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隨著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對新聞主播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通常需要新聞主播以出鏡記者的身份對其進行現場報道。現場報道的形式與演播室報道不同,報道環境、表達語體、流程形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就對新聞主播的各方面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最早的出鏡記者就是由央視《新聞聯播》播音員所擔任,他們經常參加一些出訪活動或重要會議,在現場進行報道。隨著媒體行業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從中央臺到地方臺,新聞主播走出演播室,在新聞現場進行報道已經成為常態,新聞主播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1.語言優勢
新聞主播在現場報道過程中體現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有聲語言,語言表達的質量直接影響新聞傳播效果。出鏡記者的新聞語言中包括新聞報道、新聞播報、新聞采訪、新聞評論等語體形式。為了做好這些語體的轉化,出鏡記者需要掌握它們各自的有聲語言表達技巧,以便在報道時嫻熟、準確、恰當地運用。
經過嚴格規范的有聲語言訓練的新聞主播,在語體轉化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央視《新聞聯播》主播剛強以出鏡記者的身份在天安門城樓上進行現場報道。開始他使用新聞播報的語體,一下就緊緊抓住了觀眾。之后,他用一句“我們先來說一說城樓上吧”,得體地將語言從新聞播報的語體轉換為現場報道的語體,親切、樸實、自然,使電視機前的觀眾身臨其境,沉浸在現場的氛圍之中。現場報道每一個環節的過渡,他都能實時、巧妙地進行銜接,嫻熟、準確、得體地使用不同的語體,播報具有極強的現場感、交流感和對象感。整個現場直播,他的出鏡報道語言和現場氛圍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充分發揮了新聞主播的語言優勢,取得了完美的傳播效果。
2.形象優勢
電視是依靠視覺傳播的,所以出鏡記者形象的好壞對播出效果也有著重要作用。良好形象不僅指五官端正完美,還包括氣質、形象、肢體語言等多個方面。新聞主播在上崗之前都經過這方面的專業訓練,因此,新聞主播擔任出鏡記者和普通記者相比更勝一籌。
比如著名新聞主播文靜在《“南澳一號”水下考古》直播中進行現場報道時,所面臨的環境較為特殊,四周都是遼闊的海域,文靜通過流利自然的語言表達,加上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輔助,現場介紹每個島嶼的實時天氣狀況,加深廣大群眾對周圍環境、天氣的了解。在此次新聞報道過程中,文靜既是一名新聞主播,又是一名向導,她邊走邊說,始終配合著鏡頭一一介紹當地景物特色,介紹現場工作進程,表現得極為自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見,形象氣質和肢體語言對提升現場報道的節目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品牌優勢
著名的新聞主播已經成為媒體機構的代表人物、品牌形象。有關調查顯示,一部分觀眾觀看節目是沖著自己喜歡的新聞主播去的,主播特有的個人魅力使一大批觀眾成為電視“鐵粉”。作為媒體的“窗口”“名片”“代言人”,新聞主播既在演播室播報新聞,又在新聞現場進行現場報道,這種形式不僅提升了節目的影響力,也充分發揮了新聞主播的“品牌”作用。
比如央視的《新春走基層》欄目,大部分內容都是新聞主播以出鏡記者的身份進行采訪,他們走進城市鄉村、走進田間地頭、走進生產一線、走進百姓生活,從百姓的視角觀察社會,以平等的心態與普通百姓溝通,感受時代發展的脈動,這種有溫度的現場報道得到了普通百姓的認可,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共鳴,樹立了媒體的良好品牌形象。
新聞主播在進行現場報道過程中必須具備以下4種能力,分別為:復述、分析、觀察的基本能力;厚積薄發、準備充分、從容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合理定位自身角色、輕松駕馭播報現場的能力;營造健康形象、提升職業素養的能力。接下來對這4種能力進行分析。
1.復述、分析、觀察的基本能力
新聞主播最主要的工作職能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發聲,是人民群眾的代言人。一旦發生重大新聞事件,新聞主播就要以記者的身份進行實地調查、分析與報道,通過自己親眼所見來向群眾傳達事情經過與結果。這就意味著新聞主播在整個新聞事件播報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是新聞事件的傳播者、復述者,還是新聞事件的分析者與觀察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新聞主播儼然成了現場報道的引導者。因此,新聞主播做好現場報道極其重要。
