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龍
在當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階段,教育科研工作深刻影響著新時代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健全教育科研機構體系”“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科研隊伍”的要求,基礎教育科研體系成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徐州基礎教育體量大,城鄉二元結構特征顯著,在縣域教育科研體系建設方面存在著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典型問題。因此,需要從本地區教育科研事業發展實際出發,開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時期縣域教育科研體系建設的策略研究,有效促進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徐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于2021年開展了縣域教育科研工作情況專項調研,發現在縣一級教育科研工作中長期存在教育科研人員隊伍不齊整、教育科研管理體制不順、教育科研工作改進動力不足、學科建設水平偏低等突出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徐州市教育局以提升縣級教育科研機構的“研究、指導、服務、管理”四項職能為中心任務,明確縣級教育科研機構建設核心理念和價值追求,謀劃縣區教育科研體系建設的整體思路。一是堅持質量導向。“以教研促質量,以質量評教研”,切實提升縣(市)區教育科研體系建設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制約縣(市)區教育科研體系建設的關鍵因素,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規范及規章制度,切實解決縣(市)區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三是堅持系統推進。健全完善“市、縣(區)、校”三級教育科研體系,全要素、全方位、全過程提高縣(市)區教育科研發展水平。四是堅持循序漸進。遵循“由易到難、科學規劃、逐步實施、整體提升”的建設思路,有計劃、按步驟落實縣(市)區教育科研體系建設方案。
為確保縣域教育科研能力建設的目標有效,徐州市教育局組織專班開展縣區教育科研工作情況專項調研。通過問卷和訪談等多種方式,調研縣區教育科研工作、機構設置、教研人員專業發展、學科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分析縣區教育科研事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做出縣區教育科研事業發展需求診斷,科學研判縣區教育科研體系建設的起點和任務,為制訂差異化的縣區教育科研體系建設規劃提供依據。
《江蘇省“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提出的推動蘇北地區發展要“適應人口變化和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加快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是徐州地區在“十四五”期間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定位。為消解本地區基礎教育城鄉二元結構顯著特征,促進包括教育科研人員在內的全體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從而助推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徐州市教育局頒布《關于實施全員教研能力建設工程的指導意見》,對全市教育科研系統及學校教研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實踐上以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科建設水平為教研中心任務,做好全員教研,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開展學科關鍵能力研究,大力推進教研成果物化和運用。
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高校專家的指導下,徐州市教育局研制《徐州市基礎教育教研員專業標準》《縣(市)區教研員年度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徐州市基礎教育教研發展水平評估指標》,建立系統性的教育科研體系建設的專業標準;頒布實施《關于加強縣(市)區教研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徐州市基礎教育教研員專業標準》是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教研員隊伍機構人員招聘、選調的基本依據,是市縣教研機構引領全市教育科研人員專業發展和業務管理的參考依據,也是全體教育科研人員自身專業發展的基本要求。《縣(市)區教研員年度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是針對教研員個體年度教育科研工作成效設定的考核評價標準,是教育科研人員年度考核、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及評優評先的依據。《徐州市基礎教育教研發展水平評估指標》是針對縣區教研機構的發展水平設定的評估指標體系。這三個評價標準構成系統性教研評價標準體系,成為教育行政部門評估縣區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依據和主要抓手。
徐州市教育局針對縣區教育科研機構建設和教育科研人員專業素養提升中的主要問題,基于教師隊伍建設、學科課程建設、教育質量評價改革、教育科研人員專業素養等方面要求,開發實施教育科研人員“教研四力”自主學習課程。一是理論(政策)轉化力,即教育科研人員在教育科研工作情境中,對相關領域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改革政策的收集、加工、表述和指導的能力;二是課程領導力,即履行教育科研工作職能所需要的教育管理能力、專業指導能力以及組織各項教育科研活動的能力;三是管理指導力,即引領廣大教師進行國家課程實踐,開展校本課程研究,設計開發優質課程資源的能力;四是教研創新力,即優化改進教研方式,提升教研針對性、有效性,促進教研轉型的能力。“教研四力”自主學習課程在內容上突出時代性、理論性、綜合性和專業性。該課程于2021年年底正式啟動,教研培訓的時代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顯著增強。
徐州市教育局實施項目化推進縣區教育科研能力建設,著力做精九項重點工作。一是教育科研人員配備達標工程。每學段每學科配備至少1名符合任職條件、具有一定科研經驗和指導管理能力的專職科研員。二是教育科研人員專業素養提升項目。各縣(市)區科研機構指導教育科研人員制訂專業發展三年規劃,促進教育科研人員持續提升專業素養水平。三是開展教育科研人員年度績效考核。實施縣(市)區教育科研人員年度工作績效考核,建立教育科研人員準入、退出制度,促進教研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崗位流動。四是優化創新教育科研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全學段一體化的教育科研管理體系,探索跨學段、跨學科的區域教育科研機制。五是加強育人關鍵環節研究。將育人關鍵環節以及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等教育改革要求作為重點研究內容和任務。六是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落實考試評價改革研究,推動建立以發展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制定、推行適合本地區教育發展的系統性評價指標體系。七是打造教育科研特色品牌。以本地區基礎教育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重難點問題為研究對象,打造本地區科研特色項目和品牌項目,促進科研文化創新。八是建立教育科研成果獎評選制度。市教育局每兩年面向全市征集教育科研成果,鼓勵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科研機構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九是教育科研機構發展水平等級評估。依據徐州市基礎教育科研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開展兩年一輪的教育科研機構等級評估活動等。以上九項重點工作的推進以問題為導向,有計劃、按步驟構建區域教育發展科研支撐體系。
一方面,徐州市教育局加強對縣區教育科研能力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將縣(市)區教育科研能力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貫徹落實,做出專題研究部署,落實好教育科研能力建設各項具體要求。另一方面,徐州市政府通過地方立法保障政策舉措長期有效,為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教育科研支撐體系建設保駕護航。《徐州市基礎教育促進條例》經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批準正式實行,該條例對如下內容做了明確規定:區域教育科研機構建構跨學段、跨學科的教育科研機制;完善教學研究體系,強化教學研究系統標準化建設;建立專兼結合的科研員隊伍,配齊所有學科專職科研員,健全科研員準入、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督促落實教育科研機構和教育科研人員的工作職責,明確教育科研人員的專業標準;開展市、縣級教育科學研究發展水平等級評估。
徐州基礎教育逐步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強化縣域教育科研體系建設成為助推基礎教育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將堅持著力創新教育科研工作機制、優化教育科研隊伍結構、提高教育科研規范化水平,圍繞縣區教育科研部門在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服務教育管理決策等方面的提升目標,努力為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構筑起強有力的教育科研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