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梅 史嘉蕊 汪 偉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文創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簡稱,是由發達國家于20 世紀90 年代最先提出的概念,而后在全球化進程中逐步拓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主要在于對知識及文化進行研究從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部分西方國家先一步完成了工業化,將重工業等產業的發展地選在了發展中國家,進行了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轉移,文創產業開始加速發展。另一方面,城市迫切想要完成經濟轉型,也開始重視發展文化產業。
文創產品即文化創意產品。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繁榮,以及市場多元化需求的出現,文創產品應運而生。我國在文創產品設計方面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支撐。利用文創產品將文化與時代潮流相結合,將古與今相聯系。首先文創產品立足于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發揮重要的作用。傳統文化與未來創新,看似對立的兩個詞,在文創產品中完美體現。沒有創意的文化產品是仿古,沒有文化的創意產品缺乏內涵,都不能稱為文創產品。文創產品應該是運用符號意義、人文精神、美學特征等方法對文化進行解讀,并結合產品本身從中找到設計點,在傳統與創新中找到平衡點,最終將其重構,通過現代手段生動演繹傳統文化,如故宮文創所推出的書簽、馬克杯、冰箱貼等產品,跨界與珠寶品牌合作,這樣的形式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傳承的同時通過現代手段還將傳統文化的概念意義深化,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其次文創產品的暢銷還推動了中國文化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文創產品在旅游地進行銷售,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通過文創的經濟收入促進旅游地區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文創品牌現今通過互聯網等現代手段進行線上銷售,文創商店入駐各大電商平臺,文創的線上銷售拉近了顧客與文化的距離,文創產品不再是少數受眾的專屬,搭上了電商快車的同時擴大了消費群體。同時文創產品與旅游業發展息息相關,文創產品的繁榮還提升了旅游業的品質,游客已經不再停留在追求美好的視覺體驗階段,而是提升到追求精神的滿足階段,文創產品豐富了旅游體驗的形式,帶給了游客美好的精神享受,傳播傳統文化,旅游的意義也從享受美景美食上升到了感受發揚傳統文化,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了游客的參與感體驗感,大大提高了旅游業的品質。最后,中國的文創產品遠銷各國,也是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寶貴機會,它可以使得世界各國更加了解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文化魅力,加強文化交流,打造中國文化形象,加強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文創產業的發展核心是人的創造能力,新媒體行業的興起是文創產業發展的最好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也為文化創意產業跨地區融合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機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經濟與文化雙向戰略有機結合的重要載體,能夠在此過程中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跨地區發展融合及“走出去”,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互惠共贏。
現如今,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1.商業化嚴重,這使得人們不能正確了解認識到我國優秀的文化;2.文創產品的質量略有參差,缺少科學規劃,文創產品更需要創作者的用心與精心設計,成為文化傳播的承載者;3.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創產業起步略晚,并且還未能形成完整的流水線產業鏈;4.文化侵權問題,仍有不少小工作室模仿抄襲產品設計,生產低質量產品;5.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較為粗糙簡單,缺乏一定的實用性和生活化;6.沒能更好地與地方文化結合起來,開發地方特色產品。
盡管我國文創產業稍顯不足,但其前景良好,并且正在快速發展當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護國家文化基因、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其價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興國縣是江西省贛州市下轄縣,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興國縣有著豐富燦爛的非遺文化,興國山歌、端戲、篆刻、提線木偶和興國三僚堪輿文化。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興國的篆刻和端戲。
興國端戲匯聚了多種文化,集民間文學、木偶表演、戲劇曲藝、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于一體,表演形式極富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民俗文化價值。興國篆刻是興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有著不容忽視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興國篆刻前期發展主要為刻版印刷,在發展歷程中不斷演變,后其才更多地表現為藝術品或是更具實用性。興國篆刻與端戲特點突出,有著明顯的風格傾向,別具一格,有高吸引力,適合以篆刻和端戲為中心進行興國縣文創產品創新開發。
