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琪
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與編輯與過去傳統的方式不同,需要從觀眾審美需求出發,充分考慮他們的體驗和感受,從節目的畫質、聲音再到文字都要展示高質量和高水平。因此,有必要在新媒體時代加強對電視新聞節目后期制作與編輯的研究。
在電視新聞節目錄播完成后,后期制作就開始了,對聲音與畫面進行剪輯,剔除沒用的內容,使電視新聞節目的實用性、觀賞性更強。最初的電視新聞節目時長都比較長,并且節目主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表達。精心進行后期編輯制作后,節目能夠很好地呈現主題,其連貫性有很好的保證。
電視新聞節目的播出質量很大程度上由后期的編輯和制作水平決定,所以節目制作人員有必要提升專業能力,做好后期編輯制作工作,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
基于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媒體時代迅速到來,目前十分流行的微博、抖音、微信等各類媒介都是新媒體形式。新媒體傳播范圍大,運營成本低,受眾獲取的信息量大幅增加,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也多樣化。在新媒體背景下,受眾獲取新聞信息不僅通過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還能通過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等各類新媒體。由此可見,傳統新聞媒體受到了來自新媒體的挑戰,如果電視新聞節目制作觀念守舊,不能推陳出新,就不能競爭過新媒體。電視新聞節目要想提升收視率,就要加強新媒體技術在節目后期的編輯制作,實現新聞節目的創新和與時俱進,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1.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近些年,互聯網行業不斷進步和發展,人類社會迎來了新媒體時代。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新媒體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給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大量的受眾被網絡媒體形式的新穎性以及內容的多樣性吸引,導致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呈斷崖式下降。如果后期的編輯制作能夠不斷提升質量,就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節目收視率的提高。比如采取創新的編輯制作技術,生動、準確地傳遞新聞內容,同時巧妙地進行色彩搭配,迎合當下受眾的審美需求,以便得到他們的關注和喜愛。
2.優化節目效果
電視新聞節目通過后期編輯制作,能夠對相關素材進行精細整理、篩選和加工,讓電視新聞節目的真實性更高,在受眾面前能夠展現良好的效果,因此,節目效果的優化有賴于后期的編輯制作。專業能力強、水平高的后期編輯制作人員能夠緊緊圍繞節目主題,對節目內容開展審核與剪輯,讓電視節目更加流暢、清晰、畫面協調,這些都是優化出來的效果。電視新聞節目和其他類型電視節目相比更嚴肅,要求后期編輯制作人員要避免節目里包含過多的娛樂內容,要加強審核,確保新聞節目的高質量。
3.彰顯主題,避免主題和形式脫節
和其他類型的電視節目相比,電視新聞節目有其特殊性,節目必須規范。從這個角度出發,在后期的編輯制作過程中,要加強對電視新聞節目主題的選擇、內容的優化,使節目能夠緊扣時代脈搏,成為廣大受眾關注的熱點。電視新聞節目在錄制完成后,后期的編輯制作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加強對節目形式、內容、表現方式的審核,杜絕新聞節目形式和主題脫離。
1.創新性不強
當前,電視新聞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創新性的缺乏,具體表現為電視新聞內容陳舊、對受眾的吸引力下降等。盡管各個地方電視臺都有新聞節目,但在內容、形式等方面存在嚴重同質化的現象。電視新聞節目如果在后期編輯制作方面沒有形成新的突破,缺乏亮點,就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更無法和新媒體競爭。
2.細節處理不夠好
一個好的電視新聞節目能做到重點突出、牢牢地把握正確導向。如果在后期的編輯制作中不能從細節上對電視新聞節目有良好的把控,就會讓整個節目流于形式、沒有重點,有的還會出現邏輯混亂的低級錯誤。
3.團隊配合不默契
電視新聞節目雖然時間不長,但后期編輯制作工作量卻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要想制作出符合新媒體時代要求的新聞節目,就需要各個部門集思廣益,加強合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前期的采集和后期的編輯制作往往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導致編輯沒能將前期的采集成果真正展現出來,節目不夠生動、新穎。所以,在新媒體時代,團隊需要加強在電視新聞后期編輯制作中的合作,形成分工協作,默契配合,共同打造精品新聞節目。
傳統電視新聞節目采用的是制播分離方式,這種模式暴露出真實性、時效性差的問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電視新聞節目從傳統錄制模式慢慢轉變成為直播模式,在現場報道的媒體工作者可以即時進行傳播,這種巨大的轉變實際上也是一種跨越。只有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才會制作出高收視率的電視新聞節目。
1.加強對新聞素材的過濾
電視新聞向廣大觀眾傳播的應該是社會正能量。因此,進行后期節目制作和編輯時,要突顯新聞的重要價值,充分過濾新聞素材。例如要根據新聞主題對新聞現場的畫面、聲音、場景素材進行必要的篩選和過濾,留下可以體現新聞主題的素材信息,去除無效信息。
2.注重聽覺、視覺的和諧統一
電視觀眾可以直接感受到聲音和畫面。后期制作編輯人員要從激發觀眾聽覺與視覺的角度出發,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對新聞素材開展科學的整合與加工,進而生產出高質量的電視新聞節目。
