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績效關系實證研究
——資源冗余的調節作用

2022-11-16 05:19:14
技術經濟 2022年10期
關鍵詞:資源影響企業

周 杰

(西南政法大學 商學院,重慶 401120)

一、引言

產品生命周期縮短,顧客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愈發明顯,創新的復雜性與風險性不斷提升,技術與市場的迭代周期不斷縮短(Hoffmann,2007),企業面臨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很多企業采取與其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方式來應對競爭的壓力,組建戰略聯盟已成為企業發展的趨勢(龐博等,2018;宋水正和邵云飛,2021)。戰略聯盟是相互獨立的企業為了實現戰略目標而共享資源的合作安排(Das 和Teng,2000),包括合資企業、合作研發、生產協議、營銷或分銷協議、技術轉讓等(Lahiri 和Narayanan,2013)。研究發現,企業參與和組建戰略聯盟的數量自上個世紀90 年代開始有了很大的增長(Kale 和Singh,2009)。很多企業通過參加多個戰略聯盟、構建聯盟組合的方式來參與市場競爭,希望通過由多個戰略聯盟形成的聯盟組合來獲取所需要的資源,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Wassmer,2010;Hoehn-Weiss et al,2017)。從焦點企業看,聯盟組合是以焦點企業為核心企業的多個聯盟關系并存的組織形式(江積海和劉風,2013),是焦點企業參與的一系列戰略聯盟的集合(Wassmer,2010)。比如,焦點企業A 與企業B 組成聯盟1,與企業C 組成聯盟2,與企業D、E 組成聯盟3,聯盟1、2、3 就是焦點企業A 所形成的聯盟組合。企業構建聯盟組合可以更好地保持競爭優勢(Hoffmann,2007;Wassmer,2010;Penney 和Combs,2021),不同的聯盟合作伙伴可以為企業提供獲取異質資源、能力和知識的機會,使企業能夠彌補資源、能力和知識的不足(Wassmer,2010)。

聯盟組合規模被認為是聯盟組合的重要特征之一(Lahiri 和Narayanan,2013),代表了焦點企業在給定的時間點組建和參與的聯盟數量(Wassmer,2010)。不過,聯盟組合規模對績效的影響并未得到一致的研究結論。部分學者持有聯盟數量“多即是好”(More is better)的觀點。比如,Shan et al(1994)發現新創企業與大企業建立的合作關系與創新產出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Hoffmann(2007)認為聯盟組合規模越大越好,與更多的企業建立聯盟關系能夠幫助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規模并非越大越好,提出了“規模適中”(More is not always better)的觀點。比如,Lahiri 和Narayanan(2013)發現焦點企業在高水平創新的過程中,聯盟組合規模增加會對財務績效產生負面影響。Wassmer(2010)提出聯盟組合規模對績效的影響應該與聯盟組合寬度、效率、聯盟伙伴質量等因素一起考慮。Deeds 和Hill(1996)以132 家美國生物科技企業的聯盟活動為樣本,得到了新創企業的聯盟數量與新產品研發之間的關系是非線性關系的結論,當聯盟組合規模超過一定程度之后,企業從聯盟獲得的收益就會降低。因此,聯盟組合中的聯盟數量過多或過少可能都不是最優的,企業應進行平衡以選擇合適的數量。相類似的,Faems et al(2012)認為核心企業監控和協調聯盟的能力會隨聯盟組合規模擴大而下降,導致不同聯盟之間的知識流動有限,每個聯盟對聯盟組合績效的貢獻就會減少,聯盟組合規模與核心企業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之間是倒U 關系。

從權變視角看,研究聯盟組合特征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時,需要考慮二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調節變量(Degener et al,2018)。從資源基礎理論看,企業在追求戰略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依賴于其所擁有的資源,企業的資源冗余決定了其戰略行動(Carnes et al,2019),資源冗余會對焦點企業績效產生影響(Tan 和Peng,2003;Huang 和Chen,2010)。創業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考慮構建聯盟組合以獲取聯盟之間的資源支撐,但合法性缺陷等問題的存在使其無法與成熟的、知名企業建立聯盟(Baum et al,2000;韓煒和喻毅,2017)。因此,應該充分考慮創業企業自身的資源特征,對創業企業聯盟組合特征與績效之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從交易成本理論看,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決策聯盟決策時,也需要考慮交易成本問題,創業企業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在市場、企業內部及聯盟等方式中進行選擇以最小化成本(Geyskens et al,2006;Penneya 和Combs,2021)。

