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菡
隨著短視頻平臺逐漸成為重要媒介載體,三農Vlog為新時代農民搭建了表達自我的舞臺。社會學家戈夫曼在其著作中將社交場域內人們策略性地表現自我來實現身份建構的過程稱為“印象管理”,拓展延伸到新媒體環境下自我呈現理論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應用。“蜀中桃子姐”通過分享鄉村生活完成自我形象的展演,坐擁千萬粉絲,讓四川美食和鄉土文化走進全國網友的視野,央視稱其為“灶臺上的鄉愁”。
擬劇理論視域下三農Vlog的內容生產以網民個體為主體,通過發布具有戲劇表演屬性的內容進行“臺前表演”,強化受眾對“自我”的認知和形象定位。在此過程中表演者需要“幕后”設計表演劇本、表演區域后臺前置化的改變以及“理想化的想象”實施印象管理策略來構建自身展演的意義和價值。
戈夫曼認為表演劇本是依據社會規范對不同表演角色的設定。三農Vlog的創作者通過一定的策劃和編排構思視頻形式與內容,選取合適的表演劇本來實現理想的自我呈現狀態。創作者大多通過具有話題度和共鳴感的主題、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制作和語境構建來實現表演目的,進而形成較為穩定連貫的視頻風格,帶給觀眾新鮮的視覺刺激和審美享受。在桃子姐的Vlog中,無論是她與包立春的日常拌嘴,還是與孩子的對話,抑或是和鄉村鄰里的寒暄都構成了視頻看點,傳達出人物之間真實的情感。持續更新的Vlog之間呈現弱關聯性,符合記錄生活的創作初衷,真實鮮活的畫面讓鄉村生活生動立體。
戈夫曼的擬劇理論提出,表演者會將表演區域區分為前臺和后臺兩部分,前臺是經過設計展現給觀眾的表演場合,后臺是不被受眾察覺的私密空間。媒介信息的流動打破地域局限,受眾的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逐漸融合,Vlog以真實直觀的方式展現創作者臺前與幕后的生活。桃子姐的主頁個人信息呈現比較完善,頭像是卡通的個人品牌,個性簽名設置為“什么也阻擋不了一顆吃貨的心”,體現美食定位,讓觀眾通過信息了解“前臺”的自己,提高關注度。桃子姐通過一系列的標簽和個人符號成功樹立獨屬于自己的形象,形成個人特征,展露出良好的個人素質修養,體現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新媒體時代下后臺空間受到壓縮,私人領域的呈現范圍擴大,迫使人們的表演區域由前臺向后臺延伸,Vlog中前臺與后臺的界限愈發模糊化,后臺內容是創作者精心策劃的一種“偽后臺”,展現出的是在鏡頭審視下的“表演性真實”以獲得群體之間的共鳴,給觀眾一種參與他人人生的體驗感。
擬劇理論中將人際關系發生的過程視為一場表演,表演者會通過某些技巧控制自己給別人的印象,掩飾與理想形象不一致的活動、事實和動機,實現自我在他人眼中的“理想形象”。三農Vlog的創作者選擇性地展示自身優勢內容,迎合觀眾喜好打造理想的熒幕形象,滿足觀眾對新農人的角色期待。三農Vlog通過鄉村文化的自然質樸氣息激發了觀眾對鄉村生活的好奇與向往,其生產方式和美學風格上的原生態反而符合人們對農村的理想化想象。桃子姐視頻中與城市生活方式不同的是,鄉村民風包含著大量以日常鄉鄰交往為敘事主題的內容,彼此之間的互幫互助在Vlog的記錄下更加凸顯;在自家菜園采摘綠色有機生態美食符合大眾對鄉村生活的想象。
①環境推動
一是國家政策扶持。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互聯網+農業”思路讓先進的農業知識和技術借助現代傳播媒介的普及描繪了新時代鄉村的發展前景,處處彰顯著國家對“三農”的重視。國家政策的扶持對三農Vlog創作的穩健發展發揮著保駕護航的作用,農民的文化自信借助于三農Vlog得到社會肯定。
二是新媒體技術賦能。信息基礎設施和互聯網經營模式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用戶開始享受信息時代的福利,推動了原生態農村影像生產和互聯網內容生態的結合。互聯網絡的加持讓媒介實現了實時、同頻的“虛擬在場”形式的傳播,大量的農村網民為農村自媒體提供了用戶基礎。
三是平臺媒介助推。媒介技術的成熟伴隨短視頻的準入門檻逐漸降低,多平臺以內容扶貧和電商扶貧的方式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將流量轉化為經濟效益,快速吸引新人加入。平臺從流量扶持、運營培訓、變現指導等方面全方位助推三農Vlog內容創作。
②受眾需求導向
一是緩解現實壓力,尋求共鳴。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逃離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慢節奏的鄉村生活讓大家對農村的美好田園圖景格外向往。三農Vlog大多詼諧幽默、富有正能量,觀眾可以感受到熟悉的鄉音、美食和家鄉習俗,暫時緩解現實生活的壓力、忘卻煩惱,體會到家鄉的溫暖,其所營造的虛擬世界與人們尋求安寧的需求相契合,從而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鄉土情結,獲得心理上的寧靜和繼續奮斗的動力。此外,觀眾在網絡中尋找與自身具有相似點的其他個體,在互動中產生微妙的黏性和心理慰藉,形成強烈的共鳴感,這種共鳴感讓創作者和觀眾建立起更親密的關系。
二是滿足窺視欲。三農Vlog作品的特殊性之一便是創作者將屬于后臺區域的私人內容搬演至前臺,個人隱私成為觀眾討論的熱點,滿足觀眾的窺視欲。創作者通過Vlog的形式帶給觀眾一種可望可及的接近感。
三是開闊視野,學習技能。互聯網的發展讓人們的交流互動突破了時空限制,降低了分享的成本,線上知識分享與學習變為普遍現象。三農Vlog的創作者選取自己擅長的領域分享自己的技能和專長,為觀眾提供了一條學習的途徑。桃子姐分享自己的美食技巧,觀眾觀看Vlog不僅得到消遣還能獲取美食制作知識。
①構建理想形象,實現自我認同
