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雷生
通過對工匠精神進行深入研究探索不難發現,工匠精神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古代,手藝人一輩子只努力做好一件事,不斷精益求精,深入研究,從而將工匠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不斷追求卓越的品質,在長期的傳承過程中逐漸地成為我國手工藝人思辨以及求索的重要能力。匠人代表了在不同領域具有卓越能力之人。
如今,我國正在從制造大國朝著制造強國邁進,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工匠精神更需要被賦予更多全新的含義,不能僅僅停留在過去,而應該在新時代新領域展現新的使命和新的價值。
匠人精神是一種源于興趣并不斷在某個領域深究的探索態度,是對獨辟蹊徑、敢于創新的匠人的一種肯定,它是一種思辨和求索的態度。把這種態度放在電視藝術編導中,首先是對他們堅持創新的肯定,其次是對他們勇于面對困難、不斷探究解決方法的肯定。
本文對這種電視文藝編導的匠心思辨和求索精神進行深入研究,尋求思辨和求索的方法。
在研究電視文藝編導的匠心思辨之前,首先需要對電視文藝有具體的了解,對電視文藝編導的工作內容及工作性質進行一定的闡述,了解電視文藝作品創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配合等。而電視文藝作品其實就是借助電視節目來展現藝術形式鮮明的作品,是將電視節目與藝術形式相結合的一種創新,能夠給大眾帶來形象化及生動化的銀幕藝術形象,帶給觀眾美學認知以及審美享受,同時加強電視節目跟觀眾的心靈溝通。
如今,電視文藝作品形式十分豐富,比如相聲、綜藝、電視劇等,這些作品也都有著鮮明的特征。而編導其實是一個相對比較寬泛的職業,其主要負責的是電視作品的內容創作、調整、編排及串聯等。優秀的編導可以讓節目具有十分鮮明的藝術特點,別具匠心地體現出節目的核心價值。對電視文藝節目,我們往往會依據節目內容及展現出來的價值特點來進行區別。
電視文藝節目本身作為向大眾傳遞藝術及思想觀念的媒介,需要具備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因此更需要電視文藝編導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養,能夠將自身對節目制作的匠心體現在傳播理念上。
比如2019年中央電視臺制作的《一堂好課》、山西電視臺制作的《匠心》等節目都在傳遞給觀眾正能量。兩檔節目雖然內容不同,形式也有明顯差異,但是都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了針對不同領域的講解以及知識傳播,同時還展現了值得大眾學習的人物精神及道德品格,可以說是將電視文藝節目編導的思想內涵及文化底蘊展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培養電視文藝編導的匠心,首先要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素養,讓他們能夠堅守創作初心,堅持制作高品質的電視文藝節目。
對于一檔優秀的、具有鮮明特點的電視文藝節目而言,其編導的匠心體現應該是多元的,但是其中必然有創意這個核心因素。
以浙江衛視創新推出的大型室內競技真人秀《王牌對王牌》這一節目為例,它采取的是棚錄的綜藝形式,以經典IP作為節目創作的核心內容,節目定位清晰,創意十足,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觀看需求,同時也以顛覆性的玩法以及別具一格的表現方式獲得觀眾的喜愛。這也使該節目自開播之日起就獲得了不少觀眾的青睞,從2016年第一季到現在已經走過了整整六季,依舊能夠獲得較大的關注度,這就是獨特創意帶來的收視效果。我國近幾年綜藝類電視節目發展十分迅速,出現了很多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要想獲得觀眾青睞,取得好的收視率,首先要有顛覆式的場景,要學會逆向思維的創新,要掌握深度垂直的玩法,要真正學會資源的挖掘和共享,這樣才能在節目編導的過程中從空間設計、情感融入等多個環節去提高節目的吸引力。
深入研究《王牌對王牌》這個節目還能發現,其本身將多樣化的娛樂游戲跟情懷、場景相結合,很容易就賺足了觀眾的眼淚,能夠讓當代年輕人在高壓力、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中找到釋放壓力、尋求樂趣之地,獲得觀眾共鳴,實現了多點開花。
2017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一檔獲得廣泛關注的電視文藝節目《朗讀者》,這檔節目將文化和情感進行了融合,通過主持人跟嘉賓聊天的方式去展示嘉賓個人的成長經歷,并由嘉賓個人根據自身的情感體驗及認知去選取優秀文學作品片段進行朗讀,文化、情感相融合,從而激發觀眾在情感上跟嘉賓達到共鳴,既實現了對優秀文學作品的傳播,同時也豐富了大眾的情感體驗。
因此當時這檔節目一播出就獲得了大眾的認可,正面評價很高。這檔節目火爆的原因就在于電視文藝編導注重了情感因素的運用,讓這檔電視節目真正有了自己的靈魂。
這是電視文藝編導匠心的體現,是電視文藝編導創意的運用,是電視文藝節目成功的關鍵所在。
對于一檔用匠心制作的電視節目而言,獨特的創意不可少,但是僅僅依靠創意還不行,還需要具有真實性,而真實性需要從細節上體現。
以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節目中心的《匠心》節目為例,作為一檔以紀錄片形式表現出來的電視文藝節目,節目編導必須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因此在節目制作過程中需要更多地著眼于細節,于細微處見知著,將匠人的匠心精神體現出來。
因此在拍攝這檔節目時,也選擇了很多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讓他們去參觀和拜訪山西地區獨具匠心、在某個領域有非凡成就的匠人,在尋根溯源的旅途中,跟隨匠人學習和體驗,以他們的視角去參與學習,而這個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展現山西地區匠人的風采以及匠心之作的偉大。
