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大數據的誕生與發展并不是突然的短時爆發,而是經過長時間積累的成果井噴,是當前時代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重要產物。互聯網初期,大數據還分散在互聯網的各個信息角落之中,冗雜且贅余,無效信息與有效信息雜糅其中,逐漸糅合成為一團具有龐雜數據的數據聚合體,針對大數據的探索運用技術進入研究與實踐階段。尤其是在現代多媒體技術教學之中,將基礎課程教學中的資源建設與資源共享完全融于多媒體技術教學之中,進一步拓寬了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深度與廣度[1]。且從目前來看,互聯網的信息容量依然在節節攀升,各類信息不斷穿插交錯,形成了“日日新”的大數據新格局,這些數據信息則能夠給予多媒體技術教學更多的發展空間。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總的來說,屬于教育的范疇。教育作為人類社會中最久遠的一種學習活動,本源性和適應性就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在現代社會,信息技能所帶來的網絡化時代,也給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教育的技術應用逐漸高精尖化,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用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入資源建設與共享的新階段。
(1)大數據能夠有效加強教師的學習能力與專業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高低,決定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體驗,這是普遍的共識,對于教學多媒體技術的教師來說,更是如此。比起其他文化課程,多媒體教學課程更注重于學生個人素質的鞏固和提升,所以教師需要特別關注學生對于多媒體課程教學的反饋,最重要的是還能及時且準確地掌握學生最新的學習狀態,以及提升學生每一門多媒體課程的精進程度、教學水平、專業能力。
(2)大數據能夠帶動當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多樣化發展。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形成之前,淺層次大數據發揮的作用微弱。對最明顯的商業發展而言,大數據熟練運用于當前的商業模式,再一次證明了大數據能夠帶動當前的生態發展[2]。立足當前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探索大數據與當前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育學的發展關系,既可以看到迅速發展的大數據對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的促進作用,又能夠看到多樣化發展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助力于教學資源的共享。
(1)充分立足于大數據背景之下,促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在當前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建設計算機基礎課程資源,既要能夠體現課程的基本性質以及大綱當中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當中的重點、難點,還要能夠與實踐當中更貼切教師教學需求和學生學習需求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案、教學設計以及課程的基礎建設掛鉤。計算機基礎課程既發揮大數據的引領作用,又要體現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宗旨與核心。
第一,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不僅需要學校為主要的代表方進行建設,還要作為其中的主要引導者,更需要有意識地讓數據以更佳的方式運用在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的資源建設過程當中。將輔助課程教學的基礎內容以更具實踐性的形式,與網絡課程、微課、網絡教學、視頻、云邊課堂等項目實踐案例進行整合。同時還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云端的形式,將課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又能夠吸納通過計算機和大數據得到的相關教育教學資源。
第二,要把握大數據帶給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最大作用,揚長避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加高效地建設課程教學資源[3]。但數據本身就是雙刃劍,有利有弊,既需要利用數據所呈現的指向點和主要內容,挖掘當前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新方向,以數據化、信息化的方式將影音視聽等多種教學資源進行綜合處理、綜合分類,也要注意大數據的龐雜信息帶來的建設阻礙。
(2)高效結合數據所帶來的新資源,建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庫。通常所理解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是基于同一教師、同一級部、同一學校乃至同一區域內結合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開展從而積累起來的課程經驗,因此,面對主體和客體的不同,也會產生體驗與經驗獲得的不同,導致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存在著質量和數量的差異。
高校結合當前的大數據所帶來的新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庫,既是為了后續的共享奠定基礎,又是在當前的建設階段積累教學資源。經過數據的流動再進行比對,形成資源庫,能夠使教師在教學和自我進步過程中發揮出巨大作用。在相關的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建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庫,需要大量的教師投入,將數據中的課程變化及時且詳細地上傳到教學云端的課程之中,進行整合歸納。另一方面,結合整合歸納的結果,將這部分教學資源進行綜合處理,通過分類分層的方式總結大量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形成條理分明的教學資源庫。將原本更偏向個人因素的教學資源與經驗性內容進行總結,將更偏向教師個人特色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與科學的教學模式式相結合,既能夠推動當前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有關教學方式、教育內容、學術論文的發展力度,還能夠在實踐過程當中推動教學資源庫更完善、更豐富、更具多樣性。
(1)資源共享要有目標、有內容、有主要切入點,針對教師需求深入資源共享。在追求教育公平的21世紀,如何能夠在當前的教育教學背景之下加快教學資源共享,推動教育公平,既需要教育行業積極出謀劃策,提供可執行的方法,更需要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共享的過程當中設計出有具體目標、具體內容以及主要切入點,并針對教師群體的需求確定資源共享的新方向。
教師共享教師資源知識庫、教師教學案例庫、教師試題庫、教師教學任務庫、教師計算機操作技能庫五大內容庫。計算機綜合處理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媒體信息。線上分享更好地解決了線下分享的諸多問題,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2)資源共享要有創新、有核心、有主要技術點,針對基礎課程需求不斷變化。大數據背景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共享最大的創新點和不同之處就是將有限的內容以無限的形式進行擴容共享,每一位教師通過學生的反饋,以及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所積累的經驗,以云端分享的形式不斷地傳遞到相應的教學資源庫當中。教學資源庫不斷得到擴容,而無形的資源庫也會在全國范圍內產生影響。
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交流關于計算機技術最新動態的學術講座、專題報道、科學研究、熱點分析和科技成果,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既可以作為交互的主動方,又可以作為交互的接受方。在這個過程當中完成資源共享,教師實現當前的“無線共享新方式”,更加多樣化地展現無線互聯的技術,將教育教學和計算機基礎課程以及無線互聯深度結合,針對基礎課程需求,不斷加快共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