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農業農村局 申克
近年,孟州市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康發展,農業生產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服務鏈條進一步延伸,逐步形成了服務結構合理、專業水平較高、服務能力較強、服務行為規范、覆蓋全產業鏈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
孟州市防治小麥、玉米病蟲草害18.49 萬hm2。其中,以河南邦園植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孟州市潤田農技農資推廣專業合作社等為代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發揮了巨大作用,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9.83 萬hm2,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了53%,防治效果達到95%,基本上控制了糧食作物病蟲草危害,最大程度降低了產量損失,確保了小麥、玉米優質高產。
孟州市以農機部門主推的農機購銷服務、技術培訓服務、機車維修服務和作業信息服務等“四項服務”為依托,實施了農機服務“3411”工程,帶動全市農機作業水平和農業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361 919 kW,農機經營服務年總收入達15 760 萬元。
孟州市積極引導孟州市潤田農資連鎖有限公司、河南邦園植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農資流通經營企業,采取“公司+合作社+連鎖網點+農戶”的模式,全方位、“一站式”為農民提供農業信息、技術、產品、金融、代收代加代儲等服務,業務服務網絡輻射本地及周邊縣市區。孟州市潤田農資連鎖有限公司采用“三減一增”“三二一”的土地托管潤田模式,可年供應農資3 萬t,土地托管0.17 萬hm2,提供配方肥1000 多t,推廣水溶一體化噴灌533.33 hm2,玉米烘干4000 多t,代收代儲小麥、玉米6 萬多t,為服務對象提供技術、貸款、保險支持,實現每667 m2可減少成本180 元、增加收益60 元的目標,讓服務對象真正體會到托管服務帶來的好處。
孟州市支持先耕農業公司、普豐種業公司、麥豐種植合作社、田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0 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企業化”運作模式,推進全市小麥訂單種植。各企業同種植戶簽訂協議,定品種、定面積,在生產過程中實行“五統一”標準化種植,同時對小麥產品、農業投入品、小麥生產實施全過程質量安全監測,確保實現標準化生產。孟州市各小麥生產經營主體在與農戶簽訂訂單的過程中,普遍采用“高于市場價收購”的方式來保護種植農戶的利益,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的種糧和售糧積極性。年訂單收購總量達7480 萬kg,訂單履約率100%,農戶累計增收1870萬元。
孟州市大部分服務組織仍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組織運行不夠規范,人員管理松散,服務形式單一,服務質量、能力、范圍沒有形成規模。
孟州市農業金融、保險、信息等服務環節仍是短板,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在孟州市農業生產中,種植戶往往拖欠服務費用,作物收獲后才會付賬,占用服務組織大量資金;服務組織在更新農機設備、供應農資、收購等服務環節需要大量周轉資金,融資貸款渠道窄、難度較大;農村承包經營耕地呈現分散性、零碎化,不利于開展大面積作業,制約了服務組織發展空間。
政策性支持少,制約了孟州市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孟州市完善項目庫,依法支持納入項目庫的經營主體實施財政支農項目;整合財政資金,出臺支持政策,不斷培育和壯大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
孟州市依法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生產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設施農業、輔助設施、配套設施用地以及服務設施用地。
孟州市加強稅收政策扶持,落實農產品初加工所得稅優惠政策,符合小微企業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生產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按規定享受國家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孟州市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供資金支持;推動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創新,開發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的擔保產品,加大擔保服務力度,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保險機構開發對應商業保險產品,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多層次、多樣化風險保障需求。
孟州市整合資源建設惠農服務運營中心,開展綜合服務,強化生產服務功能和農產品烘干、冷藏、倉儲、加工、交易等商品化處理功能,實現惠農服務進村入戶、深入地頭,提升整體惠農服務水平。
孟州市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合理引導各類經營組織進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最大程度地提升土地資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