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麗
一、教學課題:
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阿福的新衣》是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個信息窗口。
內容分析:《厘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的起始階段。教材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提出疑問,引起學生認知沖突,讓學生從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并學習用厘米做單位進行測量。
三、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借助具體情境,通過思考、交流等方式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2、在認識統一單位的基礎上認識刻度尺,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借助實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通過觀察、對比、交流等活動,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讓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總結測量的方法。教學重難點:1、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2、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教學具準備:(師)多媒體課件(生)每人一把直尺,一個學具盒(橡皮、小紙條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老師想讓同學們準備幾樣東西放在課桌的左邊,咱們比賽誰第一個準備好了。依次是鉛筆、橡皮、文具盒。
師:我們數學課上最熟悉的物品應該是我們的數學課本了。老師現在想知道它的長度是多少。請同學們用鉛筆量一量是幾個鉛筆的長度,或者用橡皮量一量是幾個橡皮的長度或者是幾個文具盒的長度。請同學們從這三種工具里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測量一下。(以各自不同的測量工具為標準匯報每個人課桌的長度。答案不一。)????師:大家說得都對,但為什么所說的數不同呢?(因為我們測量課本所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找到了原因,我們想要取得一致的測量結果就需要有統一的測量工具。那這個工具是什么呢?(引出直尺)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不同的測量工具會有不同的測量結果,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認識尺子
師:老師這就有幾種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師:這是鋼卷尺、這是皮尺、這是米尺、這是軟尺、這是直尺。
師:老師這有一把直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誰想最先說說你的發現?(學生邊說邊出示課件)
生1:我發現尺子上有很多數字。
師:說的真好呀,那你發現這些數字有什么規律嗎?
生:從小到大排列的。?師:真棒,最小的數字是幾?(板書:數字)生1:最小的數字是0。師:對,那0在數字中表示沒有,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誰知道?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0在尺子上表示開始,是我們測量時的起點。還有什么發現?生2:我還發現尺子上有許多長的短的豎線條。師:這些長短不一的小豎線叫做刻度線。(板書:刻度線)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除了刻度線和數字,你還有新的發現嗎?生4:我發現在0的旁邊有兩個字母。師:是這兩個字母嗎?(板書:CM)同學們伸出你右手的食指和老師一起寫一寫。
師:英文字母(CM)在尺子上表示厘米的意思。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關于厘米的知識。(板書:厘米的認識)
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直尺,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我們剛才的發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的方法發現知識,經歷探索的過程。】2.認識1厘米,建立1厘米概念
(1)在尺子上找1 厘米
師:同學們請看,這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測量工具-直尺(課件展示),有哪個同學能夠幫老師在這把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長度呀?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找到了這么多長是1厘米的物品,看來的確認識1厘米了。????師:你知道2厘米有多長嗎?從哪到哪是2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你還想認識幾厘米呀?從哪到哪?你是怎么知道的?
結論: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發現了一個大格就是1厘米,2個大格是?5個大格是?幾個大格就是?(引導學生說出幾個大格就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建立厘米的數學模型,自主探索發現規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滲透學習的學科素養。】
4.測量物體的長度。
師:同學們看我這。請同學們估一估這張卡紙的長度是幾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給學生滲透估算的數學素養。】
師:同學說的真好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的直尺來量一量,看看我們估算的對不對?量的時候先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尺上的刻度幾,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測完之后把結果標在卡紙上。(觀察學生們的測量過程,指導學生)
師:誰愿意上臺來展示一下你的測量方法?(黑板上貼上卡紙,讓2-3個同學邊量邊說)
師:這個同學量的非常準確,做的非常棒,讓我們一起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猜測與驗證的過程,讓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步驟。】
師:老師這還有三個同學的測量方法,你能說說誰的方法測量的對嗎?(出示課件)
(學生說第二個正確)
師:那有沒有同學告訴老師,第一個和第三個錯在哪了嗎?(引導學生們說出第一個應該將物體的左邊和0刻度線對齊,第三個應該把直尺放平)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都知道測量物體長度時,要先把物體放平,一般將物體的左邊和0刻度線對齊,物體的右邊對著幾厘米,就讀出幾厘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發現中找問題,從而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幫助自己建立正確的測量步驟。】
三、練習
昆蟲跳遠比賽。(課件)
師:最近蟋蟀、蟈蟈要舉行一個小小的跳遠比賽,同學們,你知道誰贏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課件,讓學生上講臺上指著說,讓孩子自己數一數)
師:今天的冠軍是——
師: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蛐蛐表示祝賀。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根據今天學到的內容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四、全課小結:
師;有沒有勇敢的同學站起來說一說這堂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么本領。(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簡要小結。)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課堂的內容,鍛煉孩子總結提煉的學習素養。】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還學會了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課下請大家找一些你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并把結果記錄下來,下節課,我們再交流好嗎?(4分鐘)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課堂中的數學帶到生活中運用。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