因此,本文基于資源基礎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引入資源冗余作為調節變量,探討聯盟組合規模與焦點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希望能夠回答兩個問題:一是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如何影響企業績效?二是資源冗余在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中起什么作用?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本文采用中國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為樣本對所構建的模型進行了驗證,希望能夠進一步探討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影響焦點企業績效的機理,豐富和完善聯盟組合相關研究文獻,為創業企業的聯盟實踐提供建議和參考。

二、假設提出

(一)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聯盟組合規模的擴大對焦點企業績效有積極的正向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構建聯盟組合,焦點企業可以同時進入或接近多個不同合作伙伴所擁有的有價值的資源,有助于焦點企業整合、獲得所需要的資源,企業將聯盟組合中獲得的資源與內部資源協同,從而能夠獲取更多的收益(Wassmer 和Dussauge,2012);其次,聯盟組合包含多個合作伙伴,每個合作伙伴的知識、能力會有所不同,多個不同功能目標的聯盟可以幫助焦點企業拓展所獲得的知識的寬度和深度,可以幫助焦點企業更好地實現創新,以便提升焦點企業的競爭優勢;最后,與更多的企業建立聯盟關系能夠幫助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Hoffmann,2007)。但是,聯盟組合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對于企業績效的影響逐步遞減,甚至產生負面影響(Lahiri 和Narayanan,2013):首先,聯盟組合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所構建的聯盟有可能會與已有聯盟的功能產生重疊,甚至導致不同聯盟中的企業之間產生競爭,這將影響焦點企業的績效;其次,聯盟組合規模擴大之后,焦點企業如果沒有更強的聯盟組合管理能力,受制于管理者的管理注意力和有限理性,其從聯盟中獲得的收益將會下降;最后,聯盟組合規模擴大后,焦點企業需要同時協調多個不同聯盟活動,會帶來更多的溝通、協調等交易成本。因此,聯盟數量過多或過少可能都不是最優的,焦點企業應進行平衡以選擇合適的數量。

創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存在資金緊張、資源有限等局限,在創新的過程中往往面臨技術支持不足的情況。因此,戰略聯盟是創業企業重要的戰略選擇(趙岑等,2012)。研究發現,創業企業選擇聯盟戰略后,可以通過與伙伴企業進行組織間的合作、溝通和學習,使資源得到互補(趙岑等,2012),這將有利于提升企業存活率(Baum 和Oliver,1991),從而有助于獲取競爭優勢:一方面,通過與其他企業的聯盟,創業企業能夠獲得合法性,特別是通過與大企業建立聯盟,能夠幫助包括創業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獲取合法性(Arend,2006);另一方面,創業企業通過與其他企業的聯盟,能夠獲取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可以獲得資金、市場銷售渠道、生產工藝、管理經驗、社會網絡等多方面的支持,創業企業可以聚焦于擅長的領域發展,這將有助于創業企業獲得成功。然而,對于創業企業而言,聯盟組合規模增加對企業績效會產生負面影響,這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原因:首先,聯盟組合規模的增加將使管理者面對不同的合作伙伴,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與合作伙伴進行溝通(Goerzen 和Beamish,2005),這對焦點企業的聯盟組合管理能力提出挑戰。創業企業一般來說聯盟經驗往往較少,聯盟組合管理能力往往比較弱,尚未構建良好的聯盟運行機制、激勵機制、控制機制及整合機制(解學梅和孫科杰,2018),常常無力管理多個聯盟組成的聯盟組合,創業企業隨著聯盟組合規模擴大遭遇逆向選擇(選擇到非最優的合作伙伴)和道德風險(合作伙伴采取機會主義行為)的可能性也會增加(Goerzen 和Beamish,2005)。其次,創業企業的經營規模比較小,通常需要根據發展需要建立不同的聯盟,不需要同時建立、運行多個聯盟,只在某個階段建立銷售、關鍵零部件和元器件供應、委托生產、合作技術開發等聯盟,多數初創的中小企業更適合于單個聯盟或小規模的聯盟組合。再次,從交易成本理論看,創業企業組建和參與聯盟活動也會帶來一系列交易成本,包括尋找合作伙伴的成本、協商溝通和合同簽訂成本、聯盟運行過程中的監督成本及調整改變適應對方及外部環境的成本等(Williamson,1985)。隨著聯盟組合規模的擴大,所需要付出的伙伴選擇成本、監督成本等將會上升(Hagedoorn et al,2017;Lee et al,2017;Penney 和Combs,2021),聯盟組合規模擴大也會帶來聯盟組合的多樣性提升,這會產生更多的管理成本等交易成本(Hagedoorn et al,2017;Jiang et al,2010;Lee et al,2017)。同時,創業企業聯盟組合擴張速度過快也會帶來管理成本隨之不合比例的上升,這會對企業的利潤帶來負面的影響(Hashai et al,2015)。因此,從交易成本理論看,創業企業參與和組建聯盟、形成聯盟組合的行為會對企業績效(如總資產收益率等)產生負面的影響(Goerzen 和Beamish,2005;Penney 和Combs,2021)。最后,創業企業由于自身實力較弱,合作伙伴往往并非行業中的最優秀者,而更多是與自身實力相仿的企業合作,部分創業企業能夠與成熟的大企業建立聯盟合作關系,但往往因為缺乏討價還價的能力而在價值分配中處于弱勢,無法獲得足夠的價值回報以彌補成本,甚至被大企業套牢或受到大企業發展的影響,這也會對自身的績效產生負面影響,這種現象在對大企業比較依賴的企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綜合上述分析,本文認為,分析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關系時,需要考慮焦點企業的規模、發展階段、聯盟組合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影響,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從聯盟組合規模擴大中獲益。對于創業企業而言,由于其自身實力比較弱、規模比較小、聯盟經驗比較少、聯盟組合管理能力較弱,聯盟組合規模擴大會對企業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圖1)。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1:

