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艷兵 甘志軍
翻開衡東縣三樟鎮金合村62歲村民羅正光的巡林工作日志本,“衡東縣群眾林長”幾個字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日志本上記錄著“發現有群眾向林間傾倒廢棄物,及時制止”。這是一名普通的“群眾林長”義務巡林的工作日常,該縣像他這樣的義務“群眾林長”已有180名。
衡東縣,地處南岳衡山之東,全縣林地面積10.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3.64%,活立木總蓄積量310萬立方米。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以來,該縣全面構建“一長三員”管護網格體系,共劃分巡護網格250個,有縣、鄉、村林長793名,護林員250名,監管員19名,執法人員39名。
今年以來,該縣創新性推行“十字巡林工作法”和“群眾林長”的“巡林+護林”模式,全面筑牢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屏障,林長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今年,縣林長辦切合工作實際,創造性地總結提煉出‘十字巡林工作法’,指導性、實用性、操作性很強,從縣、鄉、村三級林長開展常態化巡林反饋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衡東縣林長辦副主任、縣林業局局長周金云介紹說。“十字巡林工作法”概括起來就是:“二聽”——聽工作匯報、聽群眾意見,“五巡”——巡山、巡路、巡水、巡村、巡企,“五防”——防火、防蟲、防盜、防災、防占,“五查”——查人員配置、查工作運行、查資金發放、查系統使用、查問題整改,“五看”——看辦公場所、看資料臺賬、看設施設備、看產業發展、看綠化效果。
三樟鎮位于衡東縣北端,境內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是遠近聞名的“朱石林杉木基地”,全鎮林地面積4944.67公頃,森林覆蓋率和活立木蓄積量居全縣之首,創造了連續20年無森林火災的“奇跡”。近年來,三樟鎮多次承辦市、縣森林防火工作現場會,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縣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
今年,該鎮在落實“一長三員”管護網格的基礎上,在全縣率先推行“群眾林長”義務護林工作機制,全鎮大批社會知名人士、退休老干部和離退村干部、黨員、組長主動申請加入到義務巡林隊伍,鎮里按照“村推、鎮管、村用”的管理模式,發展“群眾林長”25名,“一個網格一名專職護林員,一村一名‘群眾林長’”的管護體系基本形成。
為了真正把“群眾林長”打造成為一支留得下、用得上、管得住、有實效的隊伍,三樟鎮專門舉辦了“群眾林長”義務巡林啟動儀式,開辦了2期業務知識培訓班,重點加強“十字巡林工作法”的宣傳與推廣。計劃在下半年開展“群眾林長積極分子”評選活動,目的就是要讓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群眾林長”,建立全社會參與愛林護林管林的長效機制,營造全鎮共同愛綠造綠護綠的濃厚氛圍,推深做實林長制工作。
“三樟鎮林地面積廣,一名專職護林員要管護一個村甚至多個村的森林資源,壓力非常大。我從支部書記位置退下來后,身體還比較硬朗,想繼續為村里和社會作點貢獻。申請加入‘群眾林長’后,把平時打牌娛樂的時間用到管林護林上來,不但心情舒暢多了,而且身體比以前更好了。”羅正光2019卸任村支部書記后,平時在家里幫女兒接送小孩讀書,今年村里推薦“群眾林長”時,他第一個報名。通過幾個月的義務巡林,他對“十字巡林工作法”已經滾瓜爛熟,他說,“剛開始巡林時,我有點茫然,不知道要怎樣巡護保護森林資源。后來縣里及時印制了‘十字巡林工作法’宣傳畫冊,鎮里還專門對我們進行了業務培訓,這樣下來,我每隔兩至三天就能繞著全村266.67公頃山林巡護一遍,感覺工作很輕松。”
三樟鎮“群眾林長”的工作經驗在衡東縣得到全面推廣并取得了好成效。截至目前,該縣沒有發生一起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省指標以內,濕地保護穩定率、國家重點工程營造林任務完成率和合格率、省級生態廊道建設任務完成率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