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佐
佳木斯大學宏大醫院檢驗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妊娠是婦女最為特殊的一種生理期[1],婦女在這一時期機體會發生各項指標分布情況的改變,機體內的病理、生理會隨著孕周的增加而發生一系列的變化[2],并且很多妊娠期婦女會產生血栓性疾病,如果產婦在一個條件較差的醫院進行分娩,出現血栓性疾病的產婦會因為醫院設備不佳而使得產婦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及處理等情況,因此對于此類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為早發現早治療[3]。產婦作為一類特殊人群,機體內很多指標會出現較大的改變,其中最為重要的指標為血漿D-二聚體,該項指標可以對人體內的高凝狀態或是纖溶亢進情況進行直接反映,故可以作為產婦的重要指標[4-5]。該物質可以將較多的蛋白質物質溶解,但是在降解交聯的情況下該物質才可以形成D-二聚體,因此在臨床檢驗中該指標十分重要,故該項指標可以作為產婦檢查身體的重要指標,可以在整個生理周期發現產婦的狀態。本文對血漿D-二聚體定量檢測在產婦中的運用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佳木斯大學宏大醫院進行分娩的6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產婦的孕期時間分為兩組,對照組(29 例)與研究組(31 例),其中對照組的研究對象為孕中期產婦,研究組的研究對象為孕晚期產婦。在對照組產婦中,年齡最高為39 歲,年齡最低為22歲,平均年齡為(28.68±4.25)歲,其中有17 例產婦為初產婦,有12例產婦為經產婦,而在研究組產婦中,年齡最高為40 歲,年齡最低為21 歲,平均年齡為(28.72±5.31)歲,其中有18 例產婦為初產婦,有13 例產婦為經產婦,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產婦無心、肝、腎疾病。產婦無糖尿病、高血壓、腫瘤及出血性病史等。產婦未服用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由醫院醫務人員將本次研究的具體內容告知產婦及其家屬,經過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產婦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產婦合并較為嚴重的基礎疾病或者危重疾病。產婦的配合性較差,無法完成本次研究。本研究經醫院醫學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產婦均進行了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檢查日清晨飯前抽取1.8 mL靜脈血,在含有0.109 mmoL/L的枸櫞酸鈉抗凝管中,其中試管內含有0.2 mL中藥劑,在抽取血液完畢后輕微顛倒,并且搖晃處理,次數為5~8 次,之后需要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時間為10 min,離心速度為3 000 r/min,采集血液樣本4 h,隨后完成整體試驗[6-7]。需要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來選擇標本,并且配合科學的配套試劑,對血漿D-二聚體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查[8-10]。
由醫院醫師對兩組產婦的檢查準確率、血漿D-二聚體指標、孕中指標以及產后指標等進行詳細地記錄。
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檢查準確率方面,兩組產婦的相關指標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檢查準確率情況
在血漿D-二聚體指標方面,兩組產婦的相關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血漿D-二聚體指標情況
在孕中指標以及產后指標等方面,兩組產婦的相關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孕中指標及產后指標情況(±s)

表3 兩組產婦孕中指標及產后指標情況(±s)
組別對照組(n=29)研究組(n=31)t值P值孕中指標2.44±0.98 3.58±1.57 3.346 7 0.001 4產后指標3.82±1.33 3.83±1.31 0.029 3 0.976 7 4.47±1.28 4.48±1.15 0.031 9 0.974 7 t值1.928 9 2.045 8 P值0.058 6 0.045 3
孕產婦大多數的凝血因子(V、VI、VII、IX、X)等在妊娠末期會出現顯著增高的情況,胎兒以及胎盤分泌纖溶系統抑制物,從而顯著降低纖溶系統的活性,此時母體的血液在孕末期會處于高凝的狀態下,產前胎盤可以吸收、阻留以及清除各類激活的凝血因子,對其加以過濾,最終達到防止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目的,但是胎盤在產婦分娩后便會降低其過濾功能,特別是產婦在出現妊高癥、胎盤早剝及不全流產等情況時,單核巨噬細胞會大大降低對凝血活性的滅活能力,各類凝血因子會進入血液,引發DIC 和靜脈血栓,會嚴重損傷患者機體,因此早期診斷產婦以及采用有效的措施十分重要。