圖1 研究框架

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是顯著的負相關關系(H1)。

(二)資源冗余的調節作用

資源冗余是指企業中過剩的、暫時閑置的資源,可以幫助企業來應對來自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壓力(Carnes et al,2019)。資源冗余反映了企業所擁有的可以用于實現企業目標的能夠進行配置的資源情況,代表了企業面對內部和外部需求時的緩沖(Singh,1986),是企業應對內部或外部壓力和不確定性的重要選擇,涉及人力、財務和運營等不同方面(Carnes et al,2019)。為了降低不確定性,提高戰略決策的靈活性,快速對環境變化做出應對,資源冗余正成為企業管理中的普遍現象。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資源冗余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其中,按照多余的資源是否已被用于實現戰略目標,可以將資源冗余劃分為已吸收的冗余和未被吸收的冗余兩個類別(Tan 和Peng,2003):已吸收冗余是指已經被企業所占用、但未達到滿負荷運轉、資源的使用用途難以快速改變的資源,一般指空閑的機械設備廠房、未達工時人員和超出預期的庫存等;未吸收冗余是尚未被企業所使用、管理者可以自由支配,并且能夠快速靈活地改變用途的資源,一般指現金存留、信用額度和短期應收賬款等流通性強的資源。冗余資源能夠讓企業更加自信和樂觀,使企業管理者有更大的空間配置資源,減少現有資源和邊界對企業的束縛,促進企業實現邊界突破和市場擴張(Mishina et al,2004)。

資源本身并不能夠讓企業之間存在差異,管理者對資源的分配和配置才是影響績效的重要原因(Sirmon et al,2007)。從資源基礎理論來看,創業企業參與和組建多個聯盟的目的是為了構建聯盟組合形成資源池,通過聯盟組合的方式獲取聯盟合作伙伴所擁有的不同資源,并將這些資源與企業內部的資源進行協同以提升企業內部資源的價值,獲取更多的收益和回報(Wassmer 和Dussauge,2012)。已吸收資源冗余代表著企業的資源利用水平比較低,這些資源難以快速改變以應用于其他用途,還存在著資源的浪費。創業企業已吸收資源冗余越多,企業難以用于其他的資源越多,企業內部資源的利用效率越低。從交易成本理論來看,創業企業此時參與和構建聯盟的活動將會增加企業的各方面成本,但因其資源利用水平低而無法實現企業內部資源、能力的增值,也無法將內部已吸收的資源與外部聯盟所獲得的資源進行協同,因而導致所獲得的財務收益無法有效地彌補成本投入,聯盟組合規模擴大對于創業企業績效(特別是財務績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越大(Lahiri 和Narayanan,2013)。

