時候便需要鋼琴伴奏來對作品進行補充,讓其呈現得更加完整。
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中首先起到的是襯托作用。鋼琴伴奏的襯托者角色,意味著鋼琴伴奏是為聲樂作品服務的,在表演時始終要以演唱者為中心,為聲樂作品的呈現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鋼琴伴奏者不僅要擁有扎實的彈奏技巧,還要擁有豐富的情感,能夠深刻領悟歌曲中的感情,再將這一感情投入伴奏中,為整部作品增添色彩。但是,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中雖然是擔當襯托的角色,但鋼琴伴奏者與演唱者在聲樂作品的演繹中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他們在聲樂作品中各司其職,共同塑造聲樂作品的完美形象。
1.作品準備階段的合作
在準備階段,鋼琴伴奏者與演唱者需要先進行深入溝通,就作品的內涵、情感展開探討,在奠定了情感基調之后,進而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確定作品的整體風格。這一過程需要鋼琴伴奏者與演唱者的合作,二者缺一不可。伴奏者在這一過程要深入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并且積極練習伴奏技術,主要是對前奏、間奏、尾聲的處理。
2.作品配合階段的合作
經過了準備階段,便來到了伴奏者與演唱者的配合階段。在這一階段,伴奏者與演唱者需要就聲樂作品的呼吸、情感、表演等方面的不同進行探討,力求創作出一個最適合聲樂作品的演繹方式,將演唱與伴奏相融合。由于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所以,這一階段主要是演唱者與伴奏者進行磨合。因此,這一階段也可以稱為對作品的二次創作階段。二者對各自在作品理解上的分歧進行梳理,進行友好地討論,有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后,伴奏者便可將之前練習的前奏、間奏、尾聲與演唱者進行一個初步的配合,來確定伴奏的大致走向是否能烘托作品中的情感,呈現作品的意境,經過反復多次的磨合,最終選擇一個最具有音樂表現力的演出方案。
3.作品演出階段的合作
演出階段是整個階段中最為重要的階段,之前所有的準備、磨合工作都是為了最后的演出。在演出時,鋼琴伴奏的前奏是吸引觀眾的主要因素,因為前奏能夠引起觀眾的注意力,使觀眾迅速進入觀看演出的狀態。在彈奏間奏時,鋼琴伴奏既要適當勾起觀眾的情緒,又要將歌曲前后的音樂情緒進行緊密銜接。演唱者在間奏部分通常會有一段停頓,鋼琴伴奏在這時就要擔當起銜接音樂情緒的重任,要延續觀眾的情緒,激起觀眾的共鳴,并為之后的高潮做好鋪墊。尾聲則是伴奏者隨著演唱者情緒的爆發將整首作品推向最高潮的最后階段。伴奏者在整個演出階段都要隨著作品的情緒以及演唱者的音量變化而進行變化,觀察演唱者的狀態,靈活地調整伴奏的節奏。伴奏者只有始終與演唱者進行完美的配合,才能呈現出最完美的作品。
作為伴奏者,首先應從全局來對作品進行把握,根據作品的風格為自己的演奏定下一個基調,保證對作品情感與意蘊的傳達。要想深度把握作品的風格,首先,需要了解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歷史背景。不同的歷史背景會催生出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通過對歷史背景的把握,達到對聲樂作品深入了解的目的;其次,在考慮作品產生的歷史背景后還要考慮到當前的時代變化,隨著社會生活條件的改變,大眾對于聲樂作品的審美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聲樂作品需要符合當下大眾的審美需求,那么伴奏者就應該在最終原作的基礎上,對聲樂作品的整體演繹進行把握,在清晰地營造伴奏效果的同時,引導演唱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聲樂作品,達到最終完美的演繹效果。
