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紅,黃燦藝
(1.泉州師范學院 紡織與服裝學院,福建 泉州362000;2.服裝材料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 泉州362000)
惠安女服飾傳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由于現代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演變及思想的轉變等原因,傳統服飾文化越來越不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更多的是追求現代潮流服飾,同時隨著旅游業的興起,主題場館、主題公園等逐漸流行起來,將惠安女服飾文化元素應用于現代海洋館員工制服中,既增加了制服的地域文化歷史內涵,彌補了海洋館員工制服死板、單調這一問題,同時也是惠安女傳統服飾文化元素的再一次新生,為傳統服飾文化注入新鮮活力。
惠安女是指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海邊的女人,在歷史上他們與世隔絕、消息閉塞,以漁業為生,所以服裝具有獨特的惠安風情,被稱為“巾幗服飾中的一朵奇葩”。惠安女的服飾主要有“黃斗笠、花頭巾、藍短衫、銀腰鏈、黑曠褲”,圖1 中黃色的斗笠象征廣闊的沙灘[1],在斗笠上涂有黃漆,除了美觀之外還可以防止斗笠竹條與風雨太陽直接接觸,防止過早老化[2],花頭巾使得婦女的頭發在風吹時不易吹亂同時增加美感,藍短衫使用斜襟盤扣這種傳統中國服飾元素并搭配地方特色紋樣,黑曠褲是由于寬大的褲腳在海邊勞作時容易卷起且易干,藍短衫、黑曠褲與銀腰鏈搭配露出腰部,凸顯女性腰部曲線,是惠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多年來,關于惠安女服飾的研究從未停止,已經有許多學者對于惠安女服飾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等進行了論述,如嚴麗麗[3]的論文中對于惠安女服飾的文化淵源做了細致的描述,同時對于惠安女服飾的款式、色彩、紋樣等分別進行了介紹,以及惠安女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如牛犁[4]文章中通過實地調查惠安女服飾,總結惠安女服飾傳承現狀及發展趨勢,加以創新設計,使得惠安女服飾文化不再是紙上談兵貼近實際生活。如張振岳[5]文章中對于惠安女服飾的紋樣做了詳細的解讀,從紋樣的題材和表現手法解析惠安女文化內涵。白雁飛[6]的論文中就惠安女服裝的款式做了詳細的分析認為惠安女服飾逐漸淡出與服裝款式缺乏時尚有一定的聯系。本文在已有的學術基礎之上,將惠安女服飾文化與海洋館員工制服兩者結合,追求時尚潮流,使得惠安女服飾更具實用性,同時也增強了海洋館員工制服的地域文化特色。
員工制服是指公司或者企業統一發放的具有標志性和規范性的服裝,海洋館員工制服是工作人員為方便消費者及時辨認解決問題以及公司方便管理所穿著的服裝。同時也是為了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服務質量而穿著。一般由polo 衫、T 恤和襯衫作為上衣、休閑褲作為下裝的套裝模式,整體款式簡單,面料舒適親膚,便于海洋館員工工作勞動。
隨著信息時代到來,人們消費意識的提升,人們對海洋館員工制服的款式、質量、服務都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海洋館員工制服的市場有巨大的潛力與需求,現階段國內現代員工制服行業盡管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7],但是對于海洋館員工制服并沒有專業的機構、統一的規定、設計研發公司以及生產企業等等,大都是由海洋樂園統一購買服裝且以polo 衫加長褲或襯衫西褲這樣的搭配為主,這樣的情況使得海洋館員工服裝產生以下的問題:
(1)在海洋館員工制服的設計中沒有統一的規定,這樣就使得企業對海洋館員工制服的設計、造型、結構、款式、面料等毫無頭緒,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不利于我國員工制服企業的發展,使得海洋館員工制服整體設計水平停滯不前。
(2)服裝款式更新慢,缺乏個性化設計,不時尚不潮流,顏色類似,標識不明,往往給人雷同相似的感覺,如萬泰海立方海洋公園的員工服裝為上衣白色襯衫下身西褲而同樣岳陽海之夢海洋館的員工服裝也是白色襯衫加上西褲,只有在襯衫袖子長短以及胸口徽章處略有差別,由此而使人們對于海洋館員工制服產生刻板印象。
