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波
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是新聞隊伍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擔負著采寫本地體育新聞的任務。在融媒體迅猛發展的時代,要求其能夠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立體地宣傳本地體育事業,這就對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當代中國體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具有很強的戰略性、思想性和綱領性,是新時代推動體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總書記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論述上來,做到入腦入心、真學真懂真用。
此外,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還要深入學習《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體育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弘揚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名體育記者,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始終站在支持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高度,進行理智、客觀、公正、公平的宣傳報道,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鞏固和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
體育雖然具有文化休閑功能,但它與政治生活、社會生活聯系密切。因此,體育記者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提升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把握時代主旋律,以正面宣傳為主,將體育與民眾的思想情感協調起來,喚起人民群眾的普遍共鳴與價值認同。如撫順籍運動員王楠、韓天宇、賈宗洋等優秀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攻堅克難、摘金奪銀后,《撫順日報》體育記者都會第一時間與其及其家人聯系,進行深入采訪報道,宣傳他們頑強拼搏、團結協作,超越自我、為國爭光的精神風貌,引導廣大市民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撫順轉型振興發展凝聚奮進力量。
在進行體育新聞報道時,體育記者必須站得高、看得遠,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不能將個人觀點強加于受眾。假如記者個人思想、觀點出現偏頗,勢必會出現錯誤的輿論導向,進而降低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特別是在報道體育賽事新聞時,記者絕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對獲勝者盡情贊美、無限拔高,對失敗者進行冷嘲熱諷,要有人文精神,關注、尊重、理解失敗者,對其失利原因進行客觀分析,讓受眾明白其已盡了最大努力、付出了艱辛。這樣的新聞不僅正確引導了受眾、彰顯了人文關懷,更促進了體育報道與體育運動和諧發展。
1.要有廣博的體育專業知識。每一項體育運動都有專門術語和規則,體育記者只有掌握了體育專業知識,才有可能寫出一篇合格的體育新聞,否則采寫的新聞就極易犯常識性錯誤,影響媒體報道質量。事實證明,一名具備廣博體育專業知識的記者往往比一個不“懂”體育記者寫的新聞稿件更勝一籌。很難想象一名毫無體育專業基本知識的記者,能寫出有一定深度、有獨到見解的體育新聞。體育記者掌握、積累的體育知識越豐富,對體育運動的認識越全面,寫出的文章就越有專業性和權威性,越受受眾青睞。
一般來說,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優勢體育項目,也會定期舉辦本轄區優勢體育項目的比賽,以進一步推廣、普及該項運動,這就要求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刻苦鉆研,全面、系統掌握本地優勢體育項目的專業知識,努力成為行家里手。只有這樣,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才能在采訪時得心應手,寫作時信手拈來,迅速采寫出高質量的稿件,滿足讀者的需求,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喜歡、參與本地某項優勢體育項目。如撫順的優勢體育項目是乒乓球、帆板、皮劃艇、短道速滑、柔道等,這就需要《撫順日報》體育記者對這些項目的比賽規則、競技技巧、相關術語等了然于胸。這些年來,《撫順日報》體育記者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本地優勢體育項目比賽報道任務,正是緣于有著扎實的體育專業知識。