Vlog這一新傳播形式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讓農村群體的表達需求得以釋放。作為表演者的創作者會給自己一種角色期待,根據自己設置的劇本進行表演。鏡頭前的自我呈現行為其實也是一種構建理想化自我形象的過程,創作者在鏡頭面前盡情表露自己,獲得精神上的安慰。
②獲得內容變現
網絡時代也被稱為注意力經濟時代,Vlog作為短視頻行業的新風向標,成為商業變現新方式。三農Vlog創作者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注意力經濟的變現。創作者可以通過自己專屬的個性標識創建淘寶店鋪或者抖音小店,視頻鏈接跳轉購買頁面進行引流操作,便于受眾下單購買。個人形象與產品自然融合,促進粉絲向消費者轉化。“蜀中桃子姐”主要銷售榮縣及其周邊特色農產品、調味料等,依靠直播帶貨年銷售額達2億元。一方面助推當地農戶增收,帶動千戶種植大頭菜,另一方面助推當地文化旅游經濟,吸引上萬外地游客到景區旅游打卡,帶動當地經濟增長。
③滿足社交需求
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以往農民群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處于相對閉塞的信息空間中,與外界接觸和交流的機會較少。社交需求是一種人際交往需求,積極的自我呈現有利于人際交往,以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與陪伴。短視頻社交平臺上,來自五湖四海的受眾聚集在同一個虛擬場域內,通過Vlog將個人態度觀點娓娓道來,展現更為真實立體的自我,通過網絡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想,與觀眾形成新型社交關系。Vlog的社交功能成為部分新農人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突破時差和地域的限制拓展人際圈,和陌生群體進行信息交流,拓寬獲取外部信息的渠道。
戈夫曼所謂的自我呈現實質是“自我概念”的認知,并由此產生自我認同。Vlog的視頻形式讓熒幕與現實生活的邊界模糊,作品中的內容也并非完全是現實生活原本的情景再現,而是二次加工剪輯后更加理想化自我的演變。創作者留下想讓觀眾看到的生活中的美好與精致,久而久之,沉醉于“公開表演”的創作者容易將自己修飾過的生活片段與真實生活相混淆,誤以為這就是真實的生活,陷入關于真實與表演的掙扎。三農Vlog所展現出的平民化內容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多是以媒體思維進行形象建構,深層次不易察覺的修飾和包裝讓虛擬空間中的農民呈現更為美化,過度呈現反而阻礙了個體感受真實生活。是為了生活而拍攝還是為了拍攝而生活,成為值得深思的問題。
戈夫曼在書中提出“后臺困境”,即表演者本身不能對后臺隱私進行有效控制。在網絡的自我呈現中,個人的后臺屬于隱化的一部分,是人們擺脫社會現實規范的束縛回歸真實自我的空間,但陸續出現令人擔憂的隱私問題。如視頻地理位置信息無意暴露,會被人加以利用,造成人身安全傷害;視頻易被盜取、惡意剪輯,侵犯創作者合法權益。
三農Vlog內容呈現逐漸出現模式化傾向,面臨嚴重的同質化問題。缺乏創新性的三農Vlog若不進行內容調整,深入挖掘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不僅會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也會降低忠誠度,導致傳播力和影響力相繼下滑。碎片化時代下三農Vlog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更為強烈。桃子姐的視頻發布保持在一周四五次的頻率,這就需要有穩定的創意與內容產出,創作源泉不斷流。
戈夫曼提出的保護性措施包括:一是觀眾自覺離開未受邀請的領域;二是觀眾對表演者的表演給予適當的反饋。在三農Vlog的自我呈現中,除了表演者以外,觀眾對表演的維系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在網絡平臺也要保持該有的秩序和素質。因此應該保持理性判斷,自覺抵制惡俗信息,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積極接受優秀文化熏陶。觀眾可進行適當積極的反饋,一方面表達對創作者的肯定,另一方面幫助其進一步改進調整。
戈夫曼提出表演者需要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包括控制面部表情和說話態度,且為表演成功需要進行預先策劃等。所以提升創作者的媒介素養和堅持“內容為王”很重要。創作者在Vlog中展現的行為和思想都會滲透到大眾意識中發揮導向性作用,所以更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堅守三農Vlog記錄的初心,“適度表演”,發揮自身優勢,充當農村與外界的通訊員,構建客觀真實的農民形象。
平臺積極承擔監管責任,做好把關人。控制后臺開放尺度,對暴露隱私或有問題的視頻進行多次審查,減少后期社會治理成本。設置適當的獎項,鼓勵原創,降低虛假媒介形象呈現的可能。平臺要兼顧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將流量聚集地轉化為傳播主流價值觀的網絡高地。
本文基于戈夫曼的擬劇理論,旨在分析我國三農Vlog的自我呈現現狀,并基于數字鄉村發展的現存問題,提出三農Vlog群體的良性發展建議。三農Vlog為受眾展現真實的鄉村生活圖景提供渠道,喚起大眾的集體記憶,將“鄉土記憶”轉化為“鄉土經濟”。農民形象的主動建構為農耕文明和信息文明相互結合提供可能,讓三農Vlog真正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