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歷史悠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生,體育教師有必要繼承和創新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優秀成分。對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合和創新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開展實況
體育教學活動大多圍繞體育中考考試項目展開教學,教學內容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近幾年來,學校積極將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滲入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因其運動形式活潑、簡單易學,學生興趣盎然。看到學生的進步,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強烈地希望靖江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能更多地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里。
學校把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滲入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后,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得到了提升,體育中考成績一直處于全市首位。為了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學校特別開設了民間傳統體育這一課程。
二、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融入體育教學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民間體育與現代體育在課程內容中的比例,根據學校教學課時數、學生興趣、場地器材、師資等綜合情況,適當地調整課時量,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學習和練習,加深其對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認識,并能在課后自己學習,形成自己的學習模式。
三、民間傳統體育在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
滿足學生興趣原則:有了興趣愛好作為基準點、出發點,再加上教師的合理安排,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才可以事半功倍。
注意安全原則:有些傳統體育項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強調對關節部位的保護,讓學生做好熱身準備再運動,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循序漸進原則:例如滾鐵環活動,該活動動作較難掌握,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該由簡單到復雜、由小到大,循序漸進,讓學生慢慢適應。
堅持課程創新為主導原則:在開展滾鐵環、跳繩等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先示教一種簡單的、學生易學的動作,并讓學生發揮想象,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上自主創新,創設新的體育玩法。
四、初中體育教學與民間傳統體育融合與創新
近年來,學校民間體育項目占體育總課25%左右,主要體現在熱身準備活動、課前小游戲、大課間、課后體育活動等,在體育課堂中學習的內容較少。因此,學校對此進行了改革,打破傳統,把民間體育項目與學校的體育教學進行整合和創新,想方設法地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活動,如翻繩、花樣跳繩、滾鐵環、跳房子、跳馬、跳皮筋等,都是學校整合創新的教學內容。
學校對所選擇的項目進行了規則簡化與創新,如器材的自制、組織形式的創新、游戲規則的簡單化等,還特別增設了保護裝置,防止學生受傷。此外,在一年一度的體育節中,拔河、跳皮筋等集體項目也被設為運動會趣味項目,給全校師生帶來了歡聲笑語。
五、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體育教師對一些簡單易學、趣味性強的民間體育項目進行研究、融合和創新,將其運用到日常體育教學活動中,使得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區分民間傳統體育與現代競技體育的不同,加深學生對靖江民間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