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縣農業農村局 張鵬飛 李秋芳
根據河南省農業農村系統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要求,蘭考縣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以提升全縣農民綜合素質為宗旨,緊密結合蘭考縣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實際,以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家庭農場主、種植大戶、農民骨干、返鄉農民工等為培訓對象,深入實施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技能服務型等高素質農民培養行動,對農民進行職業化、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培育,以增強他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提高其文化素質、科技素質和人文素質為目標,不斷提升高素質農民的培訓率、持證率、增收率,培養一批與鄉村發展需求相適應、鄉村建設需求相協調,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高素質農民隊伍。
蘭考縣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好蘭考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五級辦學”的體系優勢,緊緊圍繞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主題,分產業、分類型開設培訓專題班,開展種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培訓。推行“參訓農民+專家教授+課堂培訓+基地實訓+跟蹤服務”集成培育模式。依托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等在線學習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考核,鼓勵農民自主學習。堅持立德樹人,以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為目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農民養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將黨史學習教育嵌入培育內容,引導農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圍繞農時農事和農民所需,線上線下相結合,廣泛開展科技文化普及、強農富民政策宣講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系統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高素質農民培訓與中職、高職有機銜接,推薦高素質農民接受高職教育,全面提升改善農民學歷層次和結構。
結合蘭考縣實際情況,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
蘭考縣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培養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人,突出培訓組織、人員管理、品牌創建、市場營銷和風險防控等內容,有效提升培訓對象經營管理能力,使其成為帶動和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骨干。
蘭考縣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聚焦當地主導特色產業,重點培養返鄉創業創新人員、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突出培訓農業實用技術、農產品電商和金融信貸等內容,有效提升產業發展能力。
蘭考縣圍繞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延伸培育對象,拓展培育領域和內容,重點培養村“兩委”班子成員、鄉村文化旅游體育人才、鄉村建設本土工匠,突出傳授農村基層治理、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有效提升鄉村治理和支撐農業社會事業發展能力。
蘭考縣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造就更多鄉土人才。
蘭考縣加強“一懂兩愛”人才隊伍建設,一懂指的是懂農業;兩愛指的是愛農村、愛農民。懂農業就是要成為“三農”工作的行家里手。愛農村就是要對農村充滿情感、正能量,在內心深處為鄉村謀振興。愛農民就是把農民當親人,要心里裝著農民,凡事想著農民,工作依靠農民,一切為了農民。
蘭考縣主管部門要用好兩個學校(農民田間學校、手機學校),四個課堂(固定課堂、田間課堂、流動課堂、空中課堂),扎實做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
1.從培訓內容上看,現在農民既要學種養,還要學加工。既要學生產技術,還要學電商、品牌、融資等方面的營銷管理技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要順應農民的新期盼、新需求,開展集種養、加工、銷售、品牌、物流、管理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培訓,提高培訓效果。
2.從培訓方式上看,教學安排要做到農學結合,農民不同于一般學生,很難長時間呆在學校,要結合農時和生產周期開展分段培訓,積極探索適合農民的有效的學習方式。
3.教學形式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培訓班辦到田間地頭、企業生產車間、農民合作社、農業生產一線等,讓農民在干中學、學中干,在生產實踐中培養人才。
4.教學手段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農民用好手機,通過手機短視頻+直播等農民喜聞樂見、方便參與的方式,讓農民想學、能學、易學、好學。
5.幫助高素質農民成長,積極搭建高素質農業技能人才成長平臺。組織高素質農業人才參加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和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更好地發揮高素質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使其更好地為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