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星
(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山東 德州, 253100)
子宮復舊是產婦的生殖系統從妊娠期狀態恢復至正常狀態的重要階段,該階段主要涉及子宮及附件等器官的生理變化,通常需要6周左右恢復。子宮復舊不全是產婦產后的常見并發癥,對于產婦的產后康復有著直接的影響,表現為惡露時間長、腰腹痛等癥狀,甚至可能引起繼發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該病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其發病原因復雜,高齡產婦、產次過多、難產、巨大兒、胎膜早破等都會增加該病的發生風險。剖宮產后子宮復舊不全主要是由于切口疼痛抑制子宮復舊,為了改善剖宮產產婦的預后,需要盡早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1]。目前臨床醫學對于此類患者主要是采用縮宮素治療,能夠有效刺激子宮平滑肌,加速子宮復舊,但是總體效果不夠理想[2]。隨著中醫在臨床中的應用,發現中醫在子宮復舊不全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中醫認為該病主要是由于氣虛血瘀引起,通常是根據患者的證候辨證施治,并且中醫藥具有安全性高的優勢,可以被產婦所接受。益宮顆粒作為中成藥,臨床發現該藥物在子宮復舊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為了觀察不同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復舊不全患者,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復舊不全患者,根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采取益宮顆粒聯合縮宮素治療)和對照組(采取縮宮素治療)。觀察組50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62±5.63)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23±0.37)周;產后時長6~8周,平均產后時長(7.00±0.50)周。對照組50例,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7.32±5.31)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28±0.38)周;產后時長6~8周,平均產后時長(7.10±0.30)周。所有產婦與家屬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3]中關于子宮復舊不全的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產褥期并發癥的產婦;②對本研究藥物過敏的產婦。
對照組采取縮宮素治療,具體用藥方法為:確診后第1天肌肉注射縮宮素(生產企業: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0474),10 U/次,2次/d,療程2周。
觀察組采取益宮顆粒聯合縮宮素治療,縮宮素用藥方法同對照組,益宮顆粒具體方法為:餐后30 min溫水沖服益宮顆粒(生產企業:陜西健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80025),1袋/次,10 g/袋,3次/d,療程2周。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干預措施:①指導患者進行縮肛訓練,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同時指導家屬用手在宮底部行順時針環形按摩,6~8 min/次,2~3次/d;指導患者每天適當休息;②指導患者多攝入動物蛋白,如瘦肉、魚肉、動物血制品等;可以多喝牛奶,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保持飲食平衡,多吃新鮮蔬果,多補充維生素與微量元素;③多鼓勵患者,避免患者出現產后抑郁,告知患者保持情緒穩定的重要性,同時指導家屬多陪伴患者;強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產后復舊不全的認識,掌握產后惡露、傷口護理方法;④指導患者穿著寬松的衣物,勤更換會陰墊,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密切觀察惡露量變化,若有異常及時就醫。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用藥1周后每日泌乳量(觀察時間為7 d)、計算每天惡露量以及7 d平均惡露量、腰腹痛消失時間等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臨床療效判斷標準:顯效:經治療后,3 d內惡露停止且患者的癥狀基本消失;有效:1周內惡露停止,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惡露量無明顯改變[4]??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每日泌乳量使用稱重法計算,用輔助工具抽取乳汁后稱重計算。不良反應:比較兩組心率加速、惡心嘔吐、便秘發生情況,總發生率=(心率加速+惡心嘔吐+便秘)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觀察組患者每日泌乳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平均惡露量、腰腹痛消失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每日泌乳量、平均惡露量、腰腹痛消失時間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每日泌乳量、平均惡露量、腰腹痛消失時間比較 (±s)
?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n(%)]
觀察組治療后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孕酮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激素水平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激素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子宮復舊主要生理機制包括:①宮體肌纖維縮復:在子宮復舊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子宮平滑肌收縮從而恢復宮體體積,這一過程主要是依靠細胞肌漿中的蛋白質分解,導致平滑肌縮小,并且在不斷縮復過程中,血供減少,可以加速細胞變性、溶解,從而讓子宮體積逐步恢復妊娠前狀態[5-6]。通常產后1周子宮重量為500 g,產后2周減少到200 g,直到產后6周可恢復到50~60 g[7]。②子宮內膜再生:胎兒出生之后,隨著胎盤、胎膜的排出,剩余的腺體組織與間質細胞快速增殖,從而加速子宮內膜修復,直到表面內膜完全新生,需要3周左右時間,而胎盤附著部位由于深度接近肌層,因此至少需要6周的恢復時間[8]。③子宮血管變化:胎盤剝離之后會導致宮壁出血,在子宮平滑肌收縮時,血管受壓導致血流量減少,并且之后凝血系統的激活,會啟動生理止血機制,直到出血停止[9]。但是部分宮縮乏力的產婦由于收縮力不足,血管無法及時關閉,從而導致產后出血[10]。
子宮復舊不全是剖宮產術后常見并發癥,發生機制比較復雜,對母嬰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盡早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11]。目前臨床主要是肌肉注射縮宮素治療,縮宮素能夠有效刺激子宮平滑肌興奮性,從而加速子宮收縮,該藥物具有見效速度快且安全性高的優勢,在產科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12]。但是單藥治療的總體效果不夠理想,因此需要聯合其他藥物治療。
子宮復舊不全在中醫中歸屬于“惡露不下”“產后病”的范疇[13]。中醫認為女子懷孕之后經絡氣血皆進入胞宮,從而營養胎兒,而生產時氣血虧損,導致氣血兩虛,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引起血行緩慢,形成血瘀,符合產后氣虛血瘀的特征,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14]。中醫認為該病主要病理機制在于氣虛血瘀,因此需要采取活血化瘀的治療原則。益宮顆粒是一種中成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15],主要成分包括黃芪、當歸、續斷、黨參、益母草、丹參、敗醬草、香附,其中黃芪具有補氣固本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該藥物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現代研究指出該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增強紅細胞功能[16];續斷具有補肝活血的功效[17];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黨參對于血細胞具有調節作用,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可增加家兔紅細胞、血紅蛋白數量;益母草具有調經活血的功效,現代研究指出該藥物具有類似麥角的作用,但是效果更弱,對于產后出血具有一定的益處,可以促進子宮復舊;丹參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現代研究指出該藥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預防血管內彌漫性凝血;敗醬草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現代研究指出該藥物具有較好的鎮靜抑菌效果;香附具有寬中理氣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該藥物具有解熱鎮痛、抗驚厥的作用。有研究指出,中成藥聯合縮宮素治療剖宮產術后可加速子宮復舊,觀察組治療7 d后泌乳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18]。本研究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1周后每日泌乳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平均惡露量、腰腹痛消失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孕酮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益宮顆粒聯合縮宮素具有較高的療效與安全性,可以促進激素水平恢復正常,從而加速子宮復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益宮顆粒聯合縮宮素能夠加速剖宮產產婦子宮復舊,快速緩解惡露、腰腹痛癥狀,同時有助于提高產婦的泌乳量,且不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