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爭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漯河 46200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奮斗精神融入并指導了全新的思想理論的形成和完善,主要表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涵蓋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指導。在融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在新的歷史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與中國國情相融相生的過程當中產生出更加符合時代需求和現實特征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此,新時期的改革開放活動的系統化開展,應當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和原則加以深入剖析的基礎之上,以其為指導內核,落實于改革開放的實踐指導當中,不斷推動人民群眾思想意識提升以及社會改革有效開展。
鄧小平立足于中國社會處于歷史轉折的時代視角,沖破“兩個凡是”的束縛,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指導,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鄧小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提出了眾多重要論斷,指引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方向,激發了群眾對于改革開放促發展的信心。鄧小平改革開放思想“摸著石頭過河”,在改革開放實踐當中不斷得以驗證和革新,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思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指導。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遇到了諸多社會公共危機,而都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有效化解。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時42分54秒,正當人們沉睡的時候,河北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頃刻間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化為瓦礫一片。在黨的統一指揮下,唐山積極開展救援活動,并且在后續重振過程當中,黨和政府不斷為其投資,實現了唐山的再次崛起。1998年6月到9月,長江、嫩江、松花江、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閩江都遭遇特大洪水,國家立即出動解放軍戰士前往救援,并且捐款捐物,為當地居民正常生活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非典”在2003春夏之交在全國蔓延,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在黨和政府的統一指揮領導之下,我國人民團結一致戰勝了“非典”。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堅毅負責的態度,筑起攔截公共危機的城墻,維護中國人民生存環境。
毛澤東思想當中所包含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以及社會主義革命理論為我國早期革命事業的開展指明了方向。新中國成立以后,其融入的新的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更是為新中國在經濟等諸多方面的建設和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新形勢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之下,黨領導人民充分挖掘并利用農村自有資源。農村自然環境優越,為此不僅充分利用農村的青山綠水來大力發展農業,同時也催生并發展了旅游產業等新興產業,以自然資源創造經濟財富。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之下,推動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共產黨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之下采取有效舉措激發國民經濟發展活力,凈化市場經濟競爭背景,推動了國民經濟全面健康持續性發展。在保障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著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國民生活提供物質條件保障,提高了生活水平及生活幸福度。
搞好政治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其他各方面協調發展的前提保證。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推進改革開放、譜寫時代新篇章的過程當中,始終十分重視政治建設,以搞好政治建設為其他方面的建設和發展保駕護航。中國共產黨作為政治領導核心帶頭搞好黨內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以遵循黨中央的指揮和領導為核心,在開展黨史黨章教育活動的過程當中深入把握并理解黨中央強調什么、關心什么,維護黨和國家的核心利益。政治建設的核心在于完善黨內建設,在凈化黨員干部群眾、嚴肅黨內工作紀律、嚴格打擊貪污腐敗行為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將政治建設落于實處,破除形式主義。延安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完善政治建設的過程中,黨始終著力從延安精神當中汲取養分,以此為指導滋養黨員干部群眾的內心。在打牢政治建設根基的同時不斷推動政治體系的革新和完善,新時期充分發揮黨員在為人民服務當中的價值,人民當家作主的主旋律得以傳承和弘揚。
文化作為一個地區發展的內在靈魂,在推動改革開放、譜寫我國時代新篇章的過程當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與發展。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以及充沛的文化資源,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中國人民推動改革開放的過程當中,對我國存在的文化資源加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歷史文物作為文化的重要象征,得到了充分重視和保護。我國各地區有著眾多不可移動文物以及館藏文物。相關部門及人員在黨的指導之下著力采取相關措施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秉承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保護了老祖宗留下來的珍貴歷史財富。同時,在推動文化建設的過程當中,不斷創新文化宣傳內容和形式,滿足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1.了解黨的歷史,堅定跟黨走的信念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從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繼續舉行。就是在這條紅船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革命的航船,從這里揚帆起航。紅船孕育了中國共產黨,也孕育了特殊時代影響下中國共產黨所奉行的黨史精神內涵,即在民族危亡之際挺身而出,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奮斗。在了解黨的歷史過程當中,把握黨性思想,深入體會黨的核心地位及領袖精神,堅定跟黨走的信念。
2.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新中國成立以來,指導我國社會建設的思想理論主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思想內涵的形式,對社會建設、國家發展起著全面而深入的指導和影響作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之下,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驗證之下,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根本道路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黨史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國情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優勢,從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理想信念。
3.堅定為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的信念
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開展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活動的過程當中,始終立足于我國實際情況,以分析國情為基礎,將馬克思主義付諸實踐,充分發揮其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尤其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面對著新的基本矛盾問題,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奮進的過程當中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著力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貧困問題依舊存在、民生服務總體水平有待提高等諸多阻礙國家進一步發展的社會問題。在提高我國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同時,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共產主義發展目標。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把握黨性思想,堅定為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的信念。
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次的精神支柱與價值取向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其中,敬業屬于個人層次重要的價值準則。伴隨時代的發展與國內外形勢的日益變化,對于所有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得更加重要與緊迫,這就要求所有勞動者尤其是黨員同志立足自身崗位,踐行敬業精神,做好本職工作,將黨史信念及黨章思想應用到對工作實踐的指導當中。當面對生活工作當中的困難時,能夠以黨史黨章精神內涵為指導,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去戰勝挫折,圓夢未來。
作為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樹立職業道德,明確自身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以及承擔起的社會責任。在開展思想政治學習工作的時候,我們應當自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將科學發展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內涵與自身實際工作相結合,深入群眾,將社會整體利益、群眾利益擺在首位。其中,黨員同志要努力發揮好自己的引領作用,在學習中持續增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與科學文化素養,合理協調黨群關系,走在黨建前沿。
開展好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工作的下一步就是要將其應用于實踐。在開展日常工作活動的過程當中,首先應當對單位工作基本情況及現實需要予以深入調研和分析,在服從實踐的基礎之上,以科學技術理論為指導,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推動單位日常工作活動高效開展,為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礎。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只有青年擁有遠大抱負,將國家民族的未來放在肩上,國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決定國家的發展和未來。當代中國青年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自身,秉持著科學的思想理念實現自我成長。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期望,也是我輩青年努力奮斗的方向。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其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人的本質屬性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并且在一定意義上自然屬性從屬于社會屬性。當代中國青年應當自覺樹立爭當時代新人的意識,在開展思想政治學習活動的過程當中加強自身理想信念,通過鮮活的事例鞭策自身,心中樹立遠大抱負,夢想才能走得更遠,才能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充分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當代中國青年應當將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將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秉承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奮斗的理念,成就自身理想,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思想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在推動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全面發展的過程當中,應當從改革開放思想當中汲取養分,深入領略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以及改革開放的重要規劃,從而立足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需求,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進一步提高我國改革開放以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效率和水平。相信在改革開放思想精神內涵的指導之下,在我國國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建設水平和效率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在增加國家整體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每一位國民的生活質量,在增強我國國家實力的同時提高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