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遼寧省綏中縣農業事務服務中心)
露地茄子在北方地區栽培面積大,已成為當地農民主要種植經濟來源。部分地區生產技術相對滯后,造成茄子產量低、質量差,因此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本文試圖探索加強品種選擇,注意培育健壯茄苗,強化定植后田間管理,加強防控病蟲等,對茄子露地高產栽培技術予以總結,僅供種植者參考。
茄子為喜溫作物,氣溫適宜,自春季到秋季均能開花。在我國北方地區茄子設施栽培已初步具備規模,部分地區還主要采用常規露地栽植。應探索提高露地茄子產量及品質途徑,從而顯著提升露地茄子栽培種植品質及效益。
茄子品種選擇對于茄子產量與質量有著至關重要作用,應選用產量較高,抗性較強早熟品種。北方主栽品種一般為沈茄二號、茄優二號、吉茄六號、吉茄七號、齊雜茄二號、黑玉、綠圓茄等。
2.1 苗床制備:選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前茬未種茄子的沃土制做育苗床。對選定好的地塊要深翻曝曬、清除雜草和碎石。一般每畝需要增施腐熟農家肥3000~3500千克或復合肥30~50千克混合均勻。苗床寬約1.2~1.5米,相鄰苗床間留約60厘米步道便于后期管理。播前3~5天選用多菌靈噴苗床消毒并加蓋塑料薄膜減輕病蟲害。
2.2 種子處理:播前種子需要進行催芽處理。要選飽滿種子使用50°C溫水浸泡6~8小時,并持續翻動。也可在高錳酸鉀溶液中泡1小時,取出后溫水浸種6小時。浸種后種子用濕布包裹放在28℃環境中進行催芽。3~4天后有大部分種子露白待播。
2.3 播種:播種量40~50克/畝。把細沙和種子拌勻播在苗床上,覆蓋1厘米“蓋種土”。播后搞好拱棚防寒,小水澆透。
2.4 苗期管理
2.4.1 溫度管理:播后確保苗床溫度以促進萌發。白天氣溫維持25~28°C,晚上氣溫維持15~20°C。當幼苗出齊并具有2~3片真葉后,溫度適當下降,以防幼苗徒長。
適當降溫進行煉苗處理,日間氣溫維持在20~25°C,晚間氣溫維持在14~18°C。若外界氣溫過高,加大通風量以防灼傷幼苗,氣溫過低應適當保溫。栽植前7~10天全揭拱棚煉苗處理,使幼苗能夠適應外界溫度,縮短緩苗期。
2.4.2 水肥管理:茄子萌發階段,個別帶帽種子出土,及時噴濕種殼助苗出土。幼苗生長初期澆透水。定植前少澆水,有利煉苗。幼苗期一般不需要施肥,如果發現個別幼苗顏色淺黃,莖稈細弱癥狀時酌情追肥,可用重施肥料的水溶液噴灑。
茄子出苗后5~6片真葉移栽。栽植前在茄苗上噴灑多菌靈500~800倍液進行消毒殺菌。移栽的時間應選在陰天,也可在晴天黃昏,減少陽光對苗木影響,為確保成活率應帶土移栽。栽植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或50厘米×70厘米,每畝栽1500~2000株。栽后2~3天看缺苗情況及時補苗。
4.1 水肥管理:茄子定植后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適時除草松土促進茄子幼苗根系發育。依茄苗生長狀況適時施肥和澆水,茄子苗栽后5~7天,可施農家肥,花后坐果前,生長好的可不施肥,生長弱的可施適量尿素,每畝施肥量以10~15千克為宜,坐果后,要增加施肥量,隔10~15天施一次化肥,減緩茄子植株老化,增加茄子產量,收獲時再施一次水肥。澆水通常與施肥同步進行,氣候干旱應及時補充水分。
4.2 整枝:茄子分枝有規律,一般不需要整枝,門茄下部各葉腋容易萌發形成側枝耗損茄子植株營養。一般留第1花序下部第1腋芽萌動的側枝并抹去其余部分,確保結果母枝有足夠養分。要注意防止茄子植株出現倒伏,生長期間進行搭架。
4.3 摘葉:茄子植株長到50~60厘米時,葉片長得繁茂容易遮光影響果實顏色,甚至造成茄果爛果。為提高葉片透光率,應摘除多余葉片,但不能一次性全部摘除,應分批摘除。茄子植株全生長期摘葉4~5次。摘葉原則:生長健壯植株可適當多摘葉片;長勢較弱的應少采或者不采;氣候干旱時少采葉片以防茄果曬傷;茄子植株在生長中、后期應及時摘去部分病葉和黃葉。
4.4 花果管理:營養不良和光照不足均可引起茄子落花,為預防茄子落花,應在茄子花蕾期噴坐果靈,同時去掉次花確保主花結果。茄子早期留果不能過多,以防引起植株早衰,一般單株茄子以8~10個結果量較適宜。
防治灰霉病需要進行3年以上輪作,發病初期使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予以及時防治。
防治黃萎病可使用55℃的溫水進行浸種,15分鐘再放進冷水冷卻,再使用多菌靈浸種1小時。可以使用農業措施預防,在作物收獲后要及時將病殘體集中燒毀。防治黃萎病最好措施是使用砧木進行嫁接育苗。另外可以采取土壤消毒法預防病害發生。使用50%多菌靈600倍液噴地面,對育苗床和定植田的土壤進行殺菌處理,效果較好。
使用化學防治方法則需在發病初期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入可殺得1000倍液和濃度1500倍液的云大120進行灌根處理,連灌3~4次。
防治白粉病發生,可在盛果后期及時追肥防早衰,合理灌水,雨后及時排水,加強培土促根系生長,及時摘除下部病老葉,減少菌源利于通風透光。發病初期噴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福星乳油4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
防治病毒病使用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防止猝倒病發生要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土質肥沃、背風向陽田塊作苗床。
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連噴2~3次。藥劑選用6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立枯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藥劑交替使用。
防治紅蜘蛛可噴施70%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噴施葉背面。
白粉虱防治方法有增設防蟲網、覆蓋銀灰色地膜和田間使用黃板。白粉虱對銀灰色有負趨性,所以銀灰色地膜可有效避開白粉虱。藥劑防治使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10%吡蟲啉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2000倍液噴霧,輪換用藥。
防治蚜蟲可使用10%吡蟲啉1000倍液,或40%樂果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防治茶黃螨則需要消滅越冬蟲源,鏟除田邊雜草,清除殘株敗葉,培育無蟲壯苗。
在茶黃螨點片發生時可先使用35%殺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螨克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藥劑需要輪換交替使用。
減少病蟲害發生主要措施還是要注意選擇應用抗性強的茄子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進行輪作,避免重茬;做好種子及苗床消毒工作;加強田間水肥管理;農家肥和化肥混合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