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龍
(云南新華水利水電投資有限公司,昆明 650200)
效能黨建是以問題為導向,凝心聚力、賦能增效的黨建實踐。效能黨建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積極汲取先進的管理模式與領導方式,不斷優化企業運營管理的各項環節構成與組織流程,以此形成團結一心、共促共建的黨建格局。企業黨建工作應緊緊圍繞自身發展的效能目標,因地制宜地履行服務效能,提升黨員干部與職工群眾的黨建思維與政治素養,通過黨建工作的高效、長效、聚效,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匯集思想力量與政治力量。
效能黨建體系主要包括政治效能、社會效能、組織效能與文化效能。政治效能是指企業必須服從與遵循黨和國家的重要決策部署與指示批示精神,高效貫徹黨中央的各項任務,堅定政治立場導向;社會效能是指企業需要充分履行社會責任,使自身發展模式與產業創新符合社會需求,增強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建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組織效能是指企業的黨建工作要與日常生產經營深度連接,通過黨建工作激發職工的工作激情與活力,提升生產經營效能與業務治理水平;文化效能是企業通過企業內心態度、思想境界、理想與企業基本信念和認知的塑造,通過企業精神與黨建培養與引導對企業精神與文化的打造,通過企業精神文化與黨建的培養和引導來提升廣大職工的文化素養與綜合素養水平,提升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公平感、安全感、價值感和使命感。
在這四個效能目標中,組織效能是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效能是優化企業發展的環境土壤,政治效能是保證企業發展的根本立場,文化效能是企業發展的動能基因。通過企業黨建與內部經營管理的連接,來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后盾。效能黨建體系的思想目標能為企業黨建工作明確發展方向與重點任務,使企業始終將黨和國家賦予的政治使命、社會責任與人民需求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索引,在世界新篇章中充分彰顯“大國重器”“頂梁柱”的使命和擔當,根據國家發展目標、市場環境、國際變化格局與自身優勢進行精準定位,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彰顯最大價值與影響力,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當代總體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以效能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準確把握其中的內在要求與基本特征,這一特征是以效能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規定性與一般性要求,也是以效能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前提和現實基礎,要能夠反映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黨建先進性與創新性要求。
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發展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我國長期改革建設過程中的本質特征與基本結論。以效能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樹立最正確而又堅定的政治立場,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建,用黨和國家重要決策部署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充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從而增強效能黨建的系統性、前瞻性和創造性,使企業通過政治指引與效能指引堅定不移地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前進。
效能黨建中的社會效能就是指企業要肩負促進社會發展、滿足人民根本需求的使命與責任,黨的性質和宗旨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與效能黨建體系的高度契合的根本所在就是要不斷堅持黨的領導與加強黨的建設。因此,效能黨建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厚植人民性,將人民作為發展建設的主體,將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作為根本任務,始終做到發展為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此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增進民生福祉。
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推進,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持續增加,我國也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現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這加大了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難度。企業需要把握時代新特點、新要求、新機遇與新問題,展現責任擔當,保持戰略定力與耐力,注重發展組織效能,始終將以效能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貫穿始終。
新時代,企業效能黨建必須把握精準定位,接過與承擔歷史、現在與未來發展的重任,增強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與決心,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企業既要通過效能黨建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也要通過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帶動和引領其他所有制經濟成分共同高質量發展。
企業開展效能黨建需要真正做嚴、做強、做實、做優,提升黨建工作的水平與效能。企業需根據新時代黨建總要求,發揮自身的政治優勢與發展優勢,增強企業生產經營效能與業務治理水平,促進黨的領導、效能黨建與企業的內部運營體系有機統一,將企業黨組織優勢轉化成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與發展優勢,要以黨建促進與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也要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成就檢驗黨建的實際成效。
以效能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思想政治理念與理論意識的培育和指引,更是實踐與行動層面的指南。但在實際黨建工作的組織過程中,部分企業未充分貫徹與學習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文件,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本行業、本領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缺乏對黨中央重要決策的系統部署與規劃。對于新發展階段下的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化解重大風險、預防突發性群眾性風險等存在思路不明、建設不明與重視程度不夠等情況。對于企業改革創新發展、核心技術的研發、管理治理信息化建設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投入的準備不夠充分。對于效能黨建工作與高質量發展等重要任務的開展,存在未制定實施決策、發展理念有所偏差、實施難度較大等情況。
效能黨建工作的開展應根據企業的發展特點、運營結構、治理模式,以及基本組織、基本隊伍等進行工作的規劃與部署,而當前部分企業還依然存在黨建工作單純地照搬其他企業的工作形式,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產生沖突,無法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的情況。且部分企業還存在黨建主體責任的落實、黨建領導班子的建設歸責難、執行難等情況,黨建工作的各項形勢與活動的下達,與員工的經常性、深刻性、坦誠談話交流的落實不到位等情況,以及黨組織中黨員干部的選任機制存在選人用人不合理、工作推進不到位、思想理念出現偏離等情況。