(3)缺乏文化內涵,沒有將企業文化以及地方文化融入其中,同時與其他產業的員工服裝更是沒有區別,如襯衫加西褲的員工制服,不僅可以應用在海洋館員工身上,對于酒店行業的員工同樣可以應用,缺乏產業特色,使得消費者對于海洋館的整體印象模糊。
現代社會,旅游產業的流行,各種主題樂園層出不窮,其中海洋樂園作為最受人們歡迎的樂園之一,員工的素質、行為等受到人們的關注,員工制服作為海洋館精神文化內涵的體現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海洋館員工制服是為了工作需要而設計的,需結合職業特點、企業文化、人體工程學等,從服裝的款式、色彩、功能、面料等多方面考慮[8],提供設計方案,打造功能性和審美性相互結合統一的全新形象。海洋館員工制服在設計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1)突出海洋文化元素,海洋館所展示的是來自海洋的動植物們,在設計服裝時,對于海洋文化元素進行設計應用在員工服裝之中,既加深顧客對于海洋館整體的印象,凸顯出企業對于員工服裝的用心,又顯示出海洋館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特征。
(2)增加地域文化,宣傳地方特色,加深民族自豪感,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被更多人知道了解,應用在員工制服上,突出個性設計,與眾不同,通過一種無形的宣傳,讓人們自然而然地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
(3)增加企業文化,對于企業而言通過統一的徽章或者結構款式等增加服裝的制服性,同時加強對于企業文化的宣傳,一個有文化底蘊的企業往往更加受到消費者的信賴。
陳國達曾說“正確對待前人理論,學百家之長,自主創新”。對于惠安女服飾融入海洋館員工制服設計而言,并不是一味地拋棄過去舍棄傳統,而是在傳承的基礎之上進行設計創造,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惠安女服飾文化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非常久遠,從服裝的色彩、款式、造型之中都可以感受到來自海洋的魅力。可以說海洋文化是惠安女服飾文化的核心,在設計中體現海洋文化元素是非常重要的,是對于惠安女服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除此以外,斜門襟、盤扣、短上衣、闊腿褲、銀腰鏈、花頭巾等也是惠安女服飾文化元素的特征特色,將其運用在服裝之中能夠突出惠安女獨有的服飾風采,與現代服飾相互結合,給千年傳承而來的具有積淀性的古老服飾注入新的生機,使其成為持久的服飾文化,給傳統服飾增加旺盛的生命力。
時尚是在一定時代和時期內多數人追隨的潮流方向,給社會發展帶來全新的社會精神氣質,在催生新事物、新方向方面激勵和誘導社會創新。2022 年的時尚流行趨勢有新中式、露臍式、不對稱等等,新中式是指保留傳統立領、盤扣、斜襟等標志性特色元素,在海洋館員工制服設計中保留中式盤扣的元素,增加制服的中式傳統內涵。露臍式設計可以在悶熱的季節鎖住清透感,使整體造型特顯輕盈靈動,在海洋館員工制服設計中,采用露臍式設計可以保留原有惠女服裝原有的短衫造型,同時增加服裝的空氣感。不對稱設計的率性隨意緩解了日常穿搭中的視覺疲勞,兩側的量感差異與線條的不規則律動性相互搭配,整體卻不失和諧與平衡感,飽含對藝術哲學的思考,隨著社會的發展,服裝設計成為人們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之一,除了需要傳承前人的文化之外,還需要和現代的服飾文化相互結合,符合現代的著裝時尚需求,使得傳統服飾文化具有商業性、現代性和持久性。
海洋館員工制服設計并不局限于polo 衫、襯衫、西褲等傳統款式,對于員工制服的設計更多地需要能夠體現職業特點,文化內涵。例如海南航空第五代全新制服“海天祥云”見圖2,航空員工制服以中國國服旗袍形狀為基礎,領口為“祥云”圖案,下擺為“江涯海水”圖案紋樣,以“彩云滿天”為大面積圖案,寓意海航像大鵬鳥一樣翱翔于云海之間,精準地展現地展現了中國海南航空的文化與特色,構成獨具海南航空特色的東方之美,在一眾航空服裝之中令人眼前一亮,記憶深刻,是新時代對于員工制服需求的完美體現,達到了審美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統一,在設計海洋館員工制服時,可以突出海洋文化,以海洋文化為基礎設計圖案或者將具有海洋特色的八爪魚、海星等動植物的外輪廓以全新的形式應用在制服之中。也可以增加制服的地域文化,在制服的色彩、圖案等做出相應的變化,突出職業個性特點可以很好地代表一個企業,一座城市的文化內涵,讓更多人了解到不同的地域文化。
