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林
(南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 南通 226001)
受我國行政結構布局的影響,城市公共衛生應急資源多散布于省、市、自治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在地的衛生區、各級醫院、疾控中心等部門,而未能做到統一收歸于中央進行管理。各個單位與機構,由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應急力量以及資源的配置,都缺乏有效的整合與統一化協調分配,甚至于公共衛生信息資源都屬于相對獨立管理的狀態。因此,一旦發生大規模疫情事件,無法做到病情與醫療信息的共享,對于有效施救與資源調配造成極大的困難[1]。
從我國目前所出現的幾次大規模疫情的狀況來看,國家尚有不少地區還未能建立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管理系統,因此,應急管理工作呈現薄弱化、應急指揮工作整體反應較慢的特定。無論是2003年的SARS還是2020年出現的新冠病毒,對于突發情況的出現,疫情所在的省、市衛生防疫部門未能做到應急管理工作所要求的標準化處理,甚至在疫情上報過程中還存在打折扣與信息不準確的情況,導致應急突發事件的持續發酵,對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嚴重影響[2]。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出現,需要聯動各個部門和單位開展統一協調性工作進行控制與處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缺乏統一協調性機制,因此無法形成聯動保障的效應,同時也缺乏專業性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信息平臺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共享的技術支持。因此,相關部門在衛生事件處理過程中,無法做到及時、準確地了解,無法進行實際情況地研判,無法有效開展疫情控制與處理,最終有可能造成公共衛生事件蔓延的惡果[3]。
一個完整的城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的建立,應當由系統用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業務系統與業務部門、運行保障體系以及標準規范體系5部分組合而成。城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所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其具有的應急服務體系向應急管理工作人員提供應急專業化信息的支持。應急管理工人員通常包括應急指揮系統的決策人員、業務活動性人員以及應急系統的維護人員,對于所提供的應急專業化信息主要包括公共衛生信息的匯總與分類、分析與實時監控、疫情的實時管控與預案實施、疫情應急信息的發布與查詢、應急管理機關輔助性決策實施與指揮調度、應急突發性事件模擬演練與效能評判、應急管理部門考核實施與應急預案優化等業務。從業務系統的內容來講,是以各單位同衛生應急業務相關聯的信息系統而形成的有機統一體,其主要包含各公共衛生資源信息采集系統、疫情上報系統、各醫院醫療專家庫、專業化知識信息庫等,通過業務系統進行的信息共享交換服務,可以及時且有效地為城市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系統提供應急信息服務資源,有利于應急指揮系統充分發揮應急突發性事件的處理作用,并及時上傳、錄入相關應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形成的信息化內容。
應急系統的整體框架構成,需要結合多個層次予以包容。以物理化場所為例,包括移動指揮與固定指揮所兩個體系;以基礎支撐系統所包括的項目類別為例來講,該系統囊括應急通訊、計算機網絡構建、音視頻通訊會議、數據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搭建等;公共衛生應急數據庫包括基礎信息采集庫、空間化數據信息庫、應急事件處理信息庫等;公共衛生應用系統包括綜合性業務統籌管理、預測預警系統、監控系統、指揮調度與應急保障系統等。信息獲取的方式主要是利用網絡信息平臺以及移動通訊終端設備,做到信息獲取和共享的實時性。此外,為了維護與支持運轉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還需要將應急性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安全信息保障系統落實到位,構成應急指揮系統構建的有機整體。
作為應急管理工作人員獲取和傳達信息的主要通道,綜合業務管理系統的作用就是聯合衛生系統、疾控與急救中心、各級政府應急辦等相關單位,實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資源的共享與協同,并且統籌協調工作具體安排、工作的職責與內容、工作會議部署等內容。達到整體有機協調、形成積極聯動機制的樞紐。
監測監控系統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護和監控重點單位與目標,例如教育單位和機構、餐飲系統以及具有高度醫療危險源的單位。全面而深入掌握監控目標的具體分布情況,形成實時有效監測,并對形成的數據進行精準化收集和分析,做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能造成的隱患與風險評估。對于預警系統,是利用信息網絡、公共媒體途徑收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信息。對于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統計后形成對于事件造成危害影響的預判,并及時對外進行發布。此外,對于信息匯總后的分析與研判,還要進行事件的模擬化預測,根據產生的結果進行類比量化分級,確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所造成的危害預警等級,并依據事件發展變化的過程隨時進行有效調整,目的在于以預警形式正確引導公眾對于事件的認知,減少不必要恐慌的同時,增強公眾的警覺性與防護意識。
城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過程中,政府應當利用多種手段進行統一的指揮調度。依據事件發生的情況所匯總的信息,提出應急預案的處理方式。對于指揮調度的方式,主要通過互聯網信息網絡、手機終端、電視廣播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做到第一時間將指揮調度信息傳達到各應急事件處理部門,并進行有效的資源調配;除此之外,應急保障系統也是做好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暴發過程中,后勤應急性保障的重要部門。例如衛生醫療隊伍的安排、醫療資源的調配等。系統對于各類公共衛生應急性資源進行類別化標準區分,并以信息數據庫的形式進行統籌備案,有效監管應急保障資源的生產、儲備、運輸以及流通的具體環節,掌握資源儲備與調配的情況,在做到情況發生的同時,保障性資源能夠有效且充分到位,形成保障作用。
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人口規模的比例在不斷上升。近些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城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所形成的損害性影響也是極其深遠,導致全球發展處于極度不平衡的狀態。做好城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信息化建設,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效處理、統一協調有著積極性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協調統一化的機構設置、增強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分配,不斷加強應急指揮系統信息化建設,實現城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化處理的高效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