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英
(臨漳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臨漳 056600)
番茄俗稱西紅柿,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蔬菜,也能當作水果來食用,味道酸甜爽口。它內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及番茄紅素。除此之外番茄還含有非常多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抵擋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傷害,有助皮膚美白,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1.1 選擇品質優良的種子。應選用耐寒、耐弱光、抗病性強,早熟豐產,品質佳的品種,如江南紅、鉆紅1號、鉆紅2號等。
1.2 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浸泡在清水中1~2 h,然后將種子撈出放入50℃~60℃的溫水中,為防種子燙傷,需不斷攪拌直到水溫降到30℃,然后繼續加水升溫,這個過程大概持續15 min,最后種子繼續浸泡3~5 h就可以播種了。用溫水浸泡種子有利于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種子發芽率,同時具有一定的殺菌功效。
2.1 播種。將處理好的種子撒播在苗床中,每畝用種量30~50 g。播種前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撒一薄層福美雙藥土,播種后先蓋一薄層福美雙藥土后,再覆蓋1 cm厚營養土。福美雙用量為每平方米8 g摻30倍細土,混勻后使用,可預防苗期病害。后在床面上覆蓋地膜,當70%幼苗頂土后撤除地膜。等到幼苗長至7~8片葉子時進行定植。
2.2 定植。番茄育苗后要搶晴天定植在大棚內,每畦栽2行,株行距25 cm×50 cm,每畝栽4 000~4 500株。根據行距畫線起壟,壟高20 cm,在壟的2/3高度上開定植穴,可將1∶1 500的五氯硝基苯藥土50 g撒在每棵的定植穴內,定植完畢后澆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作定根水,預防根部病蟲害和莖基腐病的發生。適量施用生物菌肥,補充有益菌,可促進根系生長,快速緩苗。
3.1 光溫管理。在將番茄苗定植后,要做好大棚內溫度管理,白天棚內溫度保持在25℃~28℃,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隨著天氣變化,遇寒冷天氣,可用草簾、塑膜、地熱線等加熱保溫,氣溫升高時,要加大通風量,保持棚內的溫度和濕度。在光照方面,要保證大棚內光照充足,可以經常清理大棚頂部,避免雜物塵土遮擋陽光。
3.2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番茄生長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在番茄坐第1穗果之前不要澆水蹲苗,主要是讓西紅柿的根系向下發育,等到西紅柿長到核桃大小,第2穗果長到蠶豆大小,第3穗果剛剛開花的時候就可以澆水了,一般10~15 d澆1次水,隨水施入10 kg/667 m2硝酸鉀復合肥。從開始采收之后,每次均結合澆水施入20 kg/667 m2硝酸鉀復合肥。特別注意,整個生育期不要施用大水大肥。
3.3 植株調整。緩苗后進入旺盛生長時要及時插架,選用單立架或籬笆架。一般采用單干修剪方法和改進的修剪技術。單干修剪法是在植株長到5 cm以上時,及時清除側枝只留主干,每株留3~4穗果。改進的修剪方法是在主蔓上留出3個穗摘心,然后選擇最強的側枝之一摘心并留3個穗的穗果,果穗上方留2片葉子。及時摘除底部老葉、病葉,并帶出大棚燒掉、深埋。
3.4 穩花穩果。為防止落花落果,在花期加強溫度、水分等環境條件管理的同時,用濃度為25~50μl/L的番茄靈噴施花器,或用毛筆蘸濃度為15~20μl/L的2,4-D涂抹于花的柱頭上,可起到穩花提高坐果率的作用。注意藥液濃度不能高,不能灑在葉上,不能重復涂抹噴花。
3.5 適時采果。番茄成熟有綠熟期、變色期、成熟期、完熟期4個階段。綠熟期、變色期口感差,一般不會采收,成熟期、完熟期口感好,糖分高,一般都是在這2個階段進行采果。采果時應輕摘輕放,最好不帶果蒂,以防裝運過程中果實相互被刺傷。
大棚番茄主要病蟲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葉霉病、白粉虱、潛葉蠅、蚜蟲、棉鈴蟲等。堅持“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減少化學農藥殘留、污染,確保番茄質量安全。可在通風口設置病蟲防治網,避免病蟲害的發生,也可在每個大棚內安放誘蟲黃板10~15張,以誘殺粉虱、潛葉蠅、蚜蟲等害蟲成蟲。病蟲害發生時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防治晚疫病、葉霉病、灰霉病、早疫病;用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防治白粉虱、潛葉蠅;用0.6%苦參堿水劑1 000倍液防治棉鈴蟲和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