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琳毅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油葵(Helianthus annuus L.)芽苗菜是一種新型綠體苗菜,香味濃郁、回味悠長,富含維生素A、D、E和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并含有葉酸、鐵、鉀、鋅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是發展前景廣闊的新型芽苗菜[1]。大量研究證明,硒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對人類的健康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它不僅是多種酶的構成成分,同時具有抗氧化、調節甲狀腺激素水平、維持正常免疫、預防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作用,還具有抗腫瘤、維持正常生育功能、保護視力、拮抗汞中毒等多種生理功能。研究表明,硒在適宜的濃度下能促進植物的生長代謝,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增強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和抗逆能力、抵抗重金屬對植物的毒害等,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同樣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利用硒強化劑生產富硒芽苗菜,在豌豆[2]、香椿[3]、蘿卜[4]、綠豆[5]等多種芽苗菜中均已取得成功,但對油葵芽苗菜生長的影響未見報道,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工藝的系統研究更無人涉及。本試驗利用氨基酸硒水溶制劑生產富硒油葵芽苗菜,研究生產過程中氨基酸硒水溶制劑浸種濃度、浸種時間、播種密度、噴淋濃度、環境溫度等因子的影響,以期優化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工藝參數,探討最優生產工藝條件,為富硒油葵芽苗菜高效優質生產提供參考。
供試油葵品種為“康地102”,由山西省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試驗用氨基酸硒水溶制劑(硒含量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發。試驗用塑料苗盤(56 cm×31.5 cm),上海利久塑業有限公司生產。
1.2.1 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工藝優化單因素試驗
試驗于2021年11月—2022年2月在南通科技職業學院薛窯基地進行。設置基礎生產工藝參數(目前生產上最優條件)為:氨基酸硒水溶制劑400倍液(75 mg/L)浸種,浸種10 h,播種密度110 g/盤(以干質量計算),氨基酸硒水溶制劑3 000倍液(10 mg/L)噴淋,環境溫度保持24 ℃。改變其中1個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分別觀察氨基酸硒水溶制劑浸種濃度(500、400、300、200倍液)、浸種時間(8、10、12、14 h)、噴淋濃度(4 000、3 000、2 000、1 000倍液),播種密度(100、110、120、130 g/盤),環境溫度(22、24、26、28 ℃)對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的影響。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工藝的優劣主要體現在產量上,因此本研究以芽苗菜產量作為評價指標,在光照培養箱內分別觀察以上5個單因素的最適范圍。單因素試驗均設3次重復,數據取3次試驗的平均值[2]。
1.2.2 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工藝優化正交試驗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試驗對氨基酸硒水溶制劑浸種濃度、浸種時間、播種密度、噴淋濃度、環境溫度等5個因素進行正交組合(表1),同樣用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對生產工藝進行評價。

表1 5因素4水平正交試驗設計
1.2.3 指標測定
硒含量測定參照GB 5009.93—2017《食品中硒的測定》[6]。
產量測定:所有處理均在芽苗長至8~10 cm時一次性采收。從根部以上2~3 cm處剪下芽苗菜后用電子天平測產。
1.2.4 數據處理
用Excel軟件統計數據,用SPSS軟件進行正交試驗設計及方差分析。
2.1.1 氨基酸硒水溶制劑浸種濃度對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的影響
隨著浸種濃度的升高,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總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300倍液浸種的芽苗菜產量最高,達785.9 g/盤,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其次是200、400倍液,二者差異不顯著;500倍液浸種的芽苗菜產量最低,為689.3 g/盤,極顯著低于200倍液浸種處理,顯著低于400倍液浸種處理(表2)。
2.1.2 氨基酸硒水溶制劑浸種時間對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的影響
隨著浸種時間的增加,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總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浸種時間12 h的產量最高,為751.2 g/盤,其次是浸種10、8 h,浸種14 h的產量最低,4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表2)。

表2 單因素對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的影響
2.1.3 播種密度對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的影響
隨著播種密度的增加,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總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播種密度110 g/盤的產量最高,為798.6 g/盤,其次是播種密度120 g/盤,2個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高于播種密度100、130 g/盤2個處理,后2個處理之間差異也不顯著(表2)。
2.1.4 氨基酸硒水溶制劑噴淋濃度對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的影響
隨著噴淋濃度的增加,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2 000倍液噴淋的產量最高,為766.1 g/盤,其與1 000倍液噴淋的產量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3 000、4 000倍液噴淋2個處理(表2)。
2.1.5 環境溫度對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的影響
隨著環境溫度的增加,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環境溫度為24 ℃時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最高,為762.2 g/盤,顯著高于與其他3個處理;環境溫度為28 ℃時產量最低,為711.4 g/盤,與22、26 ℃2個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表2)。
根據表3正交試驗的極差R,5個因素影響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的次序為浸種濃度>播種密度>環境溫度>噴淋濃度>浸種時間。根據K值判斷得出,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條件最優組合為A2B4C2D1E3,即浸種濃度400倍液(75 mg/L),浸種時間14 h,播種密度110 g/盤,噴淋濃度4 000倍液(7.5 mg/L),環境溫度26 ℃(表3)。在此優化工藝下,實際種植出的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高達945.2 g/盤。

表3 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工藝優化正交試驗
據王佑成等[7]的研究,硒對芽苗菜生長具有雙重效應,低濃度硒制劑能夠促進生長,高濃度硒制劑反而對芽苗菜生長有抑制作用。本試驗驗證了這一結論,富硒油葵芽苗菜工藝優化單因素試驗表明,在適當的氨基酸硒水溶制劑浸種濃度(300倍液)、噴淋濃度(2 000倍液)條件下,芽苗菜產量最高,浸種、噴淋濃度過低或過高的效果均不理想。
萇淑敏等[8]研究表明,芽苗菜的生產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且這些因素之間有相互作用。本研究以產量為考查指標,通過單因素試驗、正交試驗優化富硒油葵芽苗菜生產條件最優組合為:浸種濃度400倍液,浸種時間14 h,播種密度110 g/盤,噴淋濃度4 000倍液,環境溫度26 ℃。在此優化工藝下,實際生產出富硒油葵芽苗菜產量達945.2 g/盤,總硒含量為0.39 mg/kg,符合富硒農產品的規定[9]。本試驗旨在生產最高產量的富硒油葵芽苗菜,沒有考慮氨基酸硒水溶制劑對油葵芽苗菜營養品質的影響,需要在今后的試驗中進一步深入探討。
盡管芽苗菜的生產和食用歷史悠久,但目前富硒芽苗菜的研究與生產還處在發展階段,種類不夠豐富,技術還不完善,產量和品質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3]。芽苗菜硒含量與施硒濃度之間呈正相關關系,硒含量過高對人體健康則不利[7,9];因此,富硒芽苗菜的生產不能依賴于一些經驗數值,需在嚴格試驗的基礎上進行生產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