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希 曾 南 劉世云 胡 媛 黃耀輝 丁廷孝
(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成都 611137)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立了黨代表工作室。黨代表工作室的成立說明黨代表的工作不是臨時性、一次性、短期性的工作,而是要長期行使黨代表的職責、義務和權力,嚴格根據黨章及黨規來執行,這也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2019年4月,經學校黨委批準,由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牽頭成立了以黨的十九大代表曾南教授為負責人的黨代表工作室(藥學院208辦公室),該工作室被確定為校級黨代表試點工作室。三年多以來,為了保障從嚴治黨能夠真正執行到位,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在黨代表任期制上做出了改進和完善,并探索了黨代表工作室發揮功能的有效途徑,成果斐然。
將人民群眾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是我黨在政治上的最大優勢,而筑牢這種優勢的基礎工程就是強化高校黨員群眾聯系。當下,無論是職業規劃發展,還是福利待遇、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高校師生都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構建高校黨代表工作室,深入落實黨代表任期內的職責,可以促使黨代表獲得良好的群眾基礎,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師生群之中。另外,構建高校黨代表工作室還可以對其最為關心的一些現實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和剖析,對師生們所提的各類意見及建議進行收集和整理,進而保證問題的徹底解決。黨代表工作室如同一座橋梁,一端是高校黨委,另一端則是廣大師生,其傳達溝通的作用促進了二者的緊密聯系。
黨的明顯特征之一就是對民主的高度重視,而民主的貫徹執行在現階段還離不開監督,這恰恰是高校黨代表工作室的功能之一。應將其充分發揮出來,使監督領域逐步擴大,并保障監督責任一一執行;加強對高校黨委履職能力的改進和提升,可以作為干部考核和選拔時的一個重要參考面,使管黨治黨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減少和消除評價的“壟斷”現象,使民主真正在高校黨代表及黨員師生中實現,使他們擁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黨行使權利主要通過黨代會完成,后者是最高機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普遍實行校長負責制,并受黨委領導,定期舉行黨代表大會。在這段時期前后,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應結合中醫藥專業研究領域和專業知識,給出重要建議和意見,以配合黨委決策部署能夠順利落地執行。同時,研究和探討高校遠景規劃問題,對于高校集體領導意識的強化非常有利,也有利于兼收并蓄各方的寶貴意見和經驗。對師生員工的開創精神予以鼓勵,可以使高校黨委決策的民主、專業和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
黨代表工作室是黨代會常任制的重要載體,黨代表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就是完成黨代會布置的相應任務,處理黨代會的各項事務發展。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中共中央就開始進行了黨代會常任制的相應試點,先在我國的某些縣市進行試點工作,然后向全國各地不斷地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了進一步擴大試點的決議,希望能夠將黨代會常任制進一步擴大,并且提出了黨代表工作室的概念。黨的十七大認為,黨代表工作室是黨代表履行平臺創新和深化黨代會常任制載體創新的關鍵步驟,它為黨代會工作提供了一個更加符合現實的工作環境,實現了黨代會由“制度”向“人”的轉變。黨代表工作室讓黨代表有了更多履行職責的空間,將各項黨代表工作落到實處,能夠更快地推進黨內的各項工作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進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立黨代表工作室,有利于讓高校的管理變得更加的科學合理,提高院校內的黨建科學化水平。高校黨代表工作室是學校與政府結合的產物,能夠讓院校內的學生更早地體驗政府機關黨員的工作性質,具有黨文化教育的意義,應當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新課題和新方向。
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的工作現狀仍然處于被動接受采訪和簡易走訪的階段,黨代表工作室在工作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我們應該針對當前的運行現狀進行反思,才能夠改善黨代表工作室的工作現狀,真正發揮出黨代表工作室的工作職能。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是黨代會常任制的一個深化創新,是一種在高校內推進黨內民主建設的一條新途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黨代表工作室建設時期較短,仍然處在完善和發展的階段,某些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導致了黨代表工作室的活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效。當前,部分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仍然在模仿政府部門的工作活動。這些工作活動大部分都是被動地接受一些采訪和針對學校的某些活動進行簡易走訪,這些活動的形式仍然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也與當前的青年大學生沒有多大的關系。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的職能也沒有完全地發揮出來。
高校建設黨代表工作室仍在處于一個運行模式的轉變時期,這個時期要求我們不斷地促進協同合力,擴大協同格局,才能從根本上加強黨代表工作室的執行能力。高校黨代表工作室處于一個開放的狀態,應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將其建設成高效的育人平臺。從組織上,院系黨代表工作室應該積極地與上級黨代表工作室進行溝通,實現縱向協同格局,在一定范圍內展現出輻射作用。高校在建設黨代表工作室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地與外界取得聯系,進行工作方面上的溝通,構建出政府、高校、企業、社會都能夠參與的橫向協同機制。在“雙一流”背景下,黨代表工作運行模式的轉變有利于發揮出其橋梁樞紐的作用。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的運行模式正朝著立體化工作體系發展,這也應該是其他高校黨代表工作室應遵循的運行模式。
