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 450046)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工作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度重視,在黨的百年堅強領導下,從革命戰爭年代到新中國成立,從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每一代青年在面臨國家爭取獨立、贏得發展的關鍵節點上都能奮勇向前、義無反顧,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出當今中國繁榮發展的時代畫卷。
中國夢的實現與每一個青年的成長休戚相關。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青年則是組成人民群眾的關鍵力量。青年群體的思想觀念、工作方法往往影響著整個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在各個歷史的關鍵節點,黨都認真部署青年工作,激發青年群體的內在力量,保障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這不僅體現了對青年群體的關注,也體現了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斗,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鼻嗄旯ぷ魇屈h的群眾工作的基礎。青年時期是個人價值觀形成確立的關鍵階段,一個人在青年時期的價值取向反映了他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指引著他不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國家發展的重任需要一代代的青年群體去分擔。黨的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制勝法寶,是一項整體性工程,信任青年、贏得青年、實現青年價值,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貢獻,是黨的群眾工作的基礎性工作,深刻踐行了“為了誰、依靠誰”的價值導向。
馬克思主義青年觀是我國青年成長成才的行動指南和思想武器?!豆伯a黨宣言》曾言:“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鼻嗄陼r期的發展是實現每個人自由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分析了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后,馬克思對青年的社會作用及工作開展狀況做出具體論述。他認為在工人運動蓬勃發展之際,青年與工人運動有著必然的聯系,工人階級的未來完全取決于正在成長的工人一代的教育,應積極組織培養青年,發揮青年在推動共產主義事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贏得青年,才能建設更有力量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的思想武器,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視和培養是黨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帶領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在中國各項事業的發展過程中,青年群體的力量始終占據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不僅認識到青年的力量,而且通過各種方式積極組織培養青年,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生動踐行。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是一部轟轟烈烈的青年運動史。黨成立之時的代表人員平均年齡只有27歲。黨成立之后,首要任務就是在各類人群中傳播馬克思主義,而青年是排在第一位的。毛澤東曾表述過,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和青年結合在一起的,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不斷加強對青年工作的重視和管理,發表了一系列文件。1921年1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局下發了《關于建立和發展黨團工會組織及宣傳工作的決議》。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標志著一個名副其實的、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青年團組織從此在中國大地誕生。1936年11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青年工作的決定》,對共青團進行根本改造。1946年11月,任弼時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民主青年團的提議》發至各解放區,闡明了建立青年團的必要性。1921年到1949年是革命戰爭年代,青年工作的主題是學習黨的先進理論、投入挽救民族危亡的洪流中,為成功建立新中國凝聚最廣泛的力量。
新中國成立代表著中國歷史開始了新紀元。在這個時期,建設新中國、改造舊社會成為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毛澤東曾提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的論斷。為了在青年群體中廣泛宣傳思想,中國共產黨系統開展掃盲活動、階級斗爭教育,組織青年深入研讀《論十大關系》等著作文獻,培養“又紅又專”的青年一代。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教育方針應該使廣大青年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不僅注重青年的政治方向培養,也十分關注青年的全面發展。除了理論學習,廣大青年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他們以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為使命,服從國家自上而下的組織動員。
由于時代背景、指導理論的偏差,黨在這一時期的青年工作也發生了重要變化。在不當的政策和思想指引下,青年教育工作出現了不少問題,這個時期的國內環境較為復雜,各種思想沒能得到統一,青年工作遭受重創,但是這個時代的青年工作對以后的青年工作健康發展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值得后世思考。
這一時期,國家和人民都在思考中國該向何處去的問題,青年更是如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黨的工作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這一過程中,若要實現質的飛躍,就必須重視科技和人才、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教育、重視青年人才的管理和使用。鄧小平提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并指導青年打破固有的思想束縛、解放思想、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升華和發展“又紅又專”青年培養目標。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方位向青年展示了黨的理論思想和綱領方針,把倡導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傳達給青年,努力將青年的力量凝聚在黨的周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出席青年活動,圍繞為誰培養青年、培養什么樣的青年、如何培養青年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觀點。