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婧
(白城市糧食市場監督檢查支隊,吉林白城 137000)
當前,糧油食品安全是社會和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了保障糧油食品安全,必須加強糧油檢驗工作,以切實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維持糧油市場的交易秩序,提高糧油產品的質量。在糧油檢驗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專業化水平較低、檢驗體系不完善、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不高等問題,因此必須從提升糧油檢驗專業水平、構建系統的糧油檢驗體系、提高檢驗人員專業技能、加大糧油檢測與監督力度等方面著手,提高糧油產品的檢驗效果。
糧油檢驗是糧油產品正式進入市場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專業人員應依據相關標準利用科學的方法與檢測設備對糧油的質量進行鑒定。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對糧油的物理特性進行檢驗,同時也要對其所使用的添加劑種類、用量進行詳細檢驗。糧油安全關系到民生、國家安全等重大方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必須重視糧油產品檢驗,保障糧油的安全與質量。
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了惡劣影響。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糧油的需求量較大,糧油是人們日常消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食品,在所有的食品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消費者對糧食安全的關注度非常高,一旦糧油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重大威脅,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要重視糧油檢測、保障食品安全、確保糧油的品質,避免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參與糧油檢驗的各個相關部門通過加強糧油檢驗,制定更嚴格的食品安全生產、運輸、存儲以及銷售檢驗標準,就能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糧油產品,為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在當前的糧油市場中,消費者處于被動地位,買賣雙方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部分商家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做出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例如在包裝上夸大營養成分、任意添加綠色食品標識等,如果不加強糧油檢驗,隨意讓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就會造成市場混亂,嚴重威脅消費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此,相關部門制定了糧油產品準入門檻,并加強檢驗,確保進入市場的糧油產品品質,減少低質量產品的流入,更好地維護市場交易的秩序與穩定。同時,糧油檢測工作也能夠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使他們通過技術創新與改革贏得競爭趨勢,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糧油市場環境。
當前,糧油產品的質量把關方面仍然存在漏洞,流入市場的糧油產品經過多重檢驗后,能減少低品質現象的發生,從根源上解決糧油產品的質量問題。根據不同檢驗內容運用有針對性的檢驗技術,加強糧油產品安全質量檢查,能為糧油產品質量把關,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就能立即處理。在真正意義上落實糧油檢驗,能讓消費者依據產品檢驗證書、合格報告等掌握糧油商品信息,提高產品品質的透明度,為消費者選購提供一定參考,提升社會的滿意度。
近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生產的很多產品都走向了國際市場,糧油產品也不例外。我國的產品品質和生產能力,能夠提升國際信任度,拓寬國際市場,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機遇,我國也要提升糧油產品的品質,全面提升糧油檢驗技術、提高質檢標準,完善糧油檢驗的各個環節,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企業予以嚴厲打擊。總之,加強糧油檢驗有助于規范糧油市場、提高糧油產品品質,提高我國糧油產品的行業標準,促使其與國際市場接軌,獲得國內外更多消費者的認可,打造我國專屬的糧油產品品牌,贏得國際競爭優勢。
開展糧油檢驗工作需借助先進的設備和專業的技術,分析不合格因素,實現糧油產品全方位的檢驗。然而,當前我國糧油檢驗的專業水平有待提升,很多糧油檢驗單位的設備比較落后,檢驗方法、工藝不合理,導致一些低品質、不合格的產品因未檢測出來而流入市場。我國當前所采用的檢驗流程是由企業將樣品送到專業機構進行檢驗,檢驗后取得合格證書,之后不再進行抽樣質檢,這種方式存在較大漏洞。此外,糧油檢驗采用的是靜態檢驗,僅局限于生產環節,沒有考慮到運輸過程中由于天氣變化等原因而產生的質變問題,因此存在較大的質量隱患。
在對糧油產品進行檢驗的過程中,目前尚未形成系統的檢驗體系,且在管理體制方面較為落后,不能保證能夠達到檢驗效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各個地區在糧油檢驗方面存在差異,沒有形成統一的檢驗標準。為保障糧油產品的高品質水平,必須將糧油檢驗貫穿于種植、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當前的檢驗體系還不完善,不能完全避免不合格的糧油產品進入市場,給消費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脅,也給社會發展帶來了一些不安全因素[1]。
