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彬
(中共東至縣委黨校,池州 247200)
村干部是農村的骨干力量,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直接面向農村群眾,不僅要處理群眾的各種生活工作問題,還承擔著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到農村基層的重要責任。尤其在當前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村干部更是關鍵性力量。村干部如若存在工作作風問題,則必將影響鄉村振興的效率與質量,招來群眾負面評價,進而直接影響黨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村干部的工作作風疑是直接影響農村發展穩定的一個突出因素,改進村干部工作作風顯得十分重要。
村干部工作作風建設是對村干部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特點進行改進,摒棄壞的習慣風氣,要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理念貫徹到村干部工作中,形成優良的工作作風,如實事求是、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等的一貫的做事風格。從村干部工作作風中,能夠看出很多問題,如服務群眾的水平、效率、工作積極性等。
1.馬克思、列寧關于干部工作作風建設的理論
(1)馬克思、恩格斯的“公仆”思想。150多年前,馬克思就在《法蘭西內戰》中提出了“社會公仆”等政治概念,恩格斯在導言中明確提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的思想。
(2)列寧號召全黨與貪污受賄現象做斗爭。在1921年10月,列寧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中,作了題為《新經濟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員會的任務》的報告,他指出:“‘貪污受賄’是黨的一個‘大敵’。”
2.中國共產黨人關于干部工作作風建設的理論貢獻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45年黨的七大提出了“三大優良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正式提出“兩個務必”的工作作風。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閉幕詞中,鄧小平提出五個“一定要”:“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講話中首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將作風建設提到戰略位置。從“八項規定”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可以看出黨中央在堅定不移地推進作風建設,致力于塑造培育黨的新時代工作作風。
在談到基層干部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處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末端,是我們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在座的各位就是地基中的鋼筋,位子不高但責任很重?!贝甯刹康墓ぷ鲬B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直接關系到農村基層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所以,村干部的工作作風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1.村干部工作作風建設是新時代新任務的現實需要
回看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任何時期的黨的工作都離不開干部隊伍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量事實證明,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在干部作風;一個地方的事業,興在干部作風,衰也在干部作風?!编l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村干部作為村級事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凸顯。村干部只有樹立優良的工作作風,在農村基層工作中求真務實,艱苦奮斗,才能落實好黨的重大戰略部署,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追求更高品質的幸福生活,從而有效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2.村干部工作作風建設關系著農村黨群干群關系和黨的執政之基
作風好不好,群眾看得見。村干部作為農村人民群眾的公仆,肩負著為群眾排憂解難、辦事服務的重要職責,在服務群眾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群眾的體驗,進而影響其對農村干部的認可程度,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的人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币虼?,村干部工作作風如何直接關系著農村黨群干群關系,關系著黨的執政基礎。
3.村干部工作作風建設影響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鄧小平指出:“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艱苦樸素、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能夠促進黨的作風建設。同樣,村干部的不良工作作風,如貪污受賄、消極怠工、處事不公等,會對黨的總體作風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村干部樹立優良的工作作風,對全黨作風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直接地影響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進程與成效。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直十分重視干部工作作風建設,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之后,作風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作為最基層的干部,部分村干部的工作作風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1.存在的主要問題
村干部作為帶領群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性力量,是人民群眾直接接觸的干部群體,工作困難多、壓力大、條件艱苦,部分村干部在工作作風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問題。