2.要有較強的語言溝通、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是做好新聞報道的基礎。體育比賽大多賽程緊湊,留給媒體記者采訪的時間十分有限,這就要求記者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能用精準、專業、簡短的語言,與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等進行無障礙溝通,及時獲得所需的新聞素材。一名合格的體育記者要善于根據采訪對象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善于引導采訪對象表達自己觀點,盡量不提采訪對象難以回答特別是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否則將導致采訪難以繼續。在認真傾聽被采訪者陳述的同時,體育記者也應善于把控采訪節奏,既不能讓其沉默不語,也不能任由對方天馬行空般地大談特談,要想辦法及時讓談話內容回歸正題。一名溝通技巧欠缺、語言表達能力差、采訪不能切中主題的記者,是無法與采訪對象同頻共振的,勢必會影響采訪效果。
體育報道絕不是對一項賽事過程進行簡單陳述,它同樣是一門語言的藝術,也可以寫得很美,使受眾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實踐證明,只有具備過硬寫作能力的記者,才能根據不同體育項目特點,寫出現場感強、動感十足、引起共鳴的精品力作。在寫稿時,體育記者要進一步提升自身文字駕馭能力,在選詞造句、布局謀篇上下功夫,適當運用創新手段,錘煉表達技巧,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豐富受眾精神世界,增強受眾精神力量,滿足受眾精神需求。
3.要精通多種新聞體裁。在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體育記者要掌握多種新聞體裁寫作技巧,特別是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更要精通報紙新聞體裁“三大件”——消息、通訊、評論。
面對不同的體育新聞,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要及時進行分析、研判,科學選擇新聞體裁。一般而言,對時效性要求較強、內容相對簡單的動態新聞,要采用消息體裁,進行簡明扼要的及時報道,以快速報道贏得受眾;對題材重大、主題突出、影響深遠又對時效性要求相對較弱的新聞,要采用通訊體裁,進行詳細、全面的深度報道,增強新聞作品的感染力、生動性;針對體壇熱點賽事與焦點事件,要采用評論體裁,站在全局高度,用犀利的文筆、獨到的觀點進行深度、權威的評論,以吸引受眾,引起共鳴。而且對同一新聞素材,體育記者既可以通過消息、通訊、評論不同體裁進行單獨報道,也可以打一套“組合拳”,消息、通訊、評論同時進行,營造濃厚氛圍。
4.要有融媒體記者的專業技能。全運會、省運會等大型綜合體育賽事舉行時,因為名額限制等原因,各地市級黨報一般只派一名體育記者前去采訪。這就要求該記者能拍、能寫、會錄,懂得新聞傳輸,成為集采、寫、攝、錄、編、網絡技巧運用等多種能力于一身的多面手,制作出更加符合受眾需求的新聞產品。因此,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要不斷提升對新媒體設備的使用能力、駕馭能力,并利用相應的信息處理平臺,把自己現場采寫的文字、獲得的音視頻進行整合、加工,迅速傳輸到新聞制作平臺,實現新聞信息的一次采集、多媒體生成、多渠道分發,進一步提高地市級黨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在采訪北京奧運會沈陽賽區、第十一屆全國冬運會、第十二屆全運會及省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時,《撫順日報》體育記者正是憑借過硬的文字、攝錄、視頻制作等能力,才出色地完成了采訪任務,使撫順人通過家鄉媒體第一時間、全方位地了解了上述體育比賽的最新情況,特別是撫順運動員的相關信息。
5.要能講好本地故事,傳播本地好聲音。在融媒體時代,如何講好本地故事、傳播本地好聲音,考驗著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當下,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唯有立足本市體育資源,不斷總結、提煉,才能講好本地體育故事、傳播本地體育好聲音,展示本地良好形象和風采。
