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國 李辰江 王書林 張 沖 李京京
(1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 河北 石家莊 050061;
2藁城區晨業家庭農場 河北 藁城 052160;3石家莊大地種業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莊 050041)
樹莓是懸鉤子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又名木莓、山莓、托盤、懸鉤子、泡兒刺、覆盆子等。樹莓在我國分布廣泛,因其長在樹上且果形、味道和香氣與草莓非常相似,所以叫樹莓。市場上常見的樹莓主要有3種:紅樹莓、黑樹莓和黃樹莓。紅樹莓果實圓、個大,深紅、味酸甜;黑樹莓紫黑色、味甜;黃樹莓圓、香氣濃郁。由于其味道酸甜可口,并具有豐富的樹莓酮、維生素和鞣化酸等活性物質,因此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下面介紹其營養價值及配套栽培技術。
紅樹莓鮮果中,水分約占84.2%,蛋白質0.2%,脂肪0.5%,碳水化合物約占13.6%,灰分0.5%,礦質元素(鈣、磷、鎂等)、煙酸、維生素等其他物質約占1%。樹莓果實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糖分和可滴定酸,能與人體造血化合物結合,預防多種疾??;樹莓鮮果營養價值高,味酸甜,又稱黃金水果,常吃樹莓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樹莓鮮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維生素E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樹莓鮮果性溫,經常食用能起到補肝益腎、明目烏發的作用;樹莓中大量的樹莓酮、多糖、鞣花酸和花色苷等功能性成分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功能。
2.1 土肥水管理。紅樹莓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較抗鹽堿,一般土地都能正常生長(注意雨季防澇),且在較肥沃的土壤中長勢好。
2.1.1 土壤管理。定植前挖定植溝,溝寬和溝深均約50 cm,回填時先把表土填進20 cm左右,然后填入混合均勻的中間土、底土和有機肥的混合物,有機肥施用量為每畝5 m3。也可將有機肥(每畝5 m3)撒施地表,后用旋耕犁深旋攪拌均勻為止,這種方式效果稍差。
2.1.2 施肥管理?;剩阂愿燹r家肥(雞糞、羊糞等)為主,建園時畝施腐熟農家肥5 m3,后每隔2年施肥1次;宜在9~10月進行。初果期畝施腐熟農家肥3 m3,復合肥25 kg;盛果期每畝施農家肥3~5 m3,復合肥35 kg;采用溝施或撒施(旋耕犁旋入),施肥后灌足水。追肥:一年2次。第1次在花后到幼果期,結果樹每畝施復合肥20 kg左右;第2次在果實形成后,以磷、鉀肥為主,結果樹每畝施復合肥35 kg。追肥后灌足水。
2.1.3 水分管理。樹莓耐旱性較強,喜水不耐澇。春季花前需要澆1水,每次施肥時灌水,原則上少量多次,雨季及時排澇,入冬前澆1次凍水。
2.2 搭架引枝、修剪
2.2.1 搭架引枝。枝條長到1.0 m時,必須搭架引枝。在行內距離5 m立1根柱,高1.5 m,并拉3道鐵絲線,每隔0.5 m拉1道鐵絲線,將枝條按順序引到鐵絲線上,綁好。
2.2.2 修剪。春季定植成活后,當年新梢長至50 cm左右時,對密度較小的植株可進行10 cm摘心,以促萌發新側枝,增加枝量。第2次是對基生枝(即當年新梢)的修剪,對基生枝以留1.3~1.5 m為宜,超過1.5 m要進行修剪,每株叢選留長勢壯的基生枝6~8條,其余剪掉。第3次修剪是在采果后,對結果母枝要齊地剪掉。
2.3 病蟲害綜合防治。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莖腐病和根腐病等,蟲害有穿孔蛾、蛀甲蟲和山楂葉螨等。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的原則,采取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嚴格按照國家無公害食品生產規程要求,使用低毒高效無殘留藥劑。
2.3.1 白粉病。主要表現為感病后葉片表層覆蓋白粉狀物質,易引起葉片變形或卷縮,嚴重時果實也被感染。主要以預防為主,冬季要清園,消除病原,并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后和幼果期噴施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1 200倍液,或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粉劑800倍液等。為防止單一藥劑產生抗藥性,不同藥劑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2.3.2 莖腐病。主要表現為新梢首先出現暗灰色病斑,然后迅速擴展,最終木質部壞死,葉柄變黃枯萎,嚴重時整株死亡。主要防治方法:冬季要清園,清除病原;發病初期噴施70%甲基托布津粉劑600倍液,或25%苯醚甲環唑乳油2 000倍液,或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等。不同藥劑交替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
2.3.3 蛀甲蟲。主要表現為春季開始啃食嫩葉,并破壞花蕾,導致果實畸形。防治方法: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800倍液,或3%甲維鹽或3.2%甲維·氯氰復制劑2 000倍液等防治。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
2.3.4 穿孔蛾。幼蟲蛀入芽內,并啃食新梢,導致新梢死亡。防治方法:冬季清園,消滅病原;早春展葉期噴施2.5%溴氰菊酯2 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8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2 000倍液等。不同藥劑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2.4 采收。樹莓成熟期長且不一致,適合分期采收。