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華
融媒體時代需要媒體更多地運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更快的傳播速度、更多樣的功能、更強的互動性,新媒體能夠根據不同用戶群體的特點提供不同的內容,而廣播往往是單向的信息傳播,縣級廣播需要與新媒體相結合,利用新媒體宣傳縣級廣播節目。
融媒體時代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如果縣級廣播能夠主動改變落后的運營模式,在融媒體時代進行發展和創新,將融媒體的優勢和縣級廣播的優勢結合起來,就能擺脫發展困境,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縣級廣播有著獨特的優勢,與電視和紙媒相比,廣播的傳播速度較快,信息傳播比較方便,廣播具有移動性強的優點,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收聽最新信息。
例如:車輛駕駛人員想要了解縣城當前的道路交通情況,其他傳統媒體無法實時更新交通信息,而廣播能夠及時播報當地各個區域的道路交通情況,駕駛人員能夠根據道路情況調整行車路線。由此可見,廣播有著其他媒體無法替代的優勢。
不同的媒體平臺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優勢,新媒體平臺具有傳播范圍廣、互動性強、影響力大的優點,有必要將縣級廣播和融媒體結合起來,體現出媒體融合發展的優勢。縣級廣播要加強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有序開展各項改革工作,保證縣級廣播節目的播放效果,在多個屏幕、多個終端上同步播放縣級廣播內容,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相應的媒體平臺,通過各種媒體平臺靈活收聽縣城廣播節目的信息。
一些縣級廣播平臺缺少科學的管理模式,沒有靈活變通的辦法,傳統的管理方式阻礙了縣級廣播的發展,無法契合新時期廣播受眾的需求。縣級廣播節目比較單一,往往有著固定的播放時間和播放內容。被其他媒體節目所吸引,很多聽眾會逐漸轉移到其他平臺。一些縣級廣播節目的內容很少結合當地的社會生活,對當地群眾的吸引力較弱,節目缺少創意,節目內容也缺少深度,無法吸引更多的人收聽。要想留住聽眾,需要對廣播節目進行創新,策劃全新的節目內容,優化節目形式。
融媒體的發展對人才的能力水平有較高的要求,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工作模式,很少會對廣播節目和工作模式進行創新。縣級廣播電視臺現有人員掌握的技術和知識比較有限,很難保證廣播節目的質量。縣級廣播電視臺沒有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媒體融合方面的技能培訓,也沒有及時為工作人員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無法保證縣級廣播與新媒體結合的效果。
高水平專業人才的缺失,阻礙了縣級廣播節目的創新和媒體融合發展。要想促進融媒改革,必須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
廣播節目質量的提高需要通盤考慮節目的內容、形式和播出方式,而這些都與節目定位有關,只有做出準確的定位,在明確自身定位的基礎上進行策劃,才能從源頭上保證廣播節目的質量和播出效果。縣級廣播要分析受眾群體的喜好,在節目中展現當地文化特色,圍繞受眾需求和地區特色開展策劃。在定位精準的基礎上進行媒體融合發展,才會讓當地人主動關注縣級廣播,讓更多人喜歡上縣級廣播節目。縣級廣播要在節目中體現地域特色,避免節目雷同,為本地人提供最新鮮及時的新聞資訊和生活信息服務。
融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老人喜歡觀看電視節目,大部分年輕人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或短視頻平臺獲取信息。縣級廣播可以將新聞資訊同步到各個媒體平臺中,以傳統廣播節目為核心,將內容轉換成不同的形式,如音頻、文字、圖片、短視頻等,將這些內容發布到不同媒體平臺的官方賬號中,通過準確的定位、精彩的節目、多樣化的傳播方式吸引大眾,增加關注度。
縣級廣播新聞節目往往會在晚上黃金時間段播出,當新聞資訊內容較多時,會讓受眾產生一種疲勞感,也會讓節目編排顯得混亂。縣級廣播可以將新聞節目分成早間新聞和晚間新聞,早上可以播報當日的天氣情況預報和前天夜間發生的新聞事件,晚上可以播報白天發生的新聞事件、實時的交通信息、當地的重要活動等,白天可以播放一些文化類或社會生活類的節目。當人們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往往會比較疲憊,播放完新聞節目之后可以安排一些娛樂類節目,如喜劇節目可以讓人們緩解壓力,逐漸養成關注縣級廣播節目的習慣。這樣一來,縣級廣播節目向著立體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對縣級廣播進行定位時,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分析各類收聽人群的喜好,做到準確定位。要想了解聽眾的喜好,分析聽眾的收聽習慣,需要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根據數據分析結果調整廣播節目編排方案,合理配置資源,打造品牌節目,提高縣級廣播節目的收聽率。