與已吸收資源冗余代表著企業資源利用程度比較低不同,未吸收資源冗余代表著企業擁有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所需要的資源,能夠讓企業根據外部環境變化、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資源配置。資源豐富的企業能夠采取行動來實現預期目標(Audia 和Greve,2006),未吸收資源冗余的存在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提供了資源,能夠讓企業有機會自主進行項目選擇,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管理靈活性(Tan 和Peng,2003),有利于企業采取更多的探索性學習行為(March,1991),能夠提高企業的風險偏好。因此,存在未吸收資源冗余的創業企業會采取更多冒險的行動,涉足更多的領域(Audia 和Greve,2006)。從我國企業實踐來看,很多企業在存在未吸收資源冗余時會傾向于涉足更多業務,進行業務組合的擴張。在這種情況下,聯盟組合規模增加對于創業企業績效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加劇。具體來說,一方面,存在未吸收資源冗余的情況下,創業企業的探索性學習行為、冒險的行動更多,創業企業會增加研發聯盟的數量,希望采取合作研發活動加快產品開發的速度以獲取高的收益(Tyler 和Caner,2016),但研發聯盟、探索性學習的成功率較低,這方面的投入會在短期內降低創業企業的財務績效;另一方面,管理者更愿意采取高風險偏好的活動,創業企業進入新的領域的可能性增加,這將導致企業的財務投入大幅度增加,聯盟組合中不同聯盟之間的協同效應會因為聯盟組合規模的增加而降低,創業企業用于聯盟組合的交易成本將會增加,財務績效因而會下降。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已吸收資源冗余,還是未吸收資源冗余,在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之間均起正向調節作用(圖1)。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2 和假設3:

已吸收資源冗余在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之間起正向調節作用,即已吸收資源冗余會強化聯盟組合規模對企業績效的影響(H2);

未吸收資源冗余在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之間起正向的調節作用,即未吸收資源冗余會強化聯盟組合規模對企業績效的影響(H3)。

三、數據來源與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中國創業板市場(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也稱為“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是專為暫時不滿足要求而無法在主板(main-board market)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截至2017 年12 月31 日,共有710 家上市公司。本文選擇創業板企業作為樣本進行研究,主要是因為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具有成立時間短、規模小、績效不突出的特點,其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符合創業企業的特點(韓煒和喻毅,2017)。

本文所采用的聯盟數據主要來自作者所在團隊建立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年報和戰略聯盟數據庫”,該數據庫借鑒國外成熟的securities data corporation(SDC)并購與聯盟數據庫建設方式,追蹤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的聯盟和并購公告信息,將之提取并編碼,形成矩陣結構化的定量數據庫。該數據庫的編碼工作由1 名管理學教授、2 名副教授組成編碼指導團隊,他們負責確定編碼的變量及開發相應的問題項、設立編碼的標準、培訓編碼員及組織分配編碼任務和協調資源需要等事項。具體的編碼工作由12 名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作為編碼員共同完成。編碼過程中采用試編碼、背對背編碼、邏輯性檢驗、一次性檢驗、極端值檢驗等方式,以確保數據的信度與效度。編碼團隊共完成448 家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公開發布的3354 份年度報告和5389 份聯盟公告的文本編碼工作,聯盟公告包括合資企業、合作研發、生產協議、營銷或分銷協議、技術轉讓等(Lahiri 和Narayanan,2013),樣本時間范圍為2009 年10 月30 日至2017 年6 月20 日。同時,通過CCER 經濟金融數據庫收集資源冗余、企業績效等方面的數據。在收集完數據后,刪除掉specially treated(ST),particular transfer(PT)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往往處于反常的財務狀況,也面臨退市風險;刪去處于高度管制環境的金融行業的公司。最后,去掉數據缺失的樣本后,最終保留樣本數量為336 個企業的1455 條數據。其中,2010 年20 家企業(1.4%),2011 年63 家企業(4.3%),2012 年118 家企業(8.1%),2013 年152 家企業(10.4%),2014 年205 家企業(14.1%),2016 年301 家企業(18.2%),2017 年331 家企業(22.7%)。

