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軼媛
(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70)
在我國進入新時期以來,經濟市場發展較為迅猛,食品檢測技術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成果較為顯著,食品檢測工作的準確性與往年相比大幅度提升。食品檢測是食品行業發展的核心環節,其檢測工作會影響我國食品行業發展進程。而生物技術作為新時代下各學科相互融合的新型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較大優勢,因此檢測人員將生物技術與食品檢測工作相融合,不僅能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還能提高食品加工企業發展效率,將食品行業規范化、標準化。
通過對生物技術應用原理分析可以發現,該技術主要是以生物特點為基礎研發的新型技術,檢測人員合理利用該技術能有效提高檢測工作質量與效率,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生物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如檢測速度較快、檢測范圍廣泛、精準度較高。目前,該技術種類較多,包括免疫技術、生物傳感技術、生物芯片技術等,這些技術都可以有效提高我國食品檢測工作發展進程,全面落實我國食品安全政策,根據該技術特性將其與食品檢測工作相結合,為我國食品檢測工作發展奠定基礎,保障人們的飲食安全[1]。
生物技術所涉及到學科領域較多,如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因此生物技術也稱為生物工程技術,將其應用于食品檢測領域能有效提高食品檢測工作效率,對于食品檢測發展具有深遠的作用。如今我國人口數量逐漸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升,對食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漸上升,如水果、蔬菜。目前我國大部分種植人員在開展水果蔬菜種植時,為了提高水果蔬菜生產量會使用大量農藥,過度使用農藥會導致蔬菜水果存在農藥殘留問題,人們食用后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很大危害,導致肝腎功能下降,嚴重還會出現死亡的情況。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廠商為了延長食品保質期、提高食品口感,違規使用防腐劑,這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做好食品檢測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據,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主要方式,在食品檢測過程中合理利用生物技術能大幅度提高檢測工作效率及質量,保障其數據的準確性[2]。
食品檢測工作與生物技術在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逐漸成熟,具有較強的學科優勢。目前人們對于食品檢測工作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并且制定了相應的鼓勵政策,加快了食品檢測與生物技術研發速度,為我國培養出優質的研究團隊,保障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今,大部分高校都逐漸以國家政策為基礎開設相應學科,如食品檢測、生物技術等。就目前而言,雖然我國學科隊伍仍處于建設階段,但是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能有效提高食品檢測工作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相關部門需要做好引進工作,將生物技術與新型技術相結合,從而將食品檢測行業發展潛力充分激發出來[3]。
PCR技術也叫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通過不同物質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形成新型物質DNA,如脫氧核糖核苷酸、模板DNA引物等。同時該物質還可以在體外擴增特異DNA片段,確定食品中的成分,因此該技術操作流程主要分為變性、退火和延伸3部分,因該技術無需使用其余輔助材料,檢驗效率高,可以根據食物類別延伸出大量所需要的DNA片段,能對樣品開展定量和定性分析工作。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爭議,是目前我國熱度較高的一項話題,PCR技術可以應用于轉基因食品的檢測,可判斷食品中是否存在外源基因,檢測人員利用該技術能準確對食物樣品充分檢驗,判斷食物樣品各項性能,通過特定啟動子、終止子、標志基因序列,對食品外源基因充分判斷,有效保障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DNA探針技術主要是以DNA分子的堿基配對法則為基礎所研發的新型檢測方式,檢測人員利用該方式能對檢測物準確檢測,通過DNA特異序列堿基配對方式對樣品各項性能充分判斷,可以有效提高檢測工作效率和水平,使檢測數據更加準確、可靠。目前我國檢測人員主要通過同項雜交與異項雜交兩種方式對食品開展檢測工作,這兩種方式主要是在構建方法以及體系上具有較大不同。但是該技術仍具有一定局限性,檢測成本較高,檢測人員在利用該技術時需對實物進行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而放射性同位素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且該技術容易出現非特異性反應,尤其是在強光照射下會出現分解情況,導致數據出現誤差。因此,該技術發展較為緩慢,檢測人員需要進行充分研究,提高該技術應用水平和效率,全面規避檢測過程中的問題,為食品檢測工作發展提供技術支撐[4]。
