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丹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河北承德 068450)
自《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正式實施以來,我國質量監管部門加強了對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監督管理力度,使包裝商品市場的規范程度不斷提高。但從當前我國相關質量檢查部門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形勢依然緊張。例如,相關資料顯示,某質監局轄區內的干果、米面、糧油等食品類在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檢查中,發現其平均抽樣合格率為85%左右,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平均抽樣合格率為80%,諸如此類的報道時常出現,意味著此類食品的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存在短秤的現象,未達到定量要求。
目前,部分中小型企業在經營生產過程中,往往對我國當前的定量包裝商品計量法律法規了解有限,其計量法制意識較淡薄,這與計量法律宣傳不到位有著直接關系。部分企業及企業員工在工作中違反了計量法律規定,在定量商品包裝過程中計量意識薄弱,使一些凈含量不達標的商品流入市場,對市場平穩運行產生了不良影響。還有部分中小型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由于受到利益的驅動,無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定量計量準確度較低。這些情況的存在往往與當地政府或企業內部計量法律宣傳不到位有關[1]。
對于一部分企業的定量計量技術機構來說,由于自身條件限制,其在軟件或硬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存在檢測儀器設備功能不完善的現象,在檢測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用老化的儀器設備,使最終計量準確性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時,一部分計量工作人員自身專業素質不高,其在開展計量工作時,應用的計量方法不合理、不規范,影響最終的計量準確性。
從當前我國職能部門商品保證定量計量監管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存在監管力度不足的現象,導致部分企業的定量包裝商品計量問題未被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導致很多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僥幸心理,計量不準確的現象時有發生[2]。例如,某市質監局在對管轄范圍的食品包裝定量準確性進行檢查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相應抽查工作,但未對抽查結果進行處理,正是由于這種監管執法不嚴現象的存在,使得一部分企業存在僥幸心理,為牟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常出現商品“缺斤短兩”的現象,不僅干擾了行業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食品定量計量器具及計量方法的選擇較重要,其選擇與應用情況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計量準確性。因此,企業相關計量部門或機構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全面更換當前企業內部的老舊器具,對檢驗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提升計量工作整體精準程度,使食品保證定量的合規性得到保證。在選擇食品定量包裝計量器具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保證選擇的食品包裝計量器具有出廠證明、合格證,且合格證處于有效期內。②保證使用的計量器具誤差范圍、檢定分度值等都在允許的范圍內,使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效果。③保證計量器具滿足被檢驗產品最大允許短缺量的10%~20%[3]。
此外,還要科學選擇計量方法,如在對以體積標注的食品定量包裝進行檢驗時,可應用相對密度法、絕對體積法等檢驗方法,使計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得到保證。對于一些液體食品,應根據其實際物理特征、包裝容器種類等進行計量檢驗工作,使計量方法選擇更科學。若液體食品的流動性較好,可應用絕對體積法對其進行計量;若液體易掛壁,流動性相對較差,可應用相對密度法對其進行計量。食品定量包裝計量檢驗的方法并不是絕對的,其關鍵在于保證最終計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計量檢驗人員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檢驗方式。一般情況下,同種類的食品應用的計量檢驗方法不同,最終得到的檢驗結果往往也存在一定差別,尤其是對于液體食品,需要計量檢驗工作人員予以充分重視,考慮應用相對密度法與絕對氣體法互補的方式對其進行計量檢驗,這是保證最終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關鍵[4]。
要想使當前我國出臺的食品保證定量計量法律法規在企業中得以積極落實,應進一步加大對相關法規體系的宣傳力度,發揮其實際約束作用。相關生產企業應加大計量法律法規教育宣傳力度,提升其在企業內部的影響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企業定量包裝商品生產、銷售全過程的計量法制意識,在保證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穩定發展。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定量包裝食品生產企業及下屬經銷商計量法律意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使經營者在開展經營管理工作時,有較強的職業自覺性,從而保證食品計量準確性。當地政府職能部門應主導經營者對食品包裝及計量方式進行優化改進,強調應用去皮稱重的計量模式,從而保證商品的實際重量符合要求。同時,還要引導食品生產企業合理選擇包裝方式,要將包裝方式向消費者群體公示,當其獲得消費者認可后,才能正式應用此種方式,使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保障[5]。目前,一部分規模較小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計量法制意識較淡薄,在實際開展食品包裝工作時,由于缺乏相應的計量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其存在食品計量不規范的現象。因此,企業內部應改變以往的工作理念,加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法規的宣傳力度,先從企業領導層入手,使其意識到合法經營、合規經營才是促使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將定量包裝商品計量法規體系落實到企業包裝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擁有完善的法規體系指導,并不斷培養其定量意識,使企業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合格率達到標準要求[6]。
在開展定量包裝食品計量檢驗工作時,為保證最終計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應保證計量檢測樣品抽取的合理性,這是計量檢驗工作開展的基本前提。以往我國部分中小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開展日常生產工作時,往往由于計量檢測樣本抽取不合理,導致最終的食品定量計量準確性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進行計量檢測樣本選擇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在選取抽樣樣本時,應保證樣本選擇的客觀性、隨機性,使抽樣檢測的價值得到體現。②應注意根據不同的食品包裝特征對其進行定量分析,從而保證食品檢驗工作的針對性,保證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③要注意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抽樣數據的真實性進行判斷,從而保證所選擇的樣品與當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日常生產活動密切相關。④進行檢驗抽樣時,應根據精密計量儀器的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樣本要求,而不是盲目取樣。
對于當前部分企業來說,其在開展定量包裝食品計量工作時,所選定的計量管理人員自身專業知識體系不完善,這也是影響最終計量工作綜合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后,企業應有意識地提升計量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制定更完善的技能水平提升培訓體系,引導計量管理人員學習系統的計量知識。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當前企業生產現場種種資源,為其詳細講解定量包裝商品計量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7]。例如,如果配備的計量器具與實際需求器具的數值范圍不同,最終得到的計量數據偏差也會出現超范圍現象,無法滿足計量工作開展的切實需求;環境溫度及濕度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其也會對計量工作開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企業計量管理人員專業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可以使包裝產品凈含量偏差值得到有效控制,使最終產品的計量合格率更高。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我國經濟水平及科技水平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應將先進的科學理念融入到當前我國的食品定量保證計量工作中,從而提升計量準確性,保證消費者權益。從現階段我國部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食品定量包裝工作開展情況來看,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國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大對定量包裝食品計量的監管力度,一旦發現食品定量計量不符合標準要求,應對相應生產廠商進行嚴肅處理。同時,還應加大定量包裝食品計量相關法規制度的宣傳力度,在食品生產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定量計量氛圍,從而保證企業相關部門在開展定量包裝食品計量工作時,做到認真負責,始終將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近年來,我國食品定量保證檢驗方法創新力度不斷加大,使食品行業市場運轉的規范化程度得到了保證。今后,還應進一步強化計量檢驗工作力度,科學選擇計量器具及計量檢驗方法,實現對食品質量的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