(二)研究設計

1.自變量

聯盟組合規模:在檢驗聯盟組合規模時,本文采用焦點企業所參加的聯盟的數量來測量(Lahiri 和Narayanan,2013),聯盟形式包括合資企業、合作研發、生產協議、營銷或分銷協議、技術轉讓等(Lahiri 和Narayanan,2013)。考慮到聯盟對于焦點企業的戰略性作用,本文以上市公司與其他企業合作成立合資企業、簽訂合作研發協議、生產協議、分銷協議及技術轉讓協議等公告作為判斷聯盟發生的依據,并據此統計焦點企業所參加的聯盟數量來測量聯盟組合規模。在計算聯盟組合規模時,需要充分考慮聯盟組合規模的累積效應(Lahiri 和Narayanan,2013),采取以一年之內所成立的聯盟數量來計算聯盟組合規模(胡新華,2021;韓煒和喻毅,2017)。

2.因變量

企業績效:本文在測量績效時采用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ROA)來測量,該指標經常在戰略管理中用來測量企業的總體績效,“聯盟組合-績效”的關系研究也多以ROA 作為衡量績效的關鍵指標(Jiang et al,2010),該指標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是衡量企業是否有效管理資源的關鍵指標(Crook et al,2005)。

3.調節變量

資源冗余:指企業中過剩的、暫時閑置的資源,是企業在追求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可以用于支持一系列行為的資源(Carnes et al,2019)。考慮到資源冗余相對而言難以直接測量。因此,在測量資源冗余時往往采用會計數據進行檢驗(Tyler 和Caner,2016)。本文在測量資源冗余時,主要采用了兩個方面的資源冗余,包括已吸收的資源冗余和未吸收的資源冗余(Tan 和Peng,2003),已吸收的資源冗余采用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之和來計算,未吸收的資源冗余采用流動比率來計算。

4.控制變量

行業:不同行業的企業總資產收益率可能存在差異,需要對行業進行控制(Vanacker et al,2017)。本文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業分類標準(2012 版)進行行業分類,為了保持各行業中企業數大致平衡,將制造業行業分類細分到2 位數行業,其他行業維持1 位數。

企業壽命:企業成立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也更有利于其聯盟經驗、聯盟能力的積累和發展,成熟的大企業擁有更多的資源,具備更為豐富的聯盟經驗,具備更強的聯盟能力,新創的中小企業則與之不同。因此,需要對企業壽命進行控制(Degener et al,2018),本文采用企業從成立年度到數據年度之間年數的自然對數來衡量企業的壽命。

企業規模:企業的規模會給企業帶來優勢,大企業可能會因為規模效應、擁有更有經驗的員工等取得更好的績效(Degener et al,2018),也會擁有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Titman 和Wessels,1988)。因此,采用企業總資產和員工數來對企業規模進行控制,在計算時采用企業總資產和員工數量的自然對數(Tyler 和Caner,2016)。

研發強度:已有研究發現,研發強度會對創新績效等產生重要影響(Cohen 和Levinthal,1990;Tyler 和Caner,2016),研發強度也可能會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采用R&D 投資比率來體現企業的研發強度,并將其作為控制變量。

四、統計分析與假設檢驗

(一)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SPSS 統計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并分析了變量之間的Pearson 相關系數(詳見表1)。

表1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及變量相關分析表

由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已吸收資源冗余與總資產收益率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相關關系,未吸收資源冗余與總資產收益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聯盟組合規模與總資產收益增長率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關系;已吸收資源冗余、未吸收資源冗余與聯盟組合規模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相關關系。同時,通過對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相關系數均小于0.7,表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共線性問題。

(二)回歸分析及假設檢驗

為了對研究假設進行檢驗,本文采用多元層次回歸的方式進行分析(Huang 和Chen,2010)。層次回歸分析方法將預測變量依次納入回歸模型中以了解不同類型回歸模型的預測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分析結果見表2。模型1 分析了控制變量對于資產收益率的影響,模型2 除了控制變量外,增加了自變量聯盟組合規模;模型3 在模型2 的基礎上,增加了調節變量已吸收資源冗余及聯盟組合規模×已吸收資源冗余;模型4 在模型2 的基礎上,增加了調節變量未吸收資源冗余及聯盟組合規模×未吸收資源冗余;模型5 將控制變量、自變量和調節變量及自變量與調節變量的交互項都包含在內。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2 中可以看出,模型2 與模型1 相比,其調整的R2從0.038 增加到0.058,F值為13.401(P<0.001),聯盟組合規模對于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27(P<0.001),假設1 得到驗證;模型3 與模型2 相比,其調整的R2從0.058 增加到0.090,F值為18.511(P<0.001),聯盟組合規模對于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212(P<0.001),已吸收資源冗余對于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215(P<0.001),聯盟組合規模×已吸收資源冗余對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79(P<0.001),假設2 得到驗證;模型4 與模型2 相比,其調整的R2從0.058 增加到0.090,F值為18.427(P<0.001),聯盟組合規模對于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93(P<0.001),未吸收資源冗余對于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97(P<0.001),聯盟組合規模×未吸收資源冗余對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52(P<0.001),假設3 得到驗證。模型5 與模型2相比,其調整的R2從0.058 增加到0.125,F值為21.214(P<0.001),聯盟組合規模對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為-0.251(P<0.001),已吸收資源冗余對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218(P<0.001),聯盟組合規模×已吸收資源冗余對于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55(P<0.001),未吸收資源冗余對于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95(P<0.001),聯盟組合規模×未吸收資源冗余對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系數為-0.121(P<0.001),進一步驗證了未吸收資源冗余和已吸收資源冗余在聯盟組合規模與總資產收益率之間起負向調節作用的結論。

