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楊慧娟
白菜寓意百財,它象征發財、招財、聚財,是財富的象征。白菜(學名:Brassica rapa var.glabra Regel)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家常菜。它營養豐富,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粗纖維以及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炒、生、腌、醬均可食用。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醫用價值,常吃白菜還能美容養顏。因此,每年都有很大的消費量。
秋白菜生長一般需要55~60 d。喜冷涼濕潤氣候,雖屬耐寒蔬菜,但當遇到-8℃以下氣溫時也會受凍。耐熱性較差,一般氣溫在23~25℃,生長緩慢,包心松散,易感染病毒病和霜霉病。
秋白菜是一種大眾蔬菜,每667 m2產量約0.5 萬kg,每667 m2收益3 500~4 000 元,而每667 m2土地的成本為500~800 元,每667 m2凈收益為2 700~3 500 元。
適合本地栽培的品種有青雜3 號、義和秋等。
播種前可用種子質量0.3%的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預防白菜霜霉病、黑腐病。防治白菜軟腐病,可先將種子在冷水中浸泡1 h 后撈出,再在3%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0 min,撈出晾干后即可播種。
一般情況下,以立秋前后3~5 d 播種為宜,如果播種當年遇到高溫天氣,可推遲到8 月中旬。
1.間苗。幼苗出土3 d 時進行第1 次間苗,待幼苗長至4~5 片葉時進行第2 次間苗,將弱苗、病苗及時拔掉,每穴留2~3 株壯苗。當幼苗長到8~9 片葉時(團棵期),按株距大約50 cm 進行定苗。間苗、定苗的時間,以中午高溫時進行為好。間苗與定苗時應遵循去小留大、去歪留正、去雜留純、去劣留優、去弱留強的原則。若發現缺苗,要及時補栽。
2.噴灑葉面肥。在蓮座期至結球期,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10 d 噴施1 次,連噴2~3 次,能明顯增加葉球的質量,平均每667 m2可增長15%~25%。
3.科學肥水管理。秋白菜苗期要注意澆水,澆水要小水慢澆,9 月是高溫天氣,地塊干裂,不能澆大水快水,要做到溝內不積水,壟面不見水,根系不缺水,這樣可以避免因土壤溫度過高而引起根系受害。白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要合理追肥。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和苗情決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秋白菜追肥的原則是:以速效氮肥為主,速效磷鉀肥為輔。所以追肥應根據白菜的生長情況,分期追施。一般來說,蓮座期要及時追肥,結球之前和結球中期再追施1 次。施肥量為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或每667 m2追施復合肥20 kg 或硫銨20 kg。追肥最好在雨前進行,這樣能更好地發揮肥效。
秋白菜要想獲得大豐收,病蟲害治理很關鍵。由于秋白菜蓮座期至結球期正處于8—9 月,雨水較多,低溫寡照,影響正常生長,降低了抗病性,會導致病害、蟲害的發生。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統稱白菜三大病害,是秋白菜生產上常見的病害。而菜青蟲、小菜蛾、甜菜蛾則是白菜生產上常見的三大蟲害。
1.霜霉病。從苗期到包心期均可發生,它主要為害白菜葉片,開始先從下部葉片發病,在葉片上產生多角形淡綠色病斑,天氣潮濕的情況下,葉背面產生白色霉層,嚴重時葉片變黃干枯,不能食用。發病初期可用40%乙磷鋁800 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發病嚴重時可用霜克或72%杜邦克露800 倍液葉面噴霧防治,每7 d 噴施1 次,連噴2~3 次。也可以采用60%安克·錳鋅(烯酰嗎啉加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 倍液噴霧。
2.軟腐病。9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是秋白菜軟腐病發生的高峰期。病害多從秋白菜蓮座末期開始發生,并且多在第3~12 片葉的葉柄基部或根莖根髓組織處(傷口處)發生,軟腐病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發病部位除維管束外,全部腐爛,呈黏滑軟腐狀,并發出惡臭氣味。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每667 m2用100 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50~60 g,均勻噴霧防治。還可以采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控:噻菌銅、絡氨銅、代森鋅等。此外,要加強栽培管理,避免白菜上有傷口(自然裂口、蟲傷、病傷、機械損傷)發生。
3.病毒病。此病在幼苗和成株期均可發生,幼苗受害,病葉皺縮、質脆、心葉扭曲、畸形。成株受害,植株停止生長,不包心,在葉背的主側脈上產生許多褐色壞死斑點或條斑。可以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 倍液,或3% 啶蟲脒或50% 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 倍液,或40%氰戊菊酯乳油6 000 倍液噴霧防治,有效控制病毒病的發展。
4.菜青蟲、小菜蛾、甜菜蛾。這三種害蟲均以幼蟲食葉危害,菜青蟲3 齡后可蠶食整個葉片,危害嚴重時僅剩葉脈,嚴重影響白菜生長和包心,造成減產。此外,菜青蟲造成的傷口,易導致軟腐病菌的侵入而引起病害流行;小菜蛾可將菜葉吃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將全葉吃成網狀,在苗期常集中心葉為害,影響白菜包心;甜菜夜蛾主要以初孵幼蟲群集葉背吐絲結網,在其內取食葉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4 齡以后食量大增,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僅剩葉脈和葉柄,對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每667 m2用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0~55 g,或2.5%溴氰菊酯可濕性粉劑40~60 g,兌水45 kg 均勻噴霧防治。或用12%甲維·蟲螨腈懸浮劑40~45 g,兌水噴霧,或用過磷酸鈣和石灰水避卵防治菜青蟲,以1%~3%的石灰水或1%~3%的過磷酸鈣侵液噴霧,7 天內可避卵52%以上,第5 天防治效果可達84%。
當白菜葉球長到緊湊瓷實,外葉黃化,單株質量2 kg 左右時,即可采收。采收時用砍刀或菜刀從白菜根基部砍下,去掉外邊的老葉、黃葉,在葉球外部保留2~3 片葉片,預防機械損傷,以保護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