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芹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越來越廣,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出現,使人們不再是新聞的被動接收者,也成為新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報紙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要加強對網絡技術的應用,制作出高質量的新聞,滿足人們閱讀需求。
1.信息量大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拓寬了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各種信息資源迅速涌現。通過構建互聯網平臺,人們能夠快速獲取信息,同時可以分享和傳播新聞,新聞信息量劇增。這都給傳統媒體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
2.互動性強
先進的信息技術不僅為人們閱讀新聞提供了新的載體,同時還增強了人們與新聞媒體的互動。以往,人們主要是依靠廣播、報紙、電視等載體獲取新聞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利用移動終端設備獲取更多的信息,實現搜索信息的自由,突破了傳統觀看新聞方式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瀏覽、搜索新聞。而且軟件功能越來越完善,人們可以與新聞媒體工作人員進行有效互動,增強了與新聞媒體的黏性。
3.信息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市場信息呈現多樣化特征,其主要原因是信息技術為新聞傳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信息以音頻、視頻、動畫、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傳統報紙新聞傳播方式比較固定,且信息內容也比較單一。為了使報社得到穩定發展,報紙新聞采編人員需要融合新媒體,并豐富新聞內容,從而獲得更多受眾的青睞。
1.采編人員創新能力弱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每天都會涌現出各種信息。大量繁雜的新聞信息增加了信息精細化管理難度,給報紙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由于部分采編人員創新意識比較差,導致新聞產品質量受到很大影響。采編人員在進行新聞創作時如果缺乏創新意識,沒有創新的主動性,就會出現老生常談的問題,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報紙新聞也就漸漸無人問津。
2.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報紙新聞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員培養成為關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報社對采編人員的培養卻不夠重視。在人才培養方面,沒有做到與新媒體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導致報紙采編人員專業素養與受眾要求不契合。
一方面,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主動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職業能力,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面,報社也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與時俱進,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使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
3.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新媒體時代對報紙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要求比較高,但是從目前隊伍人員整體素質來看,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報社在招聘采編人員時,主要是看應聘者的學歷等硬件,沒有綜合考慮應聘者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在信息時代,每天都會涌現出海量信息,報紙新聞采編人員工作壓力相當大,一些本領不夠高強的采編人員顧此失彼,無法保證采編工作質量,從而造成“量”與“質”的失衡。
4.新聞敏感性有待提高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內容與日俱增,但是部分報紙新聞采編人員對新聞的敏感度不高,不能根據受眾需求采編具有較高吸引力的信息,不能制造熱點話題。由于采編工作存在盲區,新聞內容也比較片面,無法充分凸顯新聞價值。如果采編人員對生活中的各種新聞沒有新聞敏感性,不能及時抓住亮點、焦點,就很難吸引受眾眼球,使得采編內容顯得枯燥乏味。
報社是指負責報紙新聞采集、編輯和出版的傳播機構,其主要是以報紙為媒介,為人民群眾提供新聞信息,以滿足人們日常獲取信息的需求。
如今,新的新聞信息傳播工具大量涌現,如微信、QQ、微博等都可以作為新聞閱讀載體,新媒體工具使人們可以盡情搜索、便利閱讀新聞。圖片和音視頻的出現,也轉變了過去人們單純閱讀文字信息的模式。傳統報紙新聞包含的新聞量少,內容相對比較枯燥,與新媒體形成強烈對比。
新媒體時代到來后,各種軟件涌現出來,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導致人們越來越疏遠報紙這種傳播工具,越來越追捧數字化的新媒體。但這并不能說明新媒體將直接取代傳統媒體。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報紙媒體要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地位,就必須積極改變傳統采編工作方式,盡最大努力滿足受眾需求。做到這一點,報社需要對新聞采編流程進行創新,每一個報紙新聞工作者都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素養和道德素養,勇于迎接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和挑戰,不斷奉獻新聞精品。
1.提高采編人員專業素養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報社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必須對采編工作進行優化和改進。而采編人員作為信息采編的關鍵人員,需要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對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加強對新媒體的了解,全面掌握受眾閱讀需求。基于此,報社需要加強對采編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培訓,使其能夠制作出高質量的新聞,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采編人員信息洞察力。采編人員要深入受眾中,了解受眾閱讀需求,提高自身對信息的敏感度,學會在看似平凡的社會現象中尋找新聞熱點。在采編工作中,要深入挖掘信息價值,將真實的信息全面呈現給受眾,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時效性。