可選擇與高校美院和藝術工作室合作,進行興國文創產品開發。主要產品為:以端戲木偶為基礎開發掛件、擺件、郵票等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以篆刻為基礎開發印章套盒、文具印章禮盒與印章盲盒等;還可開發明信片、冰箱貼、書簽等作為旅游紀念品。
文創產品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類:
1.詩詞篆刻
興國縣是中國蘇區模范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也是紅軍第三次、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該縣工作和戰斗過。中華蘇維埃時期,毛澤東曾稱贊興國人民創造了“第一等工作”,并親筆書寫“模范興國”的獎旗授予興國縣。將毛澤東主席的詩詞或題字及朱德、周恩來等偉人語錄這些元素用在印章篆刻中,既作為了紅色文化紀念品,又能增加對開國領袖的認識和了解。
2.建筑刻畫
瀲江書院以及將軍紀念館、蘇區干部好作風陳列館、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歷史紀念館、毛主席作長岡鄉調查陳列館等是興國縣紅色歷史印跡的見證處。這些建筑都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利用其建筑風貌進行產品加工,從而形成有紀念意義的文創產品。
3.紅色故事
興國縣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蘇區模范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是蘇區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的重要發源地,興國縣流傳有《十送紅軍》《馬前托孤》《將軍故事》等興國山歌和革命故事,可以將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形象或場景作為文創產品的主要內容。
4.民間故事
興國魚絲又稱與你相思,是興國縣別具特色的傳統小吃,屬于客家菜。傳說興國縣一位船工娶了聰明漂亮的妻子,但他出門在外,常不歸家。他的妻子害怕丈夫一心留戀外面的繁華世界,于是將自己的心意凝于飯菜中,帶給丈夫。她仿效制粉干的方法,將魚肉細膩搗碎,與薯粉混合,精心制成魚肉粉絲,并給他取名為“與你相思”。她將飯菜做好帶給丈夫路上食用,這樣當丈夫吃到魚絲的時候,就會想起家里等待的妻子,所以總是按時回家與妻子歡聚,決不留連在外。除了“魚絲”的故事,興國縣還流傳著其他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也是興國縣歷史、民俗文化的承載。
5.彩繪木偶
興國端戲,木偶戲的一種演出方式,是流傳在興國樟木、東村、長岡等瀲水東河兩岸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傳統戲曲。關于端戲的起源也有幾種不一樣的說法。傳說漢高祖劉邦被困平城,軍師陳平出謀劃策,做了許多木偶美女,在城內唱戲,并借此得以脫身。劉邦登基后,感念木偶有恩,將木偶作為國寶珍藏在御庫中。另一種說法則是宮廷夜宴間要表演節目,其中一位伙頭軍倉促間只能一人上臺,于是他拿著木偶,一人飾演生旦凈末丑五角。眾人深感震驚,此次表演十分成功。可見,端戲木偶角色多樣,不受局限。這些木偶儀態妖嬈,身姿綽約,制作精細美麗,不妨仿制并將其縮小版作為興國端戲的紀念品。
1.如何吸引高校美院或工作室并與其達成合作事宜,達成怎樣的合作共識,且在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如何創新研發且不失文化底蘊。
2.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擴大文創產品的知名度,建立文創產品品牌。
3.興國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小,無法吸引游客;成本較高,銷售價格偏高。
4.文創產品的開發要考慮諸多方面,興國縣還未有文創產品的誕生,可能面臨不被當地景區所支持或不被游客所接受的問題。
1.優勢:目前面臨的市場現狀是文創產品發展繁榮,勢態良好,如最知名的故宮系列文創產品。興國縣的文創產品與其他文創產品沒有沖突,都是對當地文化特色的呈現。興國端戲與興國篆刻都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本次項目開發的主要創作依據和主體創作內容,特色鮮明,對游客吸引力強。
2.劣勢:興國縣旅游文化資源豐富,但知名度不高,文創產品在打開市場方面存在劣勢。目前市場文創產品的種類和形式雖然繁多,但形式上大都有同質化傾向,興國文創產品需要更具特色,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
開發文創產品時必須要確定統一logo,不同內容可作為不同系列進行開發。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開設淘寶店,進行文創產品的銷售。在興國縣當地,可在客家文化開發的基礎上設立藝術品工作室或手工定制工作室,讓游客自己參與、設計并制作心儀的產品。主打興國獨具特色的篆刻和端戲木偶,提升產品獨特性借以提高競爭力。同時以冰箱貼、明信片等為輔,使產品價格有高有低,調整營銷策略,滿足不同消費需求,迎合不同消費群體。
建立公眾號進行文創產品的宣傳。文創產品的開發都是基于興國縣當地的文化背景,每一個產品都有其內涵及意義。在進行宣傳時,可以附上故事影片或圖片,在對產品背后故事講述的同時,也宣傳了興國縣當地文化。對于興國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興國篆刻和興國端戲,在制作這兩方面的印章、縮小型木偶等的同時,可以把制作過程錄制下來,剪輯成視頻上傳到公眾號平臺,這也是對興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
應將文創產品與傳統文化及創新理念相契合,成功研發特色文創。興國文創產品的開發,可以打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品牌,樹立興國旅游形象,幫助提高興國縣旅游知名度,增加客流量,擴大消費市場。在此基礎上向更多的人宣傳興國縣紅色文化、客家文化、非遺文化等。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將興國文化融入每一件作品中,發揚興國文化。文化產品的線上線下同時售賣,既能對興國縣進行多方面宣傳,同時也促進了興國文化旅游的二次消費,推動當地旅游發展,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發展。而所得收入又可以為文創產品進一步開發做準備,形成良性的經濟循環,使文創產品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