第一,公仆意識下降。部分村干部能夠聯系群眾,但是不夠深入,缺乏與群眾聯系的工作方法,缺少密切聯系群眾的實際行動,沒有真正融入群眾中去,“與民一心”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沒能真正地同廣大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第二,履行崗位職責但缺少進取協作意識。在日常工作中,部分村干部表現出來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散漫,自律意識薄弱,意志消沉,缺乏進取精神,工作敷衍了事。部分村干部之間時常發生矛盾,在工作上相互扯皮,工作任務不能按時完成,領導班子的整體工作能力不強。
第三,深知工作紀律但是比較散漫。在農村的“熟人社會”中,由于各種人情私交,部分村干部在處事待人時不能一碗水端平,甚至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
第四,做表面工作,創新度不足。有些村干部固守成規,處事方式落后,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導致不能有效地解決農村中的發展困境與群眾矛盾。
2.原因分析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矛盾都有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村干部的工作作風也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前,村干部的來源比較有限,基本上都是農村本土人員。農村的資源、交通、教育等各種經濟發展和民生設施的落后,導致農村本土“難留人”,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更愿意也大部分都選擇了“進城”,村干部崗位難以選到合適的人,使選舉面臨著“矮子里面拔將軍”的困境,源頭上壓制了“好干部”的人選。
高山村位于安徽省東至縣洋湖鎮,與石臺縣接壤,屬于典型的山區村莊,地少人稀少,土地貧瘠,水源缺乏,是由3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大村”。高山村村民的收入來源以務工為主,長期以來微薄的林業補貼村是村集體經濟唯一收入。近兩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高山村大規模地種植黃精,產業振興有了雛形。高山村各項考核卻一直名列全鎮甚至全縣前茅,是“AAA”信用村。高山村村“兩委”干部8人,正式干部7人,后備干部1人,從“70后”到“90后”,四女四男,村干部學歷從高中到大學本科學歷不等。通過實地考察,筆者總結了高山村干部工作作風現狀。
1.求真務實
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中,盲目發展產業,追求經濟收益的例子很多,這給鄉村振興增添了阻力。高山村作為一個合并村,無論是從地緣還是從血緣來看,村民間都顯得十分生疏,合并村“大而散”,也使得村民間矛盾頻繁。正因為如此,村干部認識到,高山村首先要解決的是人心問題,讓一個大而散的村莊變成一個有凝聚力的“又大又小”的村莊,先人心而后經濟。村干部積極爭取各種民生項目,通過發動鄉賢村民出資出力等方式來改善村容村貌,逐漸激發了群眾的鄉村利益共同體意識。也正是因為如此,慢慢地民心齊了,在產業發展中,不管是土地流轉還是其他方式的集體事業發展也變得水到渠成。正是這種不急不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了高山村鄉村振興。
2.團結協作
團結就是力量,村干部面對的農村事務復雜,如果沒有團結協作的村干部團體,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一方面,高山村村干部積極擁護村支書,在村支書的統籌安排下,村干部工作范疇和個人能力十分契合,工作積極性和成效得到了基本的保證。另一方面,高山村積極建章立制,村干部的年終考核包括群眾對村干部的實時評價積分,這也使得村干部在面對群眾的各種問題或是困難的時候“退無可退”,只能全力以赴,容易贏得民心,獲得群眾支持。
高山村干部良好工作作風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得益于高山村村干部的有效實踐,經深入實踐調研,筆者將其村干部求真務實、團建協作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工作作風的形成總結為以下兩點。
1.嚴選與厚愛村干部
高山村干部的團結來自村干部的把關和厚愛。高山村的歷屆村支書候選人都是由老支書親自把關的,這種優良的傳統從合并村后一直延續至今。嚴格公正地把關與選拔村支部書記,使得村兩委班子成了一個有威信的群體。村支部書記聯合村內“五老人員”,公正客觀地評價干部人員,對于不合適的人員,一律勸其退出競選,這真正地杜絕了農村很多作風不正的選舉行為,也使得村干部的嚴選真正有了著落。另外,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村支部書記對村兩委干部的重視、關愛,調動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村干部愿意跟著書記一起干,同時收獲滿滿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2.結合實際,創新村干部服務方式
常規性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或是在村部辦公的工作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服務群眾的時間與方式。高山村立足于村內群眾生活、生產等不同需求,從村干部上班時間、上班地點等多方面靈活安排村干部服務群眾的方式,也正是基于這種“靈活”的方式,讓村干部不僅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群眾問題,又不跟自身利益沖突。因此,村干部能有效地完成工作,群眾工作做的更是周到,效果明顯。
在新的歷史起點,切實加強村干部工作作風建設緊迫而又必要。因此,本文在干部工作作風建設理論與高山村的調研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提出新時代加強村干部工作作風建設的幾點建議。
對于村干部,不僅要落實村干部的工資待遇、晉升等保障機制,更重要的是村干部面對的農村情況復雜,事務繁多,發展阻力壓力并存,要鼓勵村干部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钡?,創新如同博弈,機會與風險并存。在村干部工作中,要切實推進容錯糾錯機制,要把對干部的嚴格管理和熱情關心結合起來,做到“三個區分開來”,確保能夠充分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干勁、拼勁和闖勁,助力鄉村振興。
高山村村干部,尤其是村支部書記,都是由老支書嚴格推選的本地人才。所以,在鄉村發展中要重視鄉土人才的作用,尤其是要重視那些土生土長,成年后長期在外闖蕩的能人,這些人既了解鄉村的情況,又見多識廣,他們最有可能策劃出鄉村獨有的原創鄉村振興方式。同時,農村社會是基于血緣地緣發展而來的“半熟人社會”,鄉土人才具有“土”這個原生特性,強烈的歸屬感更有利于村干部隊伍的穩定。
“作風建設一直在路上?!毙聲r代,村干部必須有過硬的工作作風,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決改變工作中的歪風邪氣,抵制住不良誘惑,發揚一切唯實的作風和求真務實的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狀態來抓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真正發揮“領頭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