這樣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將真實展現了出來,同時借助鏡頭轉換以及不同角度的切入,完成現代工藝跟古代技藝的隔空對話,讓現代民眾真正地去感受先人的智慧。這其實是十分符合現代紀實類真人秀特點的,采取的是紀錄片的展現形式,但是內容更加貼近民眾,以真人秀的方式去展現傳統手工藝的精湛之處,展現匠人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匠心精神。
素人也好,明星也罷,在不斷地按照節目要求去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雖然秀的是自己,但展現出來的則是電視節目的真。百姓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才能取得高收視率,學員們踏實學習,師傅們認真傳授,不摻雜任何水分,他們的關系僅僅是師徒關系,這樣的節目才更具有真實性,匠心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展現出來。
2018年,浙江衛視聯合網絡平臺優酷推出了體育競技類文藝節目《這!就是灌籃》,通過籃球聚焦青年潮流文化,以中國大學生3×3籃球聯賽為基本核心,集結了全國來自不同年齡、職業、身份的100多名熱愛籃球的青少年,并設置領隊分兩大陣營帶領球員比賽。通過多輪激烈的籃球對戰,最終在籃球少年中角逐出MVP。
這檔節目定位為體育競技類,節目內容都跟籃球息息相關,都跟青春激昂和朝氣蓬勃相關,因此在整個節目的錄制過程中需要把握好細節,展現籃球少年的青春活力,展現他們對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的追求,可以說對電視文藝編導的要求是很高的。真實細節的完美融入,讓這個節目獲得了大眾的廣泛關注,達到了對籃球運動宣傳的目的。
節目在賽制設置、技術手段、表現形式等方面,不僅做到了尊重籃球競技規則和文化,還進行了綜藝化創新表達。在以零觀看門檻推廣籃球運動、帶動全民運動熱潮、推動又一青年潮流文化的大眾化傳播上,浙江衛視和優酷用這樣一檔節目,不僅為電視綜藝創新開辟出了一條新的通道,也為年輕觀眾傳遞了積極進取的青春勵志正能量。
對電視文藝編導而言,在節目錄制過程中不僅需要進行臺本的設計制作,還需要注重燈光、音響、舞美以及道具的配合使用,把握細節,注重真實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節目效果,將節目完美呈現在大眾的眼前。這些是編導匠心的體現,也是整個團隊不懈的追求。
任何一檔電視節目,在編排過程中都需要充分地考慮節目在內容上是否被普通民眾喜聞樂見,是否能夠震顫觀眾心靈,實現情感上的溝通。
因此需要電視文藝編導有強烈的觀眾意識,明白什么樣的內容是符合大眾心理的,是滿足大眾期待的,是大眾愛看的。只有將這一點琢磨研究透了,才能在節目中展現出真實的生活。觀眾可以通過節目感受生活,發現生活的價值與樂趣。
大眾的生活是多樣化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電視文藝節目題材,編導在進行電視文藝節目創新時,可以從大眾生活取材,創作上則以匠心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升華節目主旨,提升節目內涵,真正讓節目在貼近人們生活的同時,展現出獨特的魅力,體現自己對匠心的求索和創新能力。
對電視文藝編導而言,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是進行劇本創作以及臺本設計的基礎。電視文藝節目的創意需要通過文字來進行傳遞和表現,由此可見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對電視文藝編導而言是多么重要。在進行劇本創作的過程中,好的創意借助精湛、嚴謹的文字表達出來。作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電視文藝節目需要展現文字和語言的魅力。任何的文字錯誤都可能帶來歧義,從而引發錯誤思想和內容的傳遞,造成不良的信息傳播后果。
從2010年起,文化傳承類電視文藝節目數不勝數,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中央電視臺在2013年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大受歡迎,舉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意義,不僅在于選拔出榜樣式的“天才少年”,更在于倡導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做起的價值觀,向全社會倡導書寫漢字、保護漢字,愛漢字、愛漢語、愛中國文化的價值觀。
節目進行了嚴謹的策劃和制作,節目內容經過了嚴格篩選,文藝編導對整個臺本進行認真設計,力爭將細節做到極致。其主創團隊是國內最活躍的電視節目制作團隊之一,憑借豐富的多形態電視節目的實踐積累,以及超強的創意策劃和制作執行能力、科學的管理水平,其創新作品不斷贏得同行贊譽,成為極少數的為中央電視臺制作直播節目的公司。
近些年代表作品包括《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一本好書》等,是國內唯一憑借自主知識產權節目獲得一流社會影響、一流收視率成果的公司化團隊。他們取得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永葆對匠心的渴望和追求。
電視文藝作品是對客觀世界的展現,其本身是一個龐大的集成,涉及創作者、表演者及欣賞者三方,而編導作為創作者,一定要明確電視文藝作品本身的內涵以及藝術特點,編導要有對電視文藝內涵的獨特認知,要有藝術情趣,這樣才能給大眾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電視文藝節目。對電視文藝編導而言,節目內涵及藝術情趣也是編導自身匠人能力的體現。
對電視文藝編導而言,工匠精神是需要不斷堅守和傳承的,是保證電視文藝作品質量的關鍵。電視文藝作品需要不斷創新,這對編導的創造力是很大的考驗,只有節目形式別具一格、內容精益求精的電視文藝節目才能真正帶給觀眾獨具匠心的感覺,才能展現出電視文藝編導優秀的藝術創造力。
在如今這個時代下,作為一名電視文藝節目編導,應該堅持藝術創作的初心。身為一名編導,從本質上來說也是電視領域的手藝人,理應秉持匠心,堅持匠人之道,傳承好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不斷推敲文字,打磨畫面,從一幀幀入手,從一字一句琢磨,心懷執念,堅定不移,打造更多有內涵、有價值的電視文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