其次,提高采編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道德素養。新聞具有真實性的特點,因此采編人員要維護報紙新聞的真實性,以提高人民群眾對報社的認可度。此外,新聞采編人員肩負著社會責任,需要對每一篇報道負責、對每一個欄目負責、對每一個版面負責、對每一期報紙負責、對每一個讀者負責,用自己的報道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最后,報社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加強內部培訓交流,并合理制定獎勵措施,邀請業內專家和受眾對新聞報道、版面進行點評,及時發現采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保證新聞制作質量,提高報紙新聞的影響力。
2.提高設計排版能力
報紙新聞制作對版面設計有一定的要求。隨著閱讀習慣的改變,人們對紙質閱讀的依賴越來越小,對視覺閱讀需求越來越大。而報紙的版面是受眾在接觸到報紙瞬間看到的第一眼,因此報紙新聞采編人員要合理設計版面,吸引受眾眼球。
快速閱讀時代,人們對信息的獲取更偏向于圖片、視頻,因此報紙新聞采編人員需要了解讀圖時代人們的閱讀特點,并對版面形式和內容進行優化,保證版面內容和形式的統一與協調。通過優化報紙內容,科學設計版面,提高新聞信息質量,贏得更多受眾關注。
3.提高新聞撰寫加工能力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不再是單一地以文字的方式呈現,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采用移動終端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獲取新聞信息。報紙作為傳統信息傳播載體,在新聞時效性方面與新媒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報紙新聞采編人員必須認識自身的不足,發揮自己的優勢。而新聞撰寫加工能力是報紙新聞采編人員的固有優勢,其通過優美流暢的文筆將信息全面呈現出來,通過文字引導受眾深度思考,這是單純的視頻、圖片報道所達不到的。因此,報紙新聞采編人員要不斷增強新聞撰寫加工能力,抓住新聞重點和亮點,對新聞呈現方式進行創新。在新聞制作加工中融入新鮮元素,增添新的亮點,通過圖文并茂的信息,增強報紙新聞的吸引力,增強受眾的閱讀體驗。同時,報紙新聞采編人員還要做到簡明扼要,不寫廢話,保證新聞脈絡清晰、層次感強、突出重點、有頭有尾,避免贅敘,使受眾在閱讀之后能夠快速抓住新聞重點,以縮短受眾的閱讀時間,讀后有酣暢淋漓的感覺。
4.加大新聞創新力度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呈現形式和內容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如果報紙新聞采編人員不能夠與時俱進,不能及時對新聞進行創新,就會使受眾在閱讀時索然無味,導致報紙新聞離人們的視野越來越遠。因此報紙新聞工作者要重視新聞策劃,把創新意識體現在從策劃到采集、編輯、制作的每個環節。無論是在新聞標題、內容,還是在新聞欄目設置、版面設計方面,都要體現出特色,做到花樣翻新,牢牢抓住閱讀者的眼球。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如何創新都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否則新聞就沒有了根基。在采編工作中,報紙新聞工作者要運用自身經驗和專業素養,時刻以真實、新穎和獨特為要求去做新聞。
5.提高新聞敏感度
報紙新聞采編人員每時每刻都要把新聞觸覺伸出來,用一雙善于發現新聞的眼睛去探索、發掘新聞。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取更多具有較高價值的新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報紙新聞采編人員見怪不怪、不足為奇,不能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沒法勝任工作。只有敏銳地感知和捕捉日常生活中各種事情的新聞潛在價值,并善于追問,才能采制出有價值有深度的報道并引發更多受眾的思考。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事件被公民記者率先曝光的概率大大增加,報紙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壓力加大,其必須提升新聞發掘能力,增強新聞意識,拓展工作思維,了解社會發展現狀,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并在新聞采編工作中發表正確看法,引導受眾思考。報紙新聞采編人員新聞敏感度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報社要讓采編人員走進社會基層、走進百姓生活,從生產生活一線去挖掘新聞,并深入研究其他報紙制作的好新聞,學習別人挖掘新聞的角度,不斷培養自身對各種新聞的敏感度。
6.提高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要想保證新聞質量,報紙新聞采編人員必須了解各種新聞類型的寫法,并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新媒體的出現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造成信息泛濫、信息真假難辨的問題,甚至一些信息對大眾造成了誤導。因此,報紙新聞采編人員要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用負責任的報道體現自己的責任意識。在新聞報道中,要客觀公正地對各種新聞事件進行評價,對自己的工作要全面負責,積極宣傳社會正能量,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在進行采編工作時,要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選取的新聞材料要具有正能量。此外,采編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不被利益所惑,不做有償新聞。
7.靈活運用新媒體技術
新媒體對傳統紙媒造成了很大沖擊,但報紙新聞工作者要認識到新媒體的優勢,并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并將其靈活運用于工作中,對工作模式進行創新,以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例如:在新聞采編工作中,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新媒體軟件進行音頻、視頻的錄制和編輯,為受眾呈現新聞現場真實的場景。通過靈活采用新媒體技術,提高新聞采編效率,制作出多樣態的新聞,以滿足受眾多元需求。
8.提高信息采集、分析能力
報紙新聞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新聞記者的采訪功力,因此報紙新聞記者要具有較強的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密切關注人們的生活,敏銳感知社會熱點,采集到信息后要迅速進行分析,判斷新聞價值,根據采訪目的和受眾需求選擇合適的呈現方式,吸引眼球,增強報紙的影響力。
9.增強服務意識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必須創新轉型,聽取受眾寶貴意見。新媒體時代是雙向溝通的時代,不分析、不滿足受眾和用戶需求,就等于放棄受眾和用戶。因此,報紙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增強服務意識,讓受眾感受到被尊重,受眾對報紙新聞的黏性自然而然也就增強了。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報社需要對傳統新聞采編工作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并加強對報紙新聞采編人員職業能力的培養,加強隊伍建設,以促進報社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