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
——習近平2016年1月5日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一是要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內涵。共抓大保護和生態優先講的是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是前提;不搞大開發和綠色發展講的是經濟發展問題,是結果;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側重當前和策略方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調未來和方向路徑,彼此是辯證統一的。二是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三是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發揮農村生態資源豐富的優勢,吸引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鄉村流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帶動貧困人口增收。
——習近平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找出問題根源,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要加強協同聯動,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推動上中下游地區的互動協作,增強各項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要注重整體推進,在重點突破的同時,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性和整體性,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要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范帶。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面的有機聯系,推進長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庫、左右岸、干支流協同治理,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強化國土空間管控和負面清單管理,嚴守生態紅線,持續開展生態修復和環境污染治理工程,保持長江生態原真性和完整性。要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相應代價。要健全長江水災害監測預警、災害防治、應急救援體系,推進河道綜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建設安瀾長江。
——習近平2020年11月14日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