血漿D-二聚體檢測是指測定人體血漿中的血漿D-二聚體含量,并且將標記的D-二聚體單抗的膠乳顆粒血液加入被檢測的血漿中,最終通過血漿的稀釋度便可以將此項指標計算出來[11]。該項指標可以用來對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進行診斷,該類疾病早期的陽性率較高,雖然此項檢查具有較低的診斷特異性,但是其陰性預測能力卻較佳,因此在產婦中具有越來越高的應用價值[12]。妊娠末期會不斷提升機體內的凝血因子,也會使得胎兒自身及胎盤分泌很多纖溶系統抑制物質,從而使得纖溶系統出現降低活性等情況,此時母體和胎兒均處于十分危險的情況,胎盤在正常情況下會吸收凝血因子,清除阻滯,但是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如果消失了某些功能,一旦出現了妊高征和胎盤早剝等情況時,會進一步降低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對于凝血的作用,凝血大量進入血液中,很容易導致靜脈血栓等情況,會嚴重影響產婦和胎兒,因此最為重要的是及時發現以及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預防及治療,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能發生的危險[13]。
本研究對血漿D-二聚體定量檢測在產婦中的運用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產婦的檢查準確率方面不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產婦在檢測過程中血漿D-二聚體指標水平會不斷升高,并且根據大量研究數據結果顯示,不同分娩方式的產婦的血漿D-二聚體指標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14-16]。究其原因,可能是產婦在妊娠期間機體內會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特別是血液方面,并且很多產婦在妊娠期間需要長期臥床,此時子宮會受到嚴重的壓力,受到了很大的壓迫感,同時也會導致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因此需要全面監控身體各個方面的情況,以此來保證在整個孕期的時間段內產婦的病情保持穩定,一般來說,在產婦分娩前胎盤可以清除、阻流、吸收各種激活的凝血因子,進而可以防止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然而在分娩結束后完全消失胎盤的此類作用,在血液中便會出現很多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最終會導致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7]。
根據大量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妊娠晚期產婦也會經常出現先兆子癇,該類疾病出現的原因可能與產婦母體無法承受妊娠期各個方面所帶來的負擔導致的,如此便使得產婦的各項功能出現障礙,在妊娠期該類疾病的發生頻率較高,在發病后產婦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血小板各種抗凝因子功能,從而產生凝血等功能障礙,進而導致產婦處于危險狀態,而產婦一旦發病便可能使得胎盤出現缺氧等情況,使得在產婦身體內部出現大量破碎纖毛,嚴重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血漿的檢驗屬于繼發性檢驗方式,在檢驗過程中可以進行測試,測試方法為通過纖溶亢進的分子標來處理,可以在早期及時管理疾病,并且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整體的特異性以及敏感性較高,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但是在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特異性不足等情況,可能會一定程度地影響檢驗的結果,故在進行檢驗的過程中需要全面規范試驗試劑和操作過程,可以將誤差發生的概率進一步降低,將檢測的準確率全面提升,將可能出現的問題發生率降低,保證穩定的效果。回顧醫院的臨床數據發現,近幾年發生血栓的患者以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指標水平均存在異常情況,其中發生血栓的患者其產后第一天和產后第五天的血漿D-二聚體水平超過15 mg/L,而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患者其產后第一天和產后第五天的D-二聚體水平超過20 mg/L,與身體健康的孕產婦相比,其血漿D-二聚體水平明顯較高,與相關研究的結果相一致[18-19]。且部分產婦的D-二聚體水平在接受有效治療之前均處于較高的水平,且持續時間較長。本研究結果同江若琳[20]人的研究結果相似,在其研究中對照組與研究組產婦的檢測率差異并不顯著,均高于95.0%,但是在血漿D-二聚體指標水平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差異,差距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但是江若琳的研究對于相關疾病的介紹較為詳盡,值得本次研究加以借鑒與學習。
綜上所述,血漿D-二聚體定量檢測在孕產婦中的運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