青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中華民族的未來屬于青年,青年一代是國家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重大戰略任務”強調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性,青年工作被納入黨的治國理政的宏偉戰略中,并被賦予極高的政治期望和要求;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表達了對青年群體的殷切期待和熱切期盼。在所有對青年成長發展的期望中,核心要義是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不懈學習、具備良好品德、注重創新創業、矢志艱苦奮斗等。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青年群體,擁有著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優越發展環境,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黨應帶領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覺悟、樹立遠大目標,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政治引領是青年工作政治性的最本質表現,是新時代青年工作的應有之義,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當今世界處于動蕩發展過程中,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滲透依然處于高危險之中,各種社會思潮相互交流交融交鋒,使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面臨的風險和挑戰與日俱增。中國共產黨在推進青年工作時會面臨許多阻礙和考驗,但是青年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原則,立場一定要堅定、原則一定要鮮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對于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風險挑戰,黨的青年工作必須動員團結廣大青年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青年工作的開展需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分析問題,堅持正確的原則方向,努力培養一批可靠的、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
工作方法得當才能激發起青年內心主動作為的意識,否則將會流于形式、例行公事。黨領導下的共青團是黨與青年聯系的重要媒介,共青團工作也是黨的青年工作的核心部分,必須堅持深化改革,與時代同步,與青年相隨。首先,應分析不同時代下的青年特點,對癥下藥。共青團在組織工作時應注重與時代背景和青年特點相結合,不苛責過往,不畏懼未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將青年工作放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分析,深入了解青年的發展狀況,采取恰當的形式組織引導青年。其次,應擴大青年工作的覆蓋面,堅持從青年中來到青年中去。只有時刻與青年保持聯系,掌握青年的思維動向,才能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繼承優秀傳統,改進工作方式,搭建聯系和組織青年的各種有效平臺。平臺是凝聚青年群體、了解青年群體的重要場所,應充分利用好、發展好、發揮好平臺的效用。最后,應充分利用網絡渠道開展青年工作,用青年群體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新時期黨的思想理論成果。共青團可以充分借助網絡平臺,根據青年的瀏覽偏好和行為趨向,推送積極向上的、有益于青年群體成長的、容易被廣泛接受的理論動態和方針政策。
作為聯系黨和青年的橋梁紐帶,共青團在營造青年成長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共青團應嚴格遵照黨的要求,牢記黨的關懷,圍繞青年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多為青年辦實事、做好事,增進中國共產黨與青年的感情,使青年密切團結在黨的周圍。切實維護青少年的利益,跟社會不良現象做堅決斗爭,宣揚真善美、嚴懲假惡丑,營造昂揚向上的社會風氣,不斷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加強對青少年的人性化服務,對于不同需求的群體應差異化處理,面對殘疾青年、貧困大學生等弱勢青年群體,應解決基本生活需求,做好關懷工作,面對能力突出、才華橫溢的青年群體,應滿足他們更高層次的需求,挖掘內在潛力和社會價值。共青團只有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才能激發起青年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意識,也只有這樣,青年工作才會發展得越來越出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也才能更好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方向前進。
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青年工作都離不開理論宣傳和思想指引。理論宣傳是貫徹執行黨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路徑,事關社會群體對于國家形勢的把握和了解。中國共產黨歷來關注理論宣傳在推進國家各項事業中的引領作用,力求用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語言向廣大民眾傳播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一直是我們要學習的寶貴財富,思想深邃全面、教育意義重大。之所以形成內涵豐富的青年思想,關鍵在于他七年知青歲月的歷練。從《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可以看到,多年的知青經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和“源”,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青年工作思想形成的歷史起點。這段獨特的人生經歷使他對青年應當如何成長、應當成長為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生才有意義等問題有深刻的見解,因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理論成果。因此做好青年工作,應充分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用理論滋養實踐,用實踐充實理論,推動青年工作發展水平到達一個新的臺階。
青年永遠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是社會未來發展的不竭動力。黨的青年工作史也是回顧黨不斷發展壯大的成長史。黨在培養青年的過程中成就了一批高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骨干力量,順利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偉大成功。青年工作也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更具生氣活力、充滿力量。廣大青年正不斷沿著正確的道路砥礪前行、奮勇拼搏,創造出一段又一段不凡的歷史偉績。社會發展面臨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及各個時代的發展主題影響和塑造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發展的時代浪潮中,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帶領和指引,相信未來的青年必將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培育下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