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云
(解放軍海軍第971 醫院外科二病區 山東 青島 266071)
小兒斷指再植術是對小兒手指離斷后最為有效的治療方式,通過斷指再植術能夠幫助患兒手指實現再植,并逐漸恢復指關節功能。斷指再植是斷指治療中比較有效的方式,能夠在保證患者生理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再植技術保證其肢體功能的恢復[1]。小兒患者的斷指再植相較于成年人斷指再植而言具有更多的要求,小兒患者的生理結構以及身體條件存在一定特點,除了注意治療方案上的調整外,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小兒斷指再植術治療中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提高斷指再植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現階段的斷指再植術護理中術后血管危象等并發情況是影響再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為了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患兒斷指再植成功率,在術后給予患兒科學的護理干預尤為關鍵[2]。而在小兒斷指再植的術后護理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護理方式的選擇,綜合利用各種優質的護理干預措施,從患肢護理、疼痛護理、心理護理、飲食健康、功能鍛煉等方面出發,給予患兒更為有效地護理,通過全面的護理干預保證患兒再植成功率[3]。為總結小兒斷指再植術后綜合護理的效果,本文對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在我院接受小兒斷指再植術治療的患兒62 例,實施綜合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在解放軍海軍第971醫院接受小兒斷指再植術治療的患兒62例,其中,男31例,女31 例,年齡1 ~7 歲,平均年齡(4.26±1.05)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1 歲且<11 歲;②患者病情表現為手指離斷且接受斷指再植術治療;③患者監護人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肝、腎、肺等臟器或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②存在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疾病患者;③配合度、依從性差患者。
本組斷指再植患兒均接受術后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患肢護理。患兒接受手術治療后需進行患肢相關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從體位到環境到病情觀察,嚴密監控保證患兒的患肢恢復良好[4]?;純涸跀嘀冈僦残g后需保持絕對臥床7 ~10 d,臥床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需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臟部位,促進靜脈回流,同時注意避免患肢受壓,護理期間需對患兒家屬進行相關健康宣教,取得家屬在日常體位護理上的配合。加強患兒病房巡護工作,日常巡視中發現患兒哭鬧或不適,需及時進行探查,了解患兒的異常情況,并采取及時處理。為患兒術后患肢恢復創造良好的病房條件,護理人員需保持護理環境優質,室內溫度控制在22 ~25 ℃,濕度控制在50%~60%,護理期間多與患兒及患兒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兒對病房環境內溫度和濕度的具體需求,在保證病房整潔衛生的同時給予患兒更加舒適的恢復條件[5]。術后密切留意患兒斷指再植恢復情況,重點觀察再植手指的色澤、毛細血管情況,對患兒皮膚溫度、指腹張力等進行評估與記錄,每隔1 h 左右觀察1 次,并進行記錄[6]。一旦發現患兒出現皮溫升高、指腹異常腫脹等情況需要及時上報,加強對患兒術后血管危象的密切監護和有效控制[7]。(2)疼痛護理。在患兒手術后給予患兒疼痛相關的健康教育,鼓勵患兒提高耐受力,并注意及時告知疼痛發生情況,一旦患兒因疼痛發生哭鬧情況,護理人員應該立即給予患兒生理和心理的護理干預,通過視覺模擬疼痛量表對患兒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檢查無血管危象等異常情況后,根據患兒疼痛的具體程度為患兒選擇適當的鎮靜劑等藥物緩解患兒疼痛,并注意配合心理干預,給予患兒鼓勵和表揚,增加患兒疼痛耐受力,改善患兒的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8]。對患兒家屬進行疼痛相關教育,告知患兒家屬斷指再植術后常見的疼痛狀態以及患兒可能發生疼痛的具體情況,給予患兒家屬指導,避免患兒家屬因術后疼痛產生過度焦慮和擔憂。(3)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后需要與患兒以患兒家屬建立起良好的聯系,了解患兒的術后恢復情況,對患兒的喜好、興趣等有所了解,在患兒臥床休息期間給予患兒適當的娛樂和游戲條件,幫助患兒分散注意力,調節患兒情緒,同時要分散注意力期間對患肢進行有效的保護[9]。當患兒發生哭鬧情況后,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兒哭鬧的原因,了解患兒是由于需求得不到滿足、饑餓、排便或是因為疼痛從而產生哭鬧,而后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對應的心理輔導方式對患兒情緒進行安撫,讓患兒在相對穩定、舒適的氛圍下恢復[10]。(4)飲食護理。小兒斷指再植術后應該注意給予其綜合性飲食護理,保證患兒術后營養均衡,滿足患兒術后恢復的能量需求。為患兒選擇易消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減少辛辣刺激、肥甘厚膩食物,可以給予患兒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幫助促進消化,減少臥床時間過長導致的便秘等異常情況[11]。