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建設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以師生為中心,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服務并予以足夠的關懷。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來達到該目的,如了解黨史、黨情,民意調查或爭創先鋒等。黨代表、黨員干部及黨員志愿者是黨代表工作室的主力成員,各自肩負的職責分別為:①曾南教授擔任黨代表工作室總負責人,對整個黨代表工作室的未來走向和布局負責;②藥學院學生科輔導員起上傳下達、信息中轉的作用,同時協調各種關系;③志愿服務由藥學院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負責。
一是常態化開展“黨代表接待日”活動。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曾南教授黨代表工作室制訂了輪值安排計劃,確定每月第一周周二下午為“黨代表接待日”,聽取意見、解疑釋惑,協調解決黨員師生提出的問題。創新開展藥學院黨委領導干部“組團”入駐工作室,即由學院黨委領導聯合支部書記、黨員志愿者到黨代表工作室開展活動,讓黨代表工作室真正成為聯系黨員和廣大師生的紐帶。
二是建立多種形式的黨代表工作室聯系服務黨員師生機制。結合支部聯建、走訪慰問、巡視等活動,傾聽黨員師生的心聲,以及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情況,對師生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答疑解難;聽取黨員師生對代表履職的意見建議,對黨員師生權益維護情況進行巡視檢查,使師生形成對黨的向心力,愿意和黨分享自己的意見、建議及困難等;構建藥學院黨委—黨代表—黨員師生聯系工作制度,通過現場幫扶,讓黨的聲音在基層入腦入心,讓各項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對師生反映的問題進行分類分級梳理,形成黨代表協調、學院相關職能部門、系(所)、中心聯動的工作格局,對能夠辦理的事項立即簽辦,不能辦理的做好政策說明,暢通服務師生的“最后一公里”,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以解決“雙一流”中藥學學科建設中仍存在的弱項短板為導向,以課堂教學創新、科研項目申報、學術論文發表、學生活動開展等方面為重點,開展黨代表專題調研活動。成立以學院黨委、黨代表為組長的調研工作小組,采取調查、聽取黨支部工作匯報、召開座談會、調閱有關文件和會議記錄資料等方式開展調研活動,突出問題分析和工作建議,制定切實可行的提升舉措,為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奠定基礎,為學院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和借鑒。
黨的歷史、黨的各會議精神、黨的思想及國家政策可以通過宣講及專題講座的形式來達到深入師生意識的目的,培養師生的“愛國、愛黨”情懷。
2017年,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曾南教授參加完黨的十九大,在返校后第一時間便向學校師生傳達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武侯區玉林街道舉辦的“天府講堂”宣講十九大精神,同時為學校師生、溫江區天府街道黨工委做了《一個基層黨代表眼中的十九大》專題報告。2019年,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成立曾南教授黨代表工作室并立項校級黨建課題一項。2021年10月,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學習教育為契機,曾南教授在藥學院的黨務干部培訓會上做了《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立足本職教書育人》專題報告。
在信息時代,媒體宣傳推廣功能顯著,能對人產生指引、激勵、教育、鞭策的效果。黨代表的宣傳工作可以充分借助新媒體,以其為中介,搭建平臺,實時發布工作狀況和工作經驗總結。這對黨代表工作室影響力的提升及影響范圍的擴大大有裨益,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借助平臺及師生的宣傳得以普及推廣,同時也有利于師生踐行和一一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代表工作室自創建之日起,先后由《人民日報》、《中國中醫藥報》、鳳凰網、《四川日報》、川觀新聞、成都全搜索等多家媒體對曾南教授傳達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教書育人的事跡進行宣傳。每一次宣傳報道,黨代表工作室均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師生推送,充分發揮輿論導向的引領作用。
應積極創新、大膽探索,創設線上黨代表工作室,促進黨代表工作走向普及;將師生直通車專欄開通起來,對互聯網優勢最大化利用,加強黨代表與黨員師生的聯系,提升各類型咨詢事件回復率,對各類現實問題盡可能地解決到位。網絡黨代表工作室分為多個板塊,如介紹黨代表個人特色、工作室性質描繪、黨情現狀、黨代表的反饋等。公開工作相關信息,可以實現與黨代表的實時溝通,以便于意見、建議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網絡黨代表工作室的聯絡員往往由有經驗、助人為樂的黨員擔任,另外還有補充力量,如師生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團員等生力軍,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志愿服務隊,服務于網絡黨代表工作室。
黨代表作為最好的媒介,有利于黨和群眾的互相通達,是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關鍵陣地,能最大化地促進黨代表良好盡職。高校黨建、思政課及科研等的探索和發展離不開黨代表工作室的創建,這是適應新環境、新形勢的結果。黨代表以工作室為平臺,不僅可以提升履職能力與服務能力,還可以在諸多實踐活動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如課程、科研、心理及服務育人等方面。各高校在基本實現人才的品德培養目標之后,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創建高校黨代表工作室,這是黨建的一項關鍵工作。
盡管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曾南教授黨代表工作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經驗也逐步豐富,然而黨代表工作室的建設和實際工作的開展還有待進一步的成熟和完善。堅持探索怎樣打造一個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黨代表工作室,使其良好運轉起來,形成相應的運行機制,并且始終以人為中心,注重人的品德培養,必將成為高等中醫藥院校黨建及思政工作中值得高度重視和研究的內容。今后,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會逐步優化和完善曾南教授黨代表工作室,促進課程思政的進一步變革,同時聯手黨建工作,形成互通互補,促進高等中醫藥院校黨代表工作室密切聯系師生,使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一一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