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歐洋 柳亭宇
媒介融合時代,不同媒體之間的介質差異逐漸被消除,媒體傳播不斷向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發展。新聞傳播人才是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媒體融合時代,傳統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與行業發展要求。
因此,基于媒介融合需要,創新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理念,探索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培養路徑,是當前新聞傳播專業教學的重點。明確媒介融合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理念和路徑,就需要了解當前時代對新聞傳播人才的要求是什么,了解新聞傳播人才應具備的特征,以此為基礎轉變人才培養理念,創新培養路徑,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復合型人才是指掌握多種技能并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傳播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發展,要求新聞傳播人才掌握多種技能,特別是信息采集與分析能力,能夠在海量信息中,準確找尋有價值的信息,并深入挖掘信息價值。
媒介融合時代的鮮明特征是技術的革新與融合,這也使新聞傳播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此背景下,新聞傳播人才需要具備新型媒體傳播技能,能夠熟練運用先進技術,掌握先進設備的操作,不斷提高自身的“硬實力”。
新聞傳播人才需要具備戰略性眼光。新聞傳播者要適應更快的發展節奏,滿足時代發展要求,不僅需要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具備戰略眼光,能夠找準媒介融合的發展方向與趨勢,及時提高自身能力,確保適應時代發展。
新聞傳播專業與社會學、文學等學科具有緊密聯系,其自身具有較強的人文特點,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必須樹立人文性理念,重視提升新聞傳播人才的人文素養。媒介融合時代,信息海量化,作為新聞傳播者,需要具備從海量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的能力,并能夠用追求真理、尊重真相、還原事實的態度,從眾多具有迷惑性的信息中抽絲剝繭,還原事實真相,維護正義、探索真理。因此,媒介融合時代對新聞傳播者人文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養要求樹立人文性理念。
新聞傳播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尤其在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傳播的渠道多樣化,新聞傳播者需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在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中,還需要樹立實踐應用性理念,在提高新聞傳播者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新聞傳播實踐鍛煉,使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掌握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要求,對媒介融合時代發展有更深刻的感受。
新聞信息具有非常強的時效性,其與時代的發展是緊密相聯的。因此,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就需要樹立時代性理念,注重培養新聞傳播人才的時代性思維,從而使其更好地適應媒介融合發展。
媒介融合時代,信息傳播渠道廣泛,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大。新聞傳播者作為重要的新聞信息傳播主體,其必須具有良好的新聞傳播意識,傳播有價值、真實性強的新聞信息。因此,高校在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加強新聞理想教育,使其在認識新聞傳播重要意義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傳播理念和價值觀,嚴格遵守新聞傳播的規范標準及職業道德要求,遵守法律法規,維護社會正義。
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應當以全媒體為最終目標,明確在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傳播專業人才的發展方向,并以此進行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教學平臺,從而使學生通過教學平臺實現與媒體的有效互動。
對此,高校可以構建跨媒體的教學平臺,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讓學生模擬新聞傳播者,并將學生制作的新聞放在平臺中展示,實現與公眾的有效互動,學校可以通過點擊率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了解當前新聞節目的制作模式,并與社會有效接軌,從而提升其專業實踐能力。
媒介融合時代下,加強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需要一批具有較高專業教學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教師,發揮其對人才培養的主導作用,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教學能力,同時還需要對媒介融合時代下社會對新聞傳播人才的具體要求有深刻的認知與了解,從而確保其能夠在實踐教學中融入媒介融合理念,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因此,高校應當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媒介融合能力,使其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推進新聞傳播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同時,積極引進具有較強新聞實踐經驗以及先進教學理念的高水平教師,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主體、渠道、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對新聞傳播者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中,也要及時轉變理念,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路徑,培養出具有較高專業能力和素質的新聞傳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