由于地理、氣候等原因,撫順冬季體育項目一直發展較好,有多名撫順籍運動員參加過冬奧會、冬運會。但因為時間久遠、運動員在外地注冊等原因,撫順相關職能部門對這些運動員的具體情況了解不多。為講好撫順冬季體育項目故事、傳播撫順體育好聲音,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撫順日報》體育記者通過深入調研、查找資料、采訪當事人等方式,采寫了題為《撫順人在冬奧會上的N個首次》的長篇通訊,講述了撫順人蓋志武首次征戰冬奧會、楊忠杰兩次率弟子沖擊冬奧會獎牌、韓天宇首獲冬奧會獎牌、賈宗洋連續參加四屆冬奧會的4個故事。文章見報后,被眾多媒體轉發,進一步提升了撫順體育的知名度、美譽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撫順競技體育取得了長足發展,產生了一大批優秀運動員。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些運動員刻苦訓練、敢于拼搏、全力爭勝、為家鄉爭光的先進事跡,傳播撫順體育好聲音,《撫順日報》體育記者主動采訪、收集了一大批扎根撫順或在外地發展的撫順籍優秀運動員資料,并向《撫順日報》編委會建議在報紙上開設《撫順體育人》欄目,每周刊發一位本地運動員的故事,由其負責供稿。最終,《撫順日報》開設了《撫順體育人》欄目,并連續刊發近一年,介紹了數十位本地體育知名人士,達到了預期效果。
體育比賽大多在露天場地進行,體育記者經常面臨著酷暑、嚴寒、雨雪等惡劣天氣的考驗,而且比賽多在晚上、雙休日或節假日進行。由此可見,吃苦耐勞、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風也是體育記者不可缺少的素質。實踐證明,經不了熬夜、挨餓、“白眼”,是做不成優秀體育記者的。
近些年來,撫順市承辦了十二屆全運會公開水域馬拉松游泳比賽、全國男子足球甲A聯賽及遼寧省第七屆運動會等諸多國家、省級重要體育賽事,并且每年還會舉辦一些市級體育比賽。由于這些體育賽事活動貫穿一年四季,這就需要體育記者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如全國男子足球甲A聯賽期間,遼寧撫順隊的比賽一般在雙休日晚上進行,《撫順日報》體育記者則同步進行實時采訪,并在比賽結束后挑燈夜戰趕稿件,以便第一時間刊發新聞。
近年來,《撫順日報》也多次派體育記者赴外地采訪一些國家級、省級大型體育賽事。由于這些比賽時間集中、場地分散、信息繁雜、報道時效要求高,體育記者幾乎每日都是早出晚歸,廢寢忘食工作。如為報道全國男子足球甲A聯賽最后一輪北京國安隊與遼寧撫順隊的比賽,《撫順日報》體育記者坐上綠皮火車與球迷一同赴北京采訪,并從當日晚8點多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3點多。
現實中,新聞采訪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有時遇到不太配合的采訪對象,體育記者還要發揚“死皮賴臉”的精神,拿出“軟磨硬泡”的看家本領,直至采訪成功。
“在體育界,誰的人脈廣,誰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有機會采訪體育明星,寫出好稿子。”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體育記者認同。近年來,《撫順日報》體育記者通過多種方式,結交了一些體育界人士,擁有了相對廣泛的人脈資源。正是這些人脈資源給記者采訪提供了便利、創造了條件、搭建了平臺,甚至說如果沒有這些人脈資源,很多采訪是難以進行的。據統計,《撫順日報》體育記者近年來采寫的有影響的、獨家新聞,90%以上緣于這些人脈的支持。
在工作中,《撫順日報》體育記者與撫順籍短道速滑世界冠軍梁文豪結下了深厚友誼。在記者的一再“請求”下,時任國家短道速滑隊主力的梁文豪在不違反相關規定、紀律的前提下,為家鄉媒體記者提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信息”。正是通過這些信息,使記者有機會采訪了從撫順走出去的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銀牌得主韓天宇、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季軍陳德全。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應梁文豪的邀請,溫哥華冬奧會冠軍周洋、張會來撫順做客,記者也應邀參加了這次聚會,并順利采訪了梁文豪、周洋、張會。聚會結束后,記者第一時間采寫了題為《三位世界冠軍齊聚撫順》的新聞作品,并在《撫順日報》上進行獨家報道。稿件見報后,獲得社會廣泛好評,被多家媒體轉載。
《撫順日報》體育記者與撫順市體校王洪軍教練相識相交后,王洪軍無意間向記者透露一個信息,由他培養、輸送到上級專業運動隊的弟子周元國、王愛忱正在爭奪唯一一個奧運會中國男子帆板參賽資格。獲悉這一情況后,記者立即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了深入采訪,采寫了撫順同門師兄弟爭奪奧運入場券的新聞,宣傳了撫順帆板運動的驕人業績,展示了兩位撫順運動健兒的風采。
綜上所述,只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具備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優、人脈資源廣等素質的地市級黨報體育記者,才能創作出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有地方特色的新聞作品,助推本地體育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