糧油檢驗人員是一線工作人員,直接參與到實際的檢驗工作中,其專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檢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目前,參與糧油檢驗的很多工作人員文化程度不高,且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不能精準地進行檢驗,遇到相關問題時也不能及時解決,造成檢驗效率低下,使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2]。此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檢驗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但同時造假、渾水摸魚的手段也有所提升,因此糧油質量檢驗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的檢驗技能,才能提高檢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①目前,較為傳統的感官檢驗已不能滿足糧油檢驗的需求,單純地借助肉眼辨別易導致一些不合格產品的漏檢。因此,在開展糧油產品檢測的過程中,先進的檢測設備、現代化的檢驗技術極為關鍵,對檢驗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相關檢測機構應借鑒國際上先進、科學的檢驗技術,引入專業化、信息化的檢測設備,運用高新技術輔助完成糧油產品的檢驗工作,同時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檢測環境,有助于提升糧油檢驗的質量和效率。②在實施糧油質量檢驗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對相關數據的管理。通過檢驗數據從多角度呈現產品的質量狀況,通過加強對數據的記錄、分析和管理,能有效提升檢驗的實際效果。③通過對比新、舊檢驗技術的差異,能提升糧油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減小檢驗誤差。總之,通過以上方式能有效提升糧油檢驗的專業水平,保障糧油食品安全,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3]。
當前,我國的糧油質檢工作仍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缺乏完善的糧油安全檢驗體系,為了提高糧油檢驗效果,需構建系統的糧油檢驗體系,進一步規范糧油產品的檢驗工作。①構建規范、完善的糧油產品質量評價標準,為實際檢驗工作提供依據。此外,在正式開展糧油檢驗工作時,要提高工作的靈活性,根據市場、糧油產業發展的實際形勢優化質量檢驗標準,從根本上保障糧油產品質量安全[4]。②為糧油市場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在產品生產與銷售的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③各地區要根據所生產糧食的特點和成分,強化檢驗過程的管理。例如,糧油生產企業可通過實驗室建設控制產品的質量,從生產環節就提升糧油產品的質量,也能為糧油檢驗工作的開展提供原始數據。④糧油檢驗工作的有效推進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加強這些主體的共同配合,才能高效地開展工作。因此,必須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明確分工,形成有效、動態的檢驗機制,實現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跟蹤與檢驗,通過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共同保障人們的消費權益[5-6]。
糧油產品的檢驗工作往往需要多個主體進行協作,在各個主體發揮各自職能作用的基礎上提升工作效率,全面落實糧油檢驗工作內容。因此,為了保證糧油食品安全,政府、企業、檢測機構和消費者等多個主體要共同參與其中,共同發揮作用。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的政策和制度,落實與糧油產品相關各個主體的責任,加大對糧油檢驗技術的財政投入,提供政策、制度和物質雙重支撐。政府部門還要重視對糧油檢驗工作的監督與管理,通過政策手段、宏觀調控等對違法企業進行嚴格處理,成立專門的部門負責監督和管理工作,提升監管力度。糧油食品生產企業要注重生產質量,按照相關標準生產產品,并做好產品自檢工作,加大對糧油的檢查力度,避免不安全、低品質的產品流入市場,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同時,相關檢測機構要落實抽檢制度,對于市場上正在銷售的糧油進行不定期抽查,并公示檢驗結果,為消費者選購糧油產品提供參考。參與檢驗的工作人員要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形成法治觀念,落實具體職責,避免出現違法現象,嚴格為糧油產品的質量把關。
總而言之,糧油檢驗工作對我國的糧食安全與質量有直接影響。高質量的檢驗工作能有效保障糧油產品的品質,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帶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當前,我國糧油食品的檢驗技術和專業水平有待提升,在糧油檢驗過程中存在設備落后、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低和檢驗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需引入先進的檢驗技術和檢測設備,加強管理,構建系統的糧油檢驗體系,加大糧油檢測與監督力度,保障糧油產品的安全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