表2 總資產收益率為結果變量的回歸分析表

(三)穩健性檢驗

本文采用更換變量的方式進行穩健性進行檢驗。本文首先采用凈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來代替總資產收益率,然后對所構建的模型進行回歸分析,所得到的結論與采用ROA 進行分析的結論除模型5以外結果基本一致(表3)。此外,本文也對調節變量中的未吸收冗余的測量方式進行改變,Lee 和Wu(2016)等研究認為,除了流動比率之外,也可以運用速動比率來測量未吸收資源冗余。因此,本文將未吸收資源冗余采用速動比率來進行測量,并進行了回歸分析,同樣驗證了假設成立。因此,本文所采用的變量測量方式符合穩健性要求,估計結果穩健。

五、討論與結論

(一)研究結論

針對聯盟組合特征對績效的影響可以包括價值創造和成本兩個視角,已有研究主要強調聯盟組合的價值創造,特別是資源獲取、組織間學習等(Lee et al,2017),并認為企業通過構建聯盟組合來實現戰略目標(Hoffmann,2007;Wassmer,2010;Hoehn-Weiss et al,2017),但對于聯盟組合規模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仍未得到一致結論,已有研究對聯盟組合規模對焦點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的認識仍然不夠(Lavie,2007)。本文采用權變視角探討了聯盟組合規模對于焦點企業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檢驗了資源冗余在聯盟組合規模與焦點企業總資產收益率之間的調節作用。從統計分析數據看,在不考慮資源冗余的情況下,中國深圳創業板上市企業的聯盟組合規模與總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是負相關(詳見表2),也就是說,焦點企業組建的聯盟數量增加會對其總資產收益率產生負向影響。這一研究結論與Lahiri 和Narayanan(2013)提出焦點企業在高水平創新的過程中聯盟組合規模增加會對財務績效產生負面影響的研究結論相類似,也與Lavie(2007)所提出的觀點一致,即雖然學者們經常認為聯盟組合規模的影響是正向的(Shan et al,1994;Hoffmann,2007),但這種觀點在實證中得到的支持卻很有限。支持聯盟組合規模對績效有正向影響的研究多從聯盟組合價值創造的視角來進行分析,主要基于資源基礎理論、組織學習理論等理論,考慮了聯盟組合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本文認為,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的增加對財務績效產生負面影響,主要源于以下方面的原因:首先,從交易成本理論來看,聯盟組合規模的增加會帶來一系列的交易成本,包括了伙伴選擇、協商溝通、聯盟協調、沖突解決、監督等方面的成本。特別是,包括多個聯盟時的聯盟組合管理會涉及更多的協調活動,這將會增加協調的成本(Goerzen 和Beamish,2005)。同時,聯盟組合規模的增加,也使得聯盟組合多樣性隨之增加,聯盟組合多樣性的提升會導致交易成本增加(Penney 和Combs,2021)。正如Lavie(2007)的研究提出的,聯盟在帶來有價值的資源的同時也會對績效有削弱作用,聯盟組合規模對于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是混合的,企業在保持聯盟的過程中需要付出成本(White 和Lui,2005)。

其次,相對于成熟企業而言,創業企業的聯盟組合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其在構建和參與聯盟的過程中也無法與最優秀的合作伙伴合作(韓煒和喻毅,2017),在與其他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往往處于劣勢地位,這使得創業企業通過聯盟組合方式獲益相對而言比較困難,容易導致聯盟組合管理等成本的上升,使得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下降。

