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繼勇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1)

書 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
作 者:馬俊平
出版單位: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5月
定 價:55.00元
ISBN:9787517064367
當前,創新創業逐漸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而人才培養則是創新創業價值發揮的重要媒介。基于此,國家加快了創新創業教育建設,并為創新創業融入到高校多種專業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方向。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一書,強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政教學協同育人的重要性,并從人才培養體系來探究其發展的理論依據和現實路徑,旨在為高校教育提供科學指導和有效的解決方案。
該書由七個章節組成。第一章至第五章系統概括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內涵以及必要性、可行性,同時明確了這一育人機制形成的現實依據和邏輯支點。第六章和第七章立足于現實,對高校協同育人所面臨的現實困境與實施路徑進行了詳細闡述。通篇來看,該書觀點鮮明、內容詳實,可為人們深入研究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價值。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但絕大多數制造企業附加值整體相對較低,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有限。這一現象促使企業加快創新創業發展、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而高校作為社會經濟的服務主體,更應當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展開教育活動,為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結合該書內容可以發現,創新創業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一,二者理念目標一致。隨著國內外交流的日趨頻繁,社會環境復雜,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凸顯。培養具有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已成為高校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同樣如此,通過對學生的實踐訓練來培養其實踐能力,促使其在市場中更好地發揮專業知識和本領,實現自身的全方面發展。由此可見,二者最終目標都在于培養更加全面的優秀人才。
第二,二者教育內容相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時代為導向進行內容的調整,其中的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或是社會主流價值觀往往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更新迭代,促使學生了解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理論知識。而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代背景下基于社會現實和未來發展方向而制定的教育戰略,旨在為服務于市場經濟,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故而其教育內容往往會根據社會發展和國家政策的變化而改變,加快學生同當下社會的聯系,提高其綜合素質,可見二者在教育內容方面高度一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共通性為高校構建協同育人格局提供了較大的可能性。基于此,高校應結合教育現實,加快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
首先,高校應當強化協同育人的新理念。一方面,高校應當將協同育人理念納入發展的頂層設計,從宏觀層面進行統籌協調、整體部署,構建統一管理機構,加快各方聯動,進一步推進協同育人工作的展開;另一方面,高校應當設置合理的教育目標,并將其細化至各個管理部門,確保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其次,高校應當構建協同育人共享機制。高校協同育人教育體系的形成并非簡單疊加,而是從整體出發形成互融共通,最終實現育人的全面協同,這就需要高校將其貫徹于教學全過程,根據二者的學科特點與育人目標對其軟硬件教學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形成共建共享的資源體系,為協同育人的實現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此外,高校需建立協同育人反饋機制。因教育基礎理論和指導思想的不同,高校思政育人和創新創業育人在課程設計、內容選擇、教學模式以及評估機制等方面有所差異。由此,高校需加快構建協同育人反饋機制,一方面要在統一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加快二者在教學內容方面的交流合作,形成統一協調、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快評估體系建設,來進一步完善和修正教學,發揮協同育人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現實要求高校必須加快推進思政和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培育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一書基于社會現實,準確把握了高校協同育人的問題所在,并創新性地提出了解決路徑,對于高校加快協同育人的發展有極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