根據小兒患者的年齡特點以及飲食習慣進行飲食搭配的調整,可以通過飲食顏色搭配調整或者食物外觀的改變等,引起患兒進食的興趣,提高患兒的飲食質量。(5)功能鍛煉。注重患兒的斷指再植術后功能鍛煉綜合護理,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中重點觀察患兒斷指再植的恢復情況,在術后拆線后,為患兒開展超短波、紅外線理療等護理,促進傷口愈合,待斷指再植拔出克氏針后,可以為患兒進行功能鍛煉相關的指導。根據患兒的耐受情況,指導患兒每日進行指關節伸展以及握拳活動,彎曲幅度從小到大,鍛煉次數由少到多[12]。隨著患兒指關節功能恢復,在后續開展持筷、握筆、系紐扣等練習,幫助患兒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能力,在術后患肢功能鍛煉期間,需叮囑患兒家屬為其提供密切的監護和觀察,避免患兒術后功能鍛煉過度,避免患兒再植指體接觸過熱或者過涼物體等[13]。術后功能鍛煉期間,護理人員注意加強對患兒的監護和監督,避免患兒手術后手指過度彎曲,給予患兒鼓勵和支持,不斷促進患兒術后參與功能訓練,改善其功能活動。
對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患兒斷指存活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進行評估。
患兒家長對護理后的滿意度為:滿意40 例,基本滿意20 例,不滿意2 例,總滿意度為96.77%。
患兒斷指存活率為90.21%(56/62),并發癥率為11.29%(7/62)。
斷指再植是治療手指離斷中比較有效的方案,能夠保證患者手指完整性,并幫助恢復手指功能,提升其生活質量。斷指再植中小兒手指離斷情況也比較常見,由于小兒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在手術治療以及后續干預中都應該更加注意方式的調整,盡可能選擇科學有效的方式為其提供干預。小兒手指離斷后需要及時應用斷指再植術為其提供有效治療,幫助恢復患兒肢體功能,在這個過程中護理干預是十分關鍵的意向內容。小兒斷指再植術的相關護理中,不同護理干預方式的應用對患兒病情的影響具有一定差異,選擇優質可靠的的護理干預方式能夠盡可能提升患兒術后恢復速度,幫助提升其恢復質量[14]。小兒斷指再植術后護理中,常規的患肢觀察、健康宣教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患兒術后的安全和健康,但在對患兒心理健康撫慰以及全面照料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近年來應用綜合護理等方式對小兒斷指再植進行干預的研究正在不斷增加,有研究顯示,術后綜合護理干預對于小兒斷指再植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兒病情,提高斷指存活率[15]。
小兒斷指再植術后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為患兒創造良好的恢復條件,提升其護理優越性,保證患兒的健康。在患肢護理當中,綜合護理主張對患兒患肢的各方面進行密切監控,同時創造良好的護理條件,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避免患兒患肢出現血管危象等并發癥,影響其術后恢復質量[16]。
在本次斷指再植術后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全面注重患兒術后患肢的妥善處理,在護理期間,一方面對患兒身體指標以及手指狀態進行觀察和監護,針對術后容易發生的血管危象等問題,提前做好預案,給予患兒早期對癥處理,有效降低其并發癥率。保證患兒在手術后能夠獲得足夠的臥床修養時間,促進其患肢恢復,在患兒恢復期間重視護理環境的營造,創造溫馨舒適的氛圍,能夠讓患兒更好的得到修養?;贾嚓P的護理干預,能夠對患兒斷指再植進行可靠的干預,保證其斷指再植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小兒斷指再植術后護理同樣注重疼痛護理、心理護理等護理對患兒病情的安撫[17]。在術后護理中,應該關注疼痛護理中評估與干預的作用,對術后患兒進行科學的疼痛評估,根據患兒的表述以及患兒的表情進行分析,綜合利用情緒安撫以及鎮痛方式等提高患兒的疼痛耐受力,改善其疼痛指數。心理護理是影響患兒斷指再植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良好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改善患兒的病情,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在心理護理上分析患兒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予以患兒綜合性心理護理,有利于患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更好的配合護理干預[18]。
術后飲食護理是比較關鍵的護理內容,對患兒術后身體營養狀況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一方面需要保證患兒的營養均衡和充足,另一方面也應該關注到小兒斷指再植術患兒的年齡和性格上的特點,在食物的色彩和造型上進行適當的調整,提高患兒進食的積極性。
術后功能鍛煉有助于患兒術后肢體功能恢復,在這一條件下,護理干預應該更加注重選擇符合小兒患者的身體功能鍛煉方案。從小兒患者的身體條件以及病情特點出發,對患兒手指功能活動訓練方案進行研究,選擇關節伸展握拳等促進其關節功能的恢復,指導患兒通過進食、握筆等日常活動恢復生活質量,同時加強對患兒家屬的健康宣教,取得患兒家屬在斷指再植術后功能鍛煉方面的配合,能夠更加有效的為患兒提供干預。
本次回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2 例小兒斷指再植術患者護理情況,結果顯示,應用綜合護理的患兒家長,其護理后滿意度為96.77%,患兒斷指再植存活率90.21%,并發癥發生率11.29%。由此可見,小兒斷指再植的術后護理對斷指存活以及術后并發癥等具有一定影響,選擇綜合性優質的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改善術后恢復質量、提高斷指再植的存活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