再次,本文認同Wassmer(2010)提出的聯盟組合中的伙伴質量會對績效產生影響的觀點。創業企業由于自身實力相對比較弱,在與其他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往往無法與成熟的大企業合作,而更多是與自身實力相仿的企業合作,這使得合作伙伴的質量受到影響,聯盟組合規模的增加無法有效提升企業績效,反而會帶來交易成本的增加。

最后,聯盟組合對于焦點企業的積極作用,需要考慮不同聯盟之間的相互支撐,更強調資源的多樣性,強調聯盟伙伴所提供的資源與焦點企業所需要的資源的匹配,也需要考慮不同聯盟伙伴資源間的互補,從而能夠共同形成對焦點企業的資源支持。然而,考慮到創業企業聯盟管理能力不足,創業企業在構建聯盟時可能無法實現不同聯盟之間的有效協同,會導致聯盟之間的資源重疊、需求沖突,這將在很大程度上使聯盟組合對于企業的財務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認識到聯盟組合帶來正面影響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不能單純的將聯盟組合規模擴大等同于企業績效的提升,聯盟組合構建、運行和管理等交易成本會對創業企業的績效產生負面的影響(Goerzen 和Beamish,2005;Jiang et al,2010),更應該考慮聯盟組合中不同聯盟之間的協同、互補,以更好地對焦點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撐。

本文進一步探討了資源冗余在聯盟組合規模與焦點企業總資產收益率之間的調節作用。已有研究在探討績效效應時考慮了資源冗余的調節作用(Lahiri 和Narayanan,2013),本文認為已吸收資源冗余和未吸收資源冗余在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之間起正向調節作用,會強化聯盟組合規模對企業績效的負面影響。從統計數據看,聯盟組合規模增加對創業企業績效的影響受到已吸收資源冗余和未吸收資源冗余的調節作用,即已吸收資源冗余和未吸收資源冗余對聯盟組合規模與總資產收益率之間的負相關關系有強化作用。這一研究結論有助于解釋資源冗余在聯盟組合規模決策中的作用(Wassmer 和Dussauge,2012)。已吸收資源冗余代表了企業的資源利用能力,未吸收資源冗余代表了焦點企業在未來戰略行動中的靈活性,也代表了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當企業的已吸收資源冗余較高時,說明企業的資源利用能力比較低,企業應該更多的選擇內部資源利用(Chiambaretto 和Wassmer,2018),企業采取聯盟方式獲取資源的過程中會因為資源利用水平低而付出更多成本,導致聯盟組合的收益會低于聯盟組合的成本。當擁有較多的未吸收資源時,創業企業內部尚擁有較豐富的資源,創業企業往往會采取更多高風險性的活動,涉足新的業務領域,聯盟成為進入新的業務領域的重要方式之一,這將使聯盟組合規模擴大。然而,在擁有較多的未吸收資源冗余時引入外部資源,會使得企業內部的資源貶值、失去價值。因此,考慮到外部聯盟活動可能發生的交易成本,企業在存在內部未充分利用的資源時,應該更多的依賴于企業內部的活動,強化企業內部資源利用,而降低外部的聯盟資源獲取行為(Crook et al,2013;Geyskens et al,2006)。同時,已有研究也發現,資源豐富的企業在建立聯盟時,更喜歡建立探索性的聯盟(Hoffmann,2007),聯盟的運行風險更大,面對的不確定性更高,企業需要為此付出更多的協調、監督成本。因此,在存在資源冗余的情況下,相對于外部通過聯盟獲取資源的發展方式,焦點企業實際上更應該依靠內部資源利用的方式來實現總資產收益率的提升,這一研究結論進一步豐富了聯盟組合規模對于績效的影響需要考慮其他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結論(Wassmer,2010)。同時,這一結論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Love 和Nohria(2005)所提出的降低企業冗余有利于提升企業績效的研究結論。因此,創業企業在與其他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聯盟的過程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缺乏討價還價的能力,也缺乏對聯盟組合進行管理的能力,更應該重視內部資源的利用,提升內部資源的利用效率,應該更加強調企業內部資源利用與外部資源獲取的平衡。

