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農業農村局 王志鋒
永城市是農業大市,全市主要農作物年農藥施用量約800 t,產生農藥包裝袋800 萬個,農藥包裝瓶400 萬個,總質量約104 t。2018 年永城市被確定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工作試點。本文對如何有效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理進行了探索。
永城市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永城市農藥包裝廢 棄物回收與處理試點項目工作方案》,明確了回收范圍、回收獎補政策以及驗收考核方法。回收站每回收1 個農藥袋或瓶,分別獎勵試點鄉鎮回收站0.03 元(高毒農藥瓶獎勵0.1 元),每回收1 個農藥袋或不超出250 mL 藥瓶獎勵回收農民0.05 元,每回收1 個≥250 mL 藥瓶獎勵回收農民0.1 元(高毒農藥瓶獎勵0.2 元)。
永城市農業農村局按照“兩選、一審、三統一”的要求,規范建設回收站點。“兩選”即由鄉鎮政府選人員、選地點?!耙粚彙奔崔r業農村局負責審核,與之簽訂委托回收協議?!叭y一”即統一建設標準,通過集中采購,為每個回收站配備站牌、制度牌、回收用具、防滲防漏及消毒消防設施,確保管理規范化;統一臺賬管理,農業農村局統一印制回收臺賬,回收站點要在臺賬上詳細記錄收購農藥包裝物的日期、數量、有償回收金額、上交人員姓名及聯系方式等;統一標準化存儲,各回收站對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分類、定量打包存儲。
永城市農業農村局確立了“一站兩線回收、統一無害化處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理模式?!耙徽尽奔疵總€試點鄉鎮設立1 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兩線”即以農藥經銷點連接經營主體、農戶的自覺回收線和以鄉鎮環保服務組織連接保潔員的撿拾回收線。通過招標,與有資質的轉運公司和處理企業簽訂轉運與處理合同,對試點鄉鎮回收站點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統一進行無害化集中處理。
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永城市共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瓶、袋)1214 萬個,質量74.01 t,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已開展試點工作的鄉鎮,群眾收集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自覺性顯著提高,亂丟亂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現象明顯減少,鄉鎮土壤環境明顯改善,田間、地頭、溝渠、路邊基本見不到農藥包裝廢棄物。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工作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場化回收與處理體系,工作推動主要靠項目資金支持。一旦缺少項目資金支持,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理工作就會停滯,從而影響回收與處理工作的連續性。
目前,永城市農業綜合執法力量較為薄弱,執法監管落實不到位,市、鄉、村三級協同的監管網絡、監管體系并未健全。雖然《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了農藥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的責任和相應處罰措施,但并未有效落實。
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污染,不像一些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可以直觀感受到,其污染嚴重程度主要以指標數據體現,普通農民難以意識到其危害的嚴重性。加上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導致農藥包裝廢棄物亂丟亂棄的現象普遍發生。
破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難題,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納入鄉鎮生態振興的目標考核中,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持續有效進行。在農藥使用關鍵時節,由鄉鎮政府在田間地頭或灌溉機井附近,根據耕地面積合理配置農藥包裝廢棄物垃圾回收桶,并交由村級保潔員管護。鄉鎮政府安排車輛定期回收,集中轉運至回收站,嚴格按照危險固廢管理標準進行存儲,然后送往垃圾發電廠統一無害化處理。探索建立由村統一收集、鄉鎮統一轉運、垃圾發電廠統一無害化處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體系,推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常態化長效發展。
根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規定,按照“誰生產,誰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全面加強監督管理。要求各農藥經銷商合理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建立農藥進貨、銷售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臺賬。由農藥經銷商出資、政府部門公開招標,確定農藥銷售標簽和運輸處理企業。根據農藥經銷商實際銷售,統一制作農藥銷售標簽,標明銷售時間、銷售地點、經銷商等信息。各經銷商必須在農藥上貼銷售標簽,對未落實到位的進行嚴格處罰。農藥經銷商按照收取保證金的形式,待農藥使用者送還農藥包裝瓶(袋)時,及時退還保證金;或根據所銷售農藥包裝物(瓶、袋每個不低于0.1 元的價格)進行有償回收,然后由中標企業統一無害化處理。完善監督機制,積極動員群眾進行廣泛監督,對未認真履行回收義務的經銷商嚴格處罰,并對反映問題真實的經銷商進行獎勵。
農業農村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在日常工作中需充分利用召開宣傳培訓會、印發宣傳資料、制作宣傳小視頻等形式,廣泛宣傳亂丟亂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危害,不斷提高廣大農民認識,引導其自覺把使用后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送還至農藥經銷商,進行集中處理,形成人人積極參與、認真履行義務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