縣級廣播節目制作人員要深入基層,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使縣級廣播節目呈現出生活化的特點。縣級廣播節目的主題、內容和形式決定了節目的質量。融媒體時代,廣播節目競爭更加激烈,要想讓縣級廣播節目獲得更多關注,必須提高節目的質量,確保輸出優質節目。縣級廣播電視臺要對其他廣播電視節目進行研究,重點分析那些關注度較高、受到大眾普遍喜愛的節目,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努力打造獨一無二的品牌節目。縣級廣播節目包含不同的類型,如新聞資訊、社會生活、文化教育、音樂藝術、旅游、交通等,每個類型的節目都有著特定的受眾,縣級廣播要盡量策劃各種類型的節目,避免節目類型單一化。
要注意的是,各個地區的廣播電視臺也都有這些類型的節目,要想讓縣級廣播節目吸引受眾,就要辦出特色,對節目的主題進行深化,把握好節目的節奏,使節目呈現出地域化特點,充分體現廣播的聲音優勢。例如:在旅游節目中,可以重點對本省、本市、本縣的旅游景點進行介紹,同時介紹當地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歷史文化,吸引人們去旅游、打卡網紅景點,通過節目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
縣級廣播要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在各個媒體平臺的評論區與受眾進行互動。人們在手機上關注電臺節目,往往會針對節目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可能是聽眾自身的思考和感悟,也有可能是對節目的批評和建議。后臺工作人員要及時回復和反饋,收集和整理聽眾的意見,同時還要對節目播放量等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縣級廣播新媒體中心還可以在各個平臺舉辦一些互動活動,例如:策劃選題時將幾個備選題目展示在各個媒體平臺中,由聽眾投票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又如,在春節期間,將地區舉辦的春節晚會音視頻發布到媒體平臺上,人們觀看后,可以對節目進行投票,選出最喜歡的三個節目。通過投票的方式了解受眾的喜好,然后在電臺公布最后的票選結果。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想用更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所以,要控制好不同廣播節目的播出時長。在縣級城市,很少會出現交通擁堵的情況,人們上下班開車時間不會特別長。針對這類群體,在早晚高峰時段,可將節目時長控制在20分鐘之內,提煉關鍵信息,為其提供最精準的實時路況和服務資訊。還可以將節目設計成多個單元,每個單元的播放時間為5分鐘,在播報完實時資訊之后,播放一段音樂,采用交叉滾動播出的方式。
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要善于整合媒體資源,將傳統的廣播節目發布到不同的新媒體平臺中,在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中擴大廣播節目的傳播范圍。工作人員要在各個媒體平臺同步發送信息,發揮各個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及時將縣級廣播信息傳遞給大眾。采編人員可以從不同的媒體平臺中收集信息,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查證,將這些信息融入廣播節目中,讓縣級廣播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和有趣。
縣級廣播電視臺的采編人員要對信息進行整理,做好節目內容的編排工作,不斷創新節目的內容和形式。有些節目的內容不夠新穎,會影響廣播節目的播出效果。
為了保證節目的流暢性,需要提前對節目進行編排和設計,避免節目播出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在演播室錄制節目時,可以和聽眾進行連線互動,通過互動交流增加節目的吸引力。編排節目的時候要注重創新,增加節目的感染力,使聽眾融入節目營造的氛圍中。