3.善于進行再創造
后期的編輯和制作實際上就是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再創造的一個過程。按照節目要求,對新聞記者現場采訪搜集到的材料開展合理剪輯,在確保新聞完整性和真實性的基礎上,展示出較高的藝術手法,增強節目的藝術性與美感。
大部分電視新聞素材都是電視記者通過搜集整理而來的,后期編輯制作應該將記者的辛苦努力轉變為完美的工作成果展現出來。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都是有邏輯關聯的,但由于受到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這種邏輯鏈條可能并不清晰,所以需要采編人員進行梳理,還原新聞事件的本來面目。
1.對電視新聞畫面的編輯和制作
①畫面和文字、聲音同步。聲音、文字以及畫面在電視新聞中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讓觀眾更好地聞其聲、觀其文,充分刺激他們的感官。所以在畫面上,必須讓畫面、文字、聲音保持同步,烘托電視節目的現場氣氛,調動觀眾感官參與。
②完美銜接畫面鏡頭。編輯制作畫面采取的是剪輯方式,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把多個畫面組合剪切到一起,采取這樣的畫面組合方式讓主題得到充分體現。通常情況下,人是電視新聞的主體,對人物故事的好奇是觀眾的普遍想法,所以在編輯制作的過程中必須突出人物,要讓新聞畫面連貫呈現,將人物的性格特點、情感得以展示,使新聞節目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并且,畫面要采取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法,避免過慢或過快的節奏,確保視覺畫面的流暢和諧,給觀眾以視覺上美的享受。
③控制好畫面轉換節奏。時快時慢、松弛有度的節奏可以讓觀眾視覺受到刺激。電視新聞節目通常由很多鏡頭畫面組成,編輯人員在后期的編輯制作中,要依據畫面里構圖、人物、物體、景物等多個要素的不停運動變化,對畫面轉換節奏進行合理控制。
2.對電視新聞文字的編輯和制作
文字的編輯和制作主要是指為電視新聞加上字幕與相關文字信息。在電視新聞節目里,文字是十分重要的組成,對一些聲音與圖像信息進行注釋和解釋。特別是在某些訪談類的新聞節目里,采訪對象普通話不夠標準,讓觀看節目的觀眾不能理解。此時,字幕就能起到重要作用。
①協調一致。文字是為準確傳播新聞信息服務的,因此文字編輯要綜合考慮節目主題、風格以及時長等多方面因素,讓文字和節目主題、風格協調一致,共同發揮傳播作用。
②符合閱讀習慣。文字樣式、顏色等要與觀眾閱讀習慣相符。凌亂繁雜的文字出現在屏幕上會讓觀眾看起來煩躁。字幕通常都會放到屏幕的中下方,這樣就和觀眾的閱讀習慣相貼近,并且也不能讓文字出現時間過于短暫,僅僅是一閃而過的話,很難讓觀眾去理解、閱讀和思考,因此文字設計要體現貼近性原則,同時具備易讀性。
3.聲音的編輯和制作
電視新聞里的聲音主要是采自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聲語言的重要功能就是真實、準確地表達電視新聞內容。雖然電視新聞的畫面極具表現力與渲染力,可只靠畫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聲音向觀眾進行完整的講述。因此,電視新聞需要配以同期聲及解說詞,讓聲音與畫面同步,這樣觀眾就可以通過視覺與聽覺對整個新聞事件有全面的了解,電視新聞的價值與功能才能最大化發揮出來。
①同期聲。同期聲指的是新聞現場對話、采訪、談話等聲音。好的新聞同期聲可以起到吸引觀眾、畫龍點睛、懸念制造等作用。同期聲不能長、空、假,每個片段通常10秒左右,不要拖沓,在進行剪輯制作時,音效要和同期聲交替運用,并保持銜接得流暢與連貫,要在畫面中巧妙地插入同期聲,讓電視新聞更具有現場感與真實感。新聞報道貴在真實,真實的事件、真實的細節、真情的流露,能夠讓受眾深深地被感染,而這種感染,是發自內心的,不需要用多少華麗的語言來修飾。南北朝文藝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寫道:“繁采寡情,味之必厭”,即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要以服務內容為主旨,如若缺乏真摯的情感,即使辭藻華麗,也是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這是新聞報道的特殊規律和準則。一件作品的真實性決定了其感染力,尤其是有現場同期聲的作品,其感染力不言而喻。
②解說。新聞類紀錄片中通常都會有解說,交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背景。在多數電視節目中的解說都是由專業的配音演員來完成,但對于新聞類紀錄片來說,也可由媒體記者親自來完成解說詞的配音,這是由于其親身經歷過整個新聞事件的過程,其解說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在配音過程中,需要做到與新聞畫面同步,語言清晰易懂,語義明確。
4.用融合理念去執行電視新聞編輯任務
媒介形態的融合帶來的是內容的深度融合,電視新聞的生產與編排正在向一種嶄新的形態轉變,電視新聞后期編輯也要遵循這一規律,用融合、多平臺傳播的理念去執行電視新聞編輯任務。
如今,新聞的時效性不再局限于“第一時間到達”。“新媒體技術讓非職業傳播者加入到新聞的生產中來,新聞的‘時效性’被不斷重新定義。”相對于傳統新聞生產渠道,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來源更為廣泛,傳統電視媒體的新聞記者更傾向于借助微信、微博、視頻網站、各類論壇等網絡信息傳播平臺來獲取新聞線索。各級政府宣傳機構或企事業單位也往往將本領域行業的新聞第一時間發布在網絡上,進而獲取傳統媒體記者的關注及深度跟進。電視節目新聞編輯可以利用這樣的傳播特點,對記者搜集到的素材進行創新編排,結合網絡素材,找好第一落點與第二落點,讓新聞變得更有深度、更有看點。
綜上所述,加強對新聞素材的過濾;注重聽覺、視覺的和諧統一;善于進行再創造,是新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節目后期編輯和制作的要求。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編輯和制作人員要充分運用新技術促進創新和改革,讓新聞節目充滿創意性、趣味性與新穎性,能夠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以提升節目的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