在聲樂作品的演繹中,鋼琴伴奏始終要與演唱者進行呼吸與情感的配合。音樂是充滿生命力的,在演奏中需要有呼吸的節奏。伴奏者與演唱者要始終處于同一種呼吸節奏,在呈現作品時,要對對方有充分了解,才能使作品流暢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無論是歌曲的前奏、間奏還是尾聲,伴奏者都要做到與演唱者同呼吸,控制好自己的力度與節奏,切忌一味演奏而不顧演唱者的情況發生。伴奏者要提前熟悉演唱者的氣息運用,在樂譜上做好標記,和演唱者一起尋找伴奏的規律,為呈現完美的演奏效果而努力。
聲樂作品中的鋼琴伴奏需要按照演唱者的音色來進行調整,避免出現伴奏與人聲不協調的情況。無論伴奏的音調是高于人聲還是低于人聲,最終都會使整個作品變得十分不協調。所以,鋼琴伴奏的聲音要隨著演唱者的音色進行適當調整,做到既不喧賓奪主,又能錦上添花。
伴奏者在日常練習中需要注意對琴鍵的控制力度,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對伴奏力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抒情風格的作品,觀眾更想聽到的是舒緩的伴奏,那么伴奏者就要適當減輕自己的力度,輕柔地進行演奏。而針對進行曲風格的作品,伴奏者必須變換風格,加重彈琴的力度,讓觀眾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到作品中激昂的情緒。伴奏者力度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聲樂作品整體給人的情緒體驗,所以伴奏者要根據作品的風格來調整自己的力度。
鋼琴伴奏始終都是為整個聲樂作品、整個舞臺服務的,不能像鋼琴獨奏一樣過度表現,從而喧賓奪主,致使舞臺表演失衡。盡管聲樂作品中的前奏與間奏都屬于鋼琴伴奏的獨立表現階段,但這兩個階段是演唱者調整呼吸、醞釀情緒的過渡階段,因此,伴奏者仍要在適度的基礎上進行表演,避免出現讓觀眾覺得主次不分的情況。不過,伴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前奏和間奏中加入一些表演技巧,但加入表演技巧的過程始終要以襯托聲樂作品為主,因為過度炫技會讓觀眾覺得反感且影響演唱者的發揮。
鋼琴伴奏在烘托聲樂作品的整體氛圍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鋼琴伴奏者若想要營造一個合適的氛圍,首先要抓住聲樂作品中的情感基調,并將其融入聲樂作品中。伴奏者的個人感情與聲樂作品的充分融合是營造聲樂作品氛圍感的重要前提條件。有一些聲樂作品的現場演繹中可能會用到其他樂器,那么伴奏者這時候也要注意與其他伴奏樂器的配合,充分營造出符合聲樂作品內涵的環境與氛圍。并且,鋼琴伴奏不僅能在音樂上營造氛圍,還可以在現場演出時,通過對鋼琴外觀進行裝飾,來營造一種較為真實的氛圍感。
鋼琴伴奏者綜合實力的高低影響著聲樂作品最終呈現效果的好壞。只有鋼琴伴奏者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伴奏對聲樂作品的整體幫助才會更大,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中的輔助價值也會得到提升,對于作品整體藝術性的提高也能發揮出積極的影響。所以,伴奏者日常要多加訓練,不論是樂理知識,還是彈奏訓練,伴奏者都要給自己設置相應的目標,制定明確的訓練計劃。只有日復一日地訓練,才能掌握作品的彈奏技巧,為作品的最終呈現、為后期的完美表演奠定堅實的基礎,使鋼琴伴奏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鋼琴是深受當代人喜歡的樂器,不論是在獨奏中,還是在重奏中,都是十分閃耀的存在。鋼琴伴奏是一門獨特的、綜合的藝術,它在表達聲樂作品內涵上擁有與演唱者同樣重要的作用。鋼琴伴奏不單單是一種音樂背景,還是聲樂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演唱者與伴奏者的共同努力是聲樂作品能夠得到聽眾喜愛、喚起聽眾共鳴的重要前提條件。
鋼琴伴奏者除了需要有扎實的演奏技巧、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能夠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共鳴能力之外,還需要對自己在聲樂作品中的角色擔當進行把握,明白自己在聲樂作品中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伴奏者,領悟伴奏藝術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