無論是資源整合還是節目創新,都要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秉持本土化的原則,向當地群眾宣傳國家政策,展現本地的風土民情,在節目中體現出新時代精神,拉近廣播節目與聽眾的距離。縣級廣播節目要改變單一的傳播方式,以多樣化的形式播放節目。人們可以通過收音機、車載廣播、喜馬拉雅FM、蜻蜓FM收聽縣級廣播節目,還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平臺中查看縣級廣播節目的文字內容。工作人員要關注最新的熱點話題,對人們討論的話題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以此為基礎進行節目策劃和節目編排,增加縣級廣播節目的熱度。
縣級廣播應當在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方面進行創新,成立融媒體中心,為融媒體時代下縣級廣播的創新發展提供支持。在組織架構方面,縣級廣播要對各個部門進行整合,使策劃工作和采編工作融為一體,加強對用戶信息和播放數據的科學管理、分析,對數據信息進行分類,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總結當前節目的優勢和不足,為新節目的策劃提供參考。縣級廣播要創新運營模式,形成完善的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提高運營能力,彌補傳統運營模式的不足。
縣級廣播可以設立指揮中心,集中進行調度、指揮和策劃,根據各個媒體平臺的特點設立不同的部門。文字編輯可以將采訪的內容梳理成文字稿件,根據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特點進行編輯,將同樣的內容編輯成不同的形式。視頻編輯主要負責視頻的錄制和剪輯,不同視頻媒體平臺在視頻時長和播放方式上有很大區別,可以將每日的新聞資訊剪輯成一兩分鐘的視頻,將綜合類節目等內容剪輯成三五分鐘的視頻。
此外,部分媒體平臺以音頻和圖片信息為主,要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音頻的錄制和剪輯,負責圖片的拍攝、整理和設計。將各個部門的信息匯總后,對縣級廣播節目進行全媒體編輯,對編輯好的節目進行審核,最后,將信息發布到相應的媒體平臺上,主要包括抖音、電臺、網站、新聞客戶端、公眾號等。這種工作機制對工作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引進和培養綜合型人才,合理配置資源,促進縣級廣播快速發展。
人才是媒體競爭的核心要素。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水平高的人才隊伍,擁有一批真正有使命感、責任感和執行力的創新人才,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
當前,新聞業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最突出的一個變化是,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帶動,媒體成為一個橫跨廣電、通信、設備制造等諸多傳統領域的產業,現在又呈現出從“跨行業”向“全產業”發展的趨勢。這種變化對媒體所需人才的結構和種類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媒體人才已大大突破傳統單一采編人才的范疇。進入全媒體時代,編輯記者已不能只通過一支筆、一個錄音筆來包打天下。新的媒體格局和傳播形態對媒體人的綜合能力,包括采編技能、新技術應用、職業意識、知識積累等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工作人員的思維觀念和能力水平直接影響廣播節目的質量和效果,縣級廣播的各個部門比較獨立,各項工作缺少配合,工作人員往往只具備單一能力,對其他部門的工作不夠了解。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縣級廣播的各項工作也要不斷融合,縣級廣播應當對工作人員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工作人員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組建一個綜合能力強的工作團隊。
例如:負責后臺管理的人員在回復評論時,要準確把握節目的主旨,掌握準確的信息。采編人員也要參與到策劃環節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使縣級廣播新聞節目更加新穎、有趣和豐富。錄制視頻和編輯視頻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視頻剪輯人員要經常和主持人、采編人員進行交流,確保最終的視頻能夠完整地呈現出節目主題和內容。
縣級廣播要想在融媒體時代得到人們的關注,就要順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對新媒體加以運用,為受眾提供優質節目,不斷深化節目主題,豐富節目內容和形式,體現縣級廣播節目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