另外,新聞主播在進行現場報道過程中還要將群眾看不到的事實展現在大眾面前,因為有些場景是鏡頭無法拍攝的,這就要求新聞主播具備復述、分析、觀察的基本能力。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好現場每個環節,才能全面發現問題,進而增加新聞報道的真實感與現場感。
2.厚積薄發、準備充分、從容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一般來講,新聞現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突發性新聞現場,另一種是預發性新聞現場。突發性新聞現場是指無法提前預料、不可預知的突發性事件現場,例如汶川地震;預發性新聞現場是指可以提前預知的新聞事件現場,例如奧運會開幕、衛星發射等。而新聞主播所面對的新聞事件大多數是可以提前預知的,對于此類事件,新聞主播需做好準備,對所播報的新聞事件進行深入、詳細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新聞要點進行合理分析、思考與提煉,整理出重點內容,只有這樣,他們在進行現場報道時才會如魚得水、揮灑自如,無論遇到什么樣的突發性事件,都可以靈活面對。除此之外,新聞主播絕對不可以依賴記者書寫的稿件照本宣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問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情感,用自己的言語去表達事件,只有將新聞內容銘記于心,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能力,將新聞事件活靈活現地傳播給人民群眾。
對于突發性新聞事件,新聞記者由于受到時間上的制約,所以無法提前開展準備工作。但是,他們也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到現場收集資料,理清新聞事件發生的背景、要點、性質以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在乎的問題。與此同時,新聞主播也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遇到突發事件,保持穩定、冷靜,從而完成最終的報道任務。
3.合理定位自身角色、輕松駕馭播報現場的能力
新聞主播在實際采訪過程中,所遇到的人與事各不相同。所以,在面對不同的采訪對象時,新聞主播需差異化對待,通過合理定位自身角色、豐富采訪語言來提高報道效果。新聞主播在現場報道過程中,需明確自己的采訪目標,并學會換位思考。在與采訪對象進行交流時,新聞主播需采取合理的交流手段,切勿阿諛奉承與居高臨下。居高臨下會讓現場觀眾覺得這個主持人沒有親和感,頤指氣使,無法與人接近,進而影響收視效果。總而言之,新聞主播在采訪過程中,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
4.營造健康形象、提升職業素養的能力
新聞主播要想完美地完成整場新聞報道,就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營造積極、健康的屏幕形象。
首先,新聞主播要做一個正能量、有道德、有思想的人,這是新聞主播職業素養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新聞主播面對各種各樣的社會事件時,要合理衡量事件給社會帶來的利與弊,假如其站位不正確、分析不公正,即便擁有動聽的聲音、帥氣的外表以及高超的主持技巧,也無法勝任現場報道這份工作。
其次,新聞主播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思考。要想在現場報道時做到妙語連珠、揮灑自如,就要在實際工作中強化思維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自身即興說話的能力。
所謂即興說話,指的是新聞主播在現場播報新聞事件時將自己大腦中的想法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語言,這對新聞主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不僅要時刻關注整個新聞事件的發展情況,補充材料,掌控事件走向,不跑題不偏題,還要挖掘更加詳細的背景資料,進而增強新聞報道的溫度、廣度與厚度。
最后,新聞主播需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并可以在現場報道時能夠靈活運用。文化素養不僅包括道德素養與理論素養,還包括一定的社會見識,只有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出色地完成現場報道工作。
同時,新聞主播要做一個真實的人,以真面目真情感面對現場觀眾,而不僅僅在意妝容、服裝與發型等外在條件,只有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流露在新聞現場報道中,才能增強新聞事件的可靠性,使人民群眾信服。
1.提升職業素養
