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錄彤
(唐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唐縣 072350)
陳錄彤
(唐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唐縣 072350)
近幾年,我國加大農業轉型力度,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育了一大批專業農業經營主體,例如: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積極地推動了新型農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在唐縣,尤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最為迅猛,在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1 運行機制不健全,財務管理不規范。部分合作社沒有按《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制度(試行)》的有關規定建立會計制度;議事辦事程序不規范。合作社組織機構雖健全,有章程,但形同虛設;合作社內部理事會、監事會運作不靈,職責不清;內控機制欠缺,民主決策機制不健全。
1.2 自身建設能力薄弱,缺乏系統扶持政策。合作組織普遍規模偏小,大多數合作組織沒有專業技術人才,缺少電腦、儀器設備等必要的設施。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管理水平有限。
1.3 業務范圍較窄,產業鏈條有待延長。目前我縣合作社的業務范圍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大多數合作社還只是在生產環節,對于銷售、加工、運輸等后期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合作社還比較少。
1.4 合作社存在“空殼”問題。據了解,我縣三分之二的合作社并沒有真正開展業務,能夠實行標準化生產的合作社甚少,所注冊的合作社大部分成為空架子,在注冊時雖有理事會、監事會等機構設置,但基本沒有發揮作用。
2.1 搭建平臺,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要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就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2.1.1 加強組織領導能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育發展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不是簡單的一方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加強農業、財政、金融、工商等部門的合作聯系,各部門積極收集最新的有價值的農業市場信息,主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配套服務。在提供配套服務時,也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服務管理機制,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一個和諧的環境。
2.1.2 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在引導土地流轉的過程中,需要規范、合理、有序的進行流轉工作,將土地流轉融入到農業經營生產的主體中去,加大力度推動土地流轉,并且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
2.1.3 加強綠色健康農產品基地的建設。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要立足于生態文明建設,合理布局發展,不斷開括新的發展領域,拓展業務范圍,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朝著綠色、優質、高效、健康的方向發展。
2.2 注重引導,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水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需要一批會經營、會管理的人才。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健康發展,也需要提高其經營主體的經營水平,加強對合作社經營主體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素質和綜合實力,加強他們的科學文化水平,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實現農業標準化生產。
2.3 完善配套服務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保障
2.3.1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立專項農業扶持基金,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重點支持和鼓勵,提高他們的市場競爭能力。
2.3.2 加大金融扶持的力度,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不受融資的問題所困擾,金融機構要全力配合農業的發展,完善相應的補貼制度,政府積極落實惠農政策的實施。
2.3.3 完善基建配套服務,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的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新型農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提高農業的生產速度,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提高合作社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2.4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從自身做起。由于農業容易受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做好防風險準備,防患于未然,農業經營者也需要正確認識自身資本實力的問題,不能盲目的進行投資。要有一個準確的產品定位方向,要知道什么適合做,什么不適合做,什么是自己想做能完成的,什么是自己想做卻不能完成的,要有一個明確的判斷和清晰的思路。
2.5 繼續開展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建活動。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每兩年開展一次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建活動,通過創建,每年選出一些管理規范、經濟效益較好的合作社為省市縣示范社,在政府落實惠農政策時,對示范社給予一定程度的傾斜。通過這一措施,為全縣合作社的發展起示范帶頭作用,從而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
2.6 對“空殼”合作社進行有效治理。相關部門對轄區內所有注冊的合作社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對于長時間未正常經營的合作社進行注銷,減少社會資源浪費,給優良合作社留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