(二)理論貢獻與管理意義

本文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一步明確了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績效之間的關系。相較于已有研究探討聯盟組合特征時強調結構(如聯盟組合多樣性)、關系(如強關系與弱關系、直接關系與間接關系)等特征對于績效影響的研究,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更重視聯盟組合數量特征對績效的影響。已有關于聯盟組合規模與績效的研究更多考慮的是創新績效(Shan et al,1994;Deeds 和Hill,1996;Lahiri 和Narayanan,2013),所發現的研究結論并不一致。本文探討了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對企業績效(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能夠更加全面的反映聯盟合作的績效效應,采用創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驗證了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績效之間關系,發現創業企業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是負向相關的,使研究結論的針對性更強。

第二,相較于已有關于聯盟組合特征與績效的研究更多采用資源基礎理論、組織學習理論等理論基礎,強調聯盟組合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資源基礎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來分析聯盟組合規模對于績效的影響,所得到的結果發現創業企業聯盟組合數量增加會對企業績效產生負面的影響,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冗余進一步強化了負面影響,這一結論與交易成本理論強調將交易成本高的活動置于企業內部進行的結論是一致的(Penney 和Combs,2021)。本文將交易成本理論與資源基礎理論相結合探討聯盟組合構建對績效的影響,能夠進一步豐富聯盟組合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三,相較于已有研究多以成熟的大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聯盟組合,本文采用中國深圳創業板企業為研究對象,充分考慮了焦點企業的資源冗余的影響,能夠揭示創業企業存在資源冗余的情況下的聯盟組合決策對其績效的影響,有助于對創業企業的聯盟組合現象進行更加全面的解讀。

本文對于企業管理者(尤其是創業企業的管理者)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多企業的管理者會考慮構建和參與聯盟、形成聯盟組合以獲取更多的資源,更多關注聯盟組合規模增加帶來的有利影響。本文同意創業企業應該與其他企業建立聯盟等合作關系,以獲取資源來實現企業成長。不過,管理者不能盲目的擴大聯盟組合的規模,應該注意到聯盟組合規模擴大所導致的聯盟組合管理、協調難度提升帶來的負面影響,應該慎重選擇聯盟合作伙伴,注意不同聯盟之間的協同。從交易成本理論來看,構建聯盟組合需要付出伙伴選擇、伙伴協調等交易成本,聯盟組合規模擴大也會帶來不同聯盟之間的資源重疊、伙伴沖突等風險。因此,在存在資源冗余時,管理者應該強化和提升內部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考慮內部資源與聯盟資源之間的有效協同,綜合考慮聯盟過程中的價值創造和成本上升兩個方面進行決策(Wassmer et al,2017)。同時,管理者應該認識到發展聯盟組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積累聯盟組合管理經驗,不斷提升聯盟組合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對聯盟組合形成的時機、節奏、速度、構成等有很好的把握,才能降低聯盟組合中的協調、溝通、監督等各種成本,通過對聯盟組合中的資源與企業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來提升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否則,聯盟組合規模的擴大對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有負面影響。

(三)研究展望

當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來研究中應該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首先,本文主要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出發探討資源冗余在聯盟組合規模與企業績效之間的調節作用,僅考慮聯盟組合規模對于企業績效的影響,未考慮聯盟存續時間對于聯盟組合的影響,而聯盟存續時間可能會對聯盟組合的構成產生影響。本文希望能夠找到聯盟的真實存續時間以明確聯盟組合時間窗口的影響,但是,聯盟存續時間的報告比較少(Lavie,2007)。因此,本文僅考慮每年的聯盟組合規模對績效的影響,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針對于聯盟組合規模、聯盟組合構成等進一步進行明確,探討聯盟組合規模及聯盟組合構成變化對于績效的影響。其次,不同企業管理聯盟組合的能力有差異,培育和提升聯盟組合管理能力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業績效,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結合聯盟組合管理能力將聯盟組合價值創造與成本降低等戰略目標整合進行研究(Sarkar et al,2009;Schilke 和Goerzen,2010),平衡內部資源利用和外部資源獲取的關系。

猜你喜歡
資源影響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毛片网|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成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欧美爱爱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福利|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性色一区|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天天综合网在线|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欧美一级夜夜爽|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日本在线国产| 99人体免费视频| 91福利免费|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播放| 朝桐光一区二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五月天福利视频|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色国产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色婷婷在线播放| 亚洲动漫h|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91www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a级片| 婷婷激情亚洲| 全裸无码专区| 欧美成人一级| 伊人久久婷婷| 久久男人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啪在线91|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成人| 在线观看av永久|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99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av色站网站| 成人韩免费网站| 美女免费黄网站|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