新聞主播做好現場報道的前提條件,是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包括政治素養、專業素養、文化素養等多方面。政治素養是對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作為新聞主播,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新聞理論素養,樹立堅定的、正確的導向意識,提高新聞敏感性。專業素養體現在現場播報能力上,新聞主播需要做到從容淡定、揮灑自如,并根據現場情況變化進行臨場發揮,這就需要新聞主播在日常加強訓練,培養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運轉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
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主播,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在現場報道過程中考驗的是厚積薄發的能力,這就需要新聞主播在日常加強學習,廣泛涉獵各個學科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現場報道這份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多,在實際播報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現實的社會生活問題,將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等現象清楚展現出來,新聞主播必須對實際內容予以播報,切勿弄虛作假。
2.做好準備工作
新聞主播在開展現場報道時,要做好準備工作。與普通出鏡記者相比,新聞主播具有語言表達能力強、形象氣質好等優點,但是對新聞事件的認識、觀察、思考、判力能力相對較弱。新聞主播在演播室播報新聞或者訪談時,通常會有成形的稿件或者提綱,需要熟悉稿件和采訪提綱的內容。現場報道與演播室播報截然不同,現場報道由于更多的是重大活動或緊急新聞事件,所以新聞主播在平時就應關注時事、關注新聞、關注社會熱點。在接受現場報道任務后,要及時查閱相關資料,對報道主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熟悉報道的脈絡和流程,明確自己擔負的任務,同時還要做好突發情況下的預案。新聞主播習慣了在演播室播報的形式,在現場播報時往往會忽略前期準備這一重要環節,可能不適應現場報道工作。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新聞主播在現場報道之前需抵達播報現場,對周圍環境進行初步了解,在確定播報主題的前提下,豐富其內容;在不確定播報主題時,需做好梳理信息的準備,為現場播報工作打下堅持基礎。
3.駕馭報道現場
新聞主播以出鏡記者身份進行現場報道時,需明確受眾要求和報道主題,對受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和事件的發展過程進行實時播報,不能完全依靠提綱來進行。在實際報道過程中,新聞主播要盡可能多地使用數字說話,對于重點內容,需重點講解,多作陳述,通過羅列大量的真實數據來引導受眾自己下定論。現場播報新聞是對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真實報道,誰也無法預料下一秒鐘會發生什么樣的轉變,因此,新聞主播需駕馭好播報現場,盡可能地多用事實說話,切勿急下結論。
4.加強團隊合作
現場報道不是新聞主播一個人就能夠完成的工作,其背后有一個工作團隊。只有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并且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圓滿完成報道任務。一方面,新聞主播要與攝像師和導播合作交流。與攝像師的良好溝通可以完美實現鏡頭語言的有效表達,保障拍攝畫面的質量。與導播之間保持溝通,可以實現現場人員與演播室導播的順利連線,保證信息暢達。同時,出鏡的新聞主播還要和演播室主播之間密切配合,使整個報道銜接流暢。此外,新聞主播在進行現場報道時,還要與采訪對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溝通過程中,新聞主播要遵循平等原則,保持專業素養,用溫和的語氣與采訪對象交流,引導他們表達出真正的想法與感受。采訪對象有可能是農民、普通市民、學者或者專家,由于對象的不確定性,所以在采訪過程中盡量以直白的語言進行有效溝通,進而獲得第一手信息。
綜上所述,如今,新聞主播以出鏡記者身份進行新聞報道的機會越來越多,這給新聞主播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作為一個優秀的新聞主播,在發揮自己語言表達、氣質形象等獨特優勢,完成好演播室播報任務的同時,要努力提高政治、專業、文化等各方面的素養,報道前認真準備,報道中積極駕馭現場、加強團隊合作,在工作實踐中全面提高自己多樣的報道能力,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傳媒環境中,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