靈感來源于惠安女服飾文化,服飾主要有頭披鮮艷的小朵花巾,又短又狹的斜襟衫,露出肚皮,又寬又大的黑褲,是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新一代接受的外界文化新思想等使得惠安女的著裝從短小上衣寬松褲子逐漸被現代的T 恤牛仔褲等所替代。惠安女古老傳統的服飾文化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化遺忘,通過服裝設計在傳統服飾的基礎之上,以新一代年輕人喜愛的潮流服裝角度尋找到惠安女服飾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點并融入海洋館員工服裝設計之中,設計出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的服裝,從而使得惠安女服飾能夠得到真正的傳承與發展。
作品是將惠安女服飾文化元素應用于海洋館員工制服設計之中并加入海洋文化,從圖3 中可以看出在款式上是在惠安女服裝款式基礎之上融入現代潮流款式設計,在傳統的短小上衣寬松褲子的基礎上采用一些不規則、不對稱的設計手法,是傳統與現代的相互結合。色彩上采用藍與黃兩種色彩,惠安女服飾是基于海洋文化結合勞作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服飾文化,在色彩上采用藍色的大海作為主色調是對于古老文化的傳承。用黃色進行對比,呈現一種海邊落日的感覺,通過對比色搭配,視覺沖擊力比較大,通過點綴白色珍珠裝飾,融合兩種色彩產生的沖突感。將富有惠安女特色和海洋文化特色的紋樣通過拆分,重復等手法進行改變,應用在服裝之中,增加服裝的整體效果,凸顯海洋文化。面料上采用輕薄易干的聚酯纖維面料,搭配舒適透氣的天然棉纖維,整體輕松自然,沒有束縛感。工藝上多是采用鏤空,數碼印花,手工縫制等工藝手法處理,增加服裝的肌理感和空間感,使得原本沉悶的設計多了一些活力。
第一款中上衣采用短小的款式從胸部截斷,下部分用具有特色惠安女紋樣,用中式盤扣連接,露出肚皮,在袖口處搭配珍珠裝飾,上衣整體是現代西裝與中式傳統的結合,下身搭配一條寬松的褲子及一條系在腰間的方巾,方巾原本用于包裹頭部,用于腰間是對于方巾傳統使用方法的打破,方巾上搭配具有海洋特色的紋樣,褲子上用海洋生物章魚的形狀進行鏤空處理,增加細節感,短小的上衣和寬松肥大的褲子是惠安女服裝中原有的款式,在這些款式的基礎上進行分割,破洞等藝術處理,融入現代化的設計,使服裝上古代與現代的結合。
第二款中采用一體式連衣裙的款式,整體呈現上緊下松的X 型,方便穿脫,在腰部采用海星形狀鏤空露出腰部,用珍珠裝飾在海星的周圍以及連接處,給服裝賦予了一點海洋的純潔感。在肩部采用海洋元素圖案進行裝飾,在裙身的下半部分進行分割,大面積使用惠安女紋樣裝飾,這兩部分的紋樣上下呼應,不會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頭戴具有惠安女特色的小朵花巾,將臉部包裹在方巾里面,增加了服裝的神秘感,凸顯出惠安女獨有的特色風情。
第三款中延續了惠安女服飾中斜襟衫的特點,從領部到腰部進行分割,且采用兩種色彩對比突出分割,搭配中式盤扣,加強了服裝的民族感、藝術感。增加分割線形成塊面感,用半圓形切割鏤空,露出腰部曲線,袖子從上到下逐漸寬大,在袖口處搭配紋樣是傳統惠安女服飾的一大特點,同時在袖身上搭配珍珠串,行走起來給人靈動的感覺,下身搭配緊身喇叭褲,在喇叭褲上用海洋生物章魚的形狀進行鏤空,用珍珠進行裝飾點綴,同時在小腿部位二次采用斜向分割,上下呼應。
第四款中上身是一件短小的西裝外套,采用不對稱翻駁領設計,在西裝的肩部用海星的形狀進行鏤空設計,同時在西裝下擺、袖口處以及海星形狀上用珍珠進行裝飾,內里搭配一條緊身吊帶裙,腰部通過分割的形式鏤空凸顯腰線,在腰部中間用海洋紋樣,吸引人們的視覺中心,下身采用斜向分割,與第三款上衣斜向分割相互呼應并用惠安女紋樣進行繪制,在頸部搭配相同紋樣頸飾使得整體服裝效果更加統一協調。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出現了文化多樣化發展的特點,古老文化和藝術遺產越來越遭人冷落,惠安女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泉州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是傳承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大戰略舉措。將惠安女服飾元素應用在海洋館員工制服之中,是對于惠安女服飾元素的傳承、創新與發展,弘揚了泉州惠安女“不止步、向前走”的精神,讓更多人了解到惠安女的這一非遺文化,給中國非遺文化的發展注入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