環介導恒溫擴增技術作為新型核酸擴增技術,其應用范圍廣泛,不僅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領域中得到了良好應用,在醫學領域中也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該技術水平較為成熟。通常情況下,食品檢測過程中所涉及到內容較多,如微生物檢測、過敏原檢測、摻雜檢測等,合理利用該技術可以提升檢測工作各環節水平,能適應不同環節檢測工作,該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可以提升檢測人員的工作效率,并且該技術還具有明顯的特異性,檢測流程較為簡潔,能減少檢測人員工作壓力,利用該技術開展食品檢測工作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
生物芯片技術主要是利用DNA芯片和DNA微陣列研發而成的新型技術,在食品檢測過程中會在生物芯片上點樣基因寡核苷酸,通過相應儀器對食品DNA檢測,如擴增儀。如果在檢測過程中發現樣品存在問題,檢測人員可以通過芯片將基因片段長度擴大,對其余致病菌一同檢驗,能有效提高檢測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檢測成本。檢測人員利用該技術可以對轉基因成分進行充分判斷,判斷食物中轉基因成分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該技術還具有自動化檢測特性,特異性較高,能在少量試劑情況下完成檢測工作,可以減少試劑出現交叉反應概率,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但檢測人員需要重新選擇未使用過的生物芯片開展后續檢驗工作,因此材料浪費率較高,加上該檢測技術缺乏設備檢驗方案,檢測數據處理工作流程缺乏規范性,導致最終檢測數據出現偏差。所以檢測人員需要根據該技術特性做好研究,提高材料利用率,避免材料出現浪費,降低檢測機構檢測成本[5]。
生物傳感技術主要通過生物傳感器開展檢驗工作,當生物傳感器與樣品結合以后,通過相應的信號轉換器,按照預設制信號對檢測樣品開展轉化,從而被設備識別。檢測人員在利用該技術開展檢測工作時需要將樣品放大,通過設備獲得最終檢測結果。該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較大優勢,能將檢測流程簡化,提高檢測工作效率,并且該技術還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反應速度較快,可以保證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和現代性。在生物檢測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生物傳感技術逐漸成熟,檢測系統較為完善,檢測人員合理利用該技術能有效加快檢測進度,尤其是對葡萄糖菌腸毒素檢測時能保證檢測工作的靈敏性,讓數據更加準確、可靠,全面控制檢測時間以及成本。
目前,我國食品品種繁多,檢驗人員面臨著大量的工作任務,這就要求檢驗人員在提高檢驗效率的同時,還應確保食品檢驗工作的質量,使各項指標符合相應的要求。在檢測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時,應盡量降低其對人體的危害,以進一步提高食品檢驗的質量。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生物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在食品檢驗方面的靈敏度也會越來越高。通過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量和污染物進行檢測,可以保證食品質量。當前,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的品質,食品安全意識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必須加速生物技術的革新,提高食品檢驗技術的靈敏度,并不斷提升檢驗工作的質量。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對人們的生命和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食品檢驗工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檢驗人員必須運用多樣化的生物技術保證各類食品檢驗工作的精確性,從而保證食品的安全。另外,在進行生物技術革新時,應注重增強抗干擾能力,以提高檢測精度。隨著食品檢驗內容的不斷變化,生物技術也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有利于相關工作人員提高檢驗工作的針對性和質量,從而保證食品的安全。
生物技術作為多項學科相互融合下的產物,能將各學科優勢全面結合,有效規避弊端,具有良好發展前景。檢測人員檢測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生物技術,根據食品檢測工作的需求選擇不同技術開展檢測工作,提高生物技術應用范圍和水平。檢測人員需要做好研究,加大生物技術研發力度,提高生物技術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食品檢測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