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要立足于新發展格局,深挖新發展痛點、難點,并加以解決。但現階段,部分企業充分貫徹新發展理念與推動高質量發展未形成行動自覺,且舉措不明。部分企業未全力激發與創設突出主責主業、產業結構優化、布局結構調整、科技自立自強、防范化解風險的潛能與新動能,這不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同時,企業還要注重在人才選用、市場化機制培育、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真正科學高效地推進,企業各部門領導與各層面的治理主體還要正確認識到效能黨建體系的作用與建設目標,確保黨組織作用到有效的管理與制度保障。
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與高質量發展任務的推進應始終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徹到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這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與基本保證。外部市場與國際格局的形勢越復雜,高質量發展的任務越艱巨,越要加強黨建工作的效能與水平,以此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企業必須以政治視角自我審視與定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認識到高質量發展對當今與未來國家與社會建設的作用與意義,從而更能深刻領會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精神與奧義,更好地履行與承擔高質量發展的責任與使命,從而在實踐與行動中更有前瞻性、主動性和預見性。
現階段,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必須認真貫徹黨和國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重要決策部署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本行業、本領域、本部門的重要講話精神,并根據綱領、精神、任務等制定企業戰略規劃目標、重大任務與重大工作,著力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將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任務通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新發展責任去推動與實施。通過效能黨建的引領帶動,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新進展與新成效。
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需要準確把握當前的新經濟業態、新產業模式、新生態環境下的黨建的新特點與新模式,應構建與企業戰略目標相一致,與企業治理模式相適應,與企業運營結構相協調的效能黨建工作機制。還要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明確與落實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明確黨組織黨員干部的領導責任、黨組織成員的落實責任與各部門的分工協調責任,將黨建責任制作為推動效能黨建工作全面落實的帶動力和驅動力,助推企業經營業績與生產效率提質增效,并不斷探索與企業各項生產經營環節有效聯動、同向發力、相互促進的舉措與對策,以此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業務的深度融合。
應堅持將優化企業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企業保值增值作為企業效能黨建工作的切入點與關鍵點,重點推進黨建責任制考核,為黨員干部與業務干部的交流互通提供渠道與空間,以此強化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融會貫通,并充分發揮先進黨員與優秀員工的先鋒模范作用。找準黨組織服務生產經營、聯系基層員工、參與企業經營建設的著力點,將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與社會號召力轉變為企業發展的競爭力,將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轉變成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變成企業的發展優勢、創新優勢、改革優勢、競爭優勢、效能優勢,從而實現組織效能的建設目標,促進黨建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同步部署、同步謀劃、同步推進。
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必須“管大局”,堅持在大局下進行實踐,加強集體領導,推進企業全面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與社會責任,明確黨組織在企業重大決策、任務執行、監督考核各項環節的職責與權利,促使黨組織的作用得到組織化、制度化和具體化的發揮。黨建工作的重心就是基層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必須強調群眾路線的方法,做到“從群眾中來”,要管干部聚人才、建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充分發揮領導群眾的作用,凝心聚力地推進效能黨建工作與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必須落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工作方法,真正到基層中去,同基層員工坦誠地交心交流,探尋和分析基層員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從基層員工中調研實情、發現問題、傾聽呼聲,從廣大職工群眾中汲取知識和經驗,創新與提升黨建工作成績。“到群眾中去”就是將黨建的工作任務與黨的主張轉變成群眾的自發和自主行動,將效能黨建方針與企業高質量發展決策任務到基層員工中去落實、執行與實現,同時需要靠廣大職工群眾對黨建與發展成效進行評估與檢驗,以此推動企業良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社會效能建設目標。
明確的管理制度能夠約束干部與員工的行為,而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強干部與員工的創造力、戰斗力,以及對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因此,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與推進高質量發展任務不能只依靠制度的規范,還需要培育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并將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相融合,以此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與政治核心的作用,幫助廣大職工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此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動力與思想動力。
在結合時,應將凝聚團隊力量作為切入點,開展企業文化與優秀員工的評選活動,將具有效能黨建精神、文化特色鮮明、隊伍凝聚力強、經營管理能力等作為評選標準,以此選拔出企業文化建設的標桿,并評選出各部門和黨組織的先進代表,通過形象化、故事化的方式來呈現優秀員工的工作事跡,以此激勵廣大職工群眾凝心聚力,共同推動效能黨建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還要將踐行責任擔當作為結合的落腳點,加強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的宣傳,將企業的經營理念與黨建理念人格化、標桿化,帶動廣大群眾勇擔當、敢創新,維護企業形象,真正實現文化效能建設目標,全面增強企業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必須加強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以效能黨建來推動企業改革創新、優化結構、提質增效,使企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現階段,企業的效能黨建工作應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將黨建與企業業務深度融合,強化社會責任領導力,加強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從而促進效能黨建體系的政治效能、組織效能、社會效能、文化效能的實現,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不斷開創企業改革發展與黨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