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本刊記者 李曼
◆ 推動高水平的開放合作,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以全球視野來謀劃和推動創新,積極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
◆ 希望有更多的杰出青年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在解決人民群眾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當中能夠勇于擔當起我們作為科技工作者創新的責任,而不拘于這些。
——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
◆ 開放科學正在成為一場全球實踐,不僅是科研范式和科技治理的深刻變革,也是全球學術出版系統重塑的重大機遇。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玉卓
◆ 企業自主創新的話語權不是名義上的,而要真正讓企業家參與到國家科技創新的決策當中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陳學東
◆ 在使命和價值觀上面怎么能有更高境界,這才是企業家思維智慧很重要的表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榮譽理事長李培根
◆ 創新總是伴隨著失敗,要想人才愿意創新、主動創新就必須有寬容失敗的環境,否則創新就是空談。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三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向文波
◆ 不是為往圣繼絕學,而是學往圣創絕學,絕學不是繼的,科學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誕生出來的,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科學不僅反對愚昧,科學也在對抗科學。
——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華大基因副董事長尹燁
◆ 經過一代代地積淀,也慢慢形成了“北山精神”,“扎根戈壁”是我們的決心,“愛國奉獻”是態度,“世界一流”是目標,“永久安全”是使命。
——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陳亮
◆ 智能制造不等于自動化。自動化只是智能制造中間的一個呈現環節或者一個步驟,但是這個過程中間,必然離不開自動化的運用。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淼淼
◆ 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互相之間看不到,不知道物理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有多大差距,因為工業是講機理模型的,今天對物理世界的認知要轉化到數字世界上來,要利用數字手段挖掘更多的價值。
——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義平
◆ 我們正身處科學技術發展的多個拐點,需要建立一個基于共同價值觀和對等關系基礎上的國際科學事業體系。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首席執行官、《科學》系列期刊執行出版人蘇迪普·帕里赫(Sudip Parikh)
◆ 技術創新發展迫切關鍵,也就造就了積極交流的氛圍,我們的使命是推動技術發展,以人為本。
——